第1500章 符之道

                屋子里的书架三面靠墙,除了有门的这堵墙没有书架之外,其他三面都有。好比一个‘凹’字,缺口的位置就是门。而在三个书架的中间位置则是放着一张竹制的书桌还有靠背椅子。书桌上面有笔墨纸砚,笔架上吊着几杆大小不一的毛笔,旁边还有一叠的黄纸,应该就是竹纸。然而其中一本蓝皮线装书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应该是青三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我赶紧走到了桌子前,拿起书一看,书名为:符之道。这三个字是繁体字。我随即翻开,映入眼帘的便是一行介绍。符者,象形,以纸笔勾画,摹绘法器,法术,念力,攻击,招式,亦或强大咒语,是之为符箓。这一行介绍的意思,我懂。小时候经常翻阅我爷爷的孤本,里面也有各种符书,介绍也差不多是如此,但是他的那些肯定没有眼前的深奥。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用纸和笔,将法器的形状,或者法术,或者攻击,或者招式,或者咒语给临摹描绘出来,这就是符箓。我继续往下翻阅,这本书里有对这句话的说明。如果临摹法器,就是借助这件法器本尊的威力。如果是法术,就是先把法术或者招式,或者攻击力量等等先隐藏在符箓里,对战的时候不可一心多用,有时候真气用完,施展不出法术之时,正好这符箓可以作为补充。当然还有的是以相生相克的原理,比如五行相克,阴阳相克,或者画出一个群体都忌惮的东西,比如降魔剑,魔头都怕,斩妖剑,妖都很忌惮。我恍然大悟,我们在地球最常见的就是直接贴门神了,把门神贴门上,就是为了阻止那么害怕门神的东西。不仅仅是门神,有的人门上也贴符,门口也摆石狮子,这些都是利用对方忌惮的原理。我看着看着,竟然就入神了,这后面将这些符文分类了。阴阳一类。五行一类。所有现世的强大仙器一类,这其中我见到了九鼎……还有各种强大的咒语一类。最厉害的是各种法术和攻击符箓。再到最后,是这五类的组合。将它们有效的组合起来之后,发挥出来的威力甚至可以增大数倍,甚至是数十倍。我发现我从未有过的认真,甚至连眼睛都不带眨的。以前上学的时候,看到书就犯困,但现在竟然无比的精神。更加神奇的是,这些符箓,一看被我瞄过,就好像刻进了我的脑海一般,无比的清晰。是什么符篆,叫什么名字,做什么用的,有什么忌讳,竟然过目不忘,一字不差的记下了。当翻到最后一页时,我竟然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随口说道:“怎么没啦?”然后再一转头,边上三个书架里的书籍全部消失了。我自言自语道:“不是说在族长回来之前,这些书籍随我任意看吗?怎么收起来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收走的,我竟然一点都没有发觉。然后觉得意犹未尽,便重新翻阅手上的这本《符之道》,却吓了我一跳。因为整本书全部空白,我所见到的那些内容全部消失了。“不是吧,这么小气?”我惊呼道。就在这时,门咯吱一声开了。青三笑着推门进来,说道:“不是我小气,而是你已经记住了,又何必再看。”“温故而知新嘛。”我随口说道。青三无语的笑笑,说道:“那无能为力了,族长回来了,想要见你。”“哦。”我赶紧把这本书给放下,因为已经空白了,拿走也没有,何况人家还不让拿。跟着青三到了另外一处竹屋,竹屋前一样也有凉亭,好像这里的建筑都差不多。族长就在凉亭底下泡茶,见到我们来了之后,对着我们招招手,也没有任何的架子,倒很像是我们农村的隔壁大爷一样,非常的随和。“来来来,坐,喝杯我们这边的茶。”他请我们坐下。青三坐下了,我便也没有那么拘谨。茶水呈淡绿色,比绿茶来得绿,应该是有加入了竹叶。茶香当中带着竹香,竹香中带着茶香,并不会相互抵触,反而是相辅相成的那种效果。“好茶。”我点了点头,赞叹道,然后说:“族长,您啥时候回来的,地球那边怎么样了?”“我三个月前就回来了,但青三说你在看书,我就没去打搅你,怎么样,看完啦?”族长似笑非笑的说道。“族长,别玩我行吗?三个月,您开玩笑呢?”我瞪大眼睛说道:“我这进入书屋,前后不过半天的时间,您说三个月?”“的确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从你进入书屋到现在。”青三一本正经的点点头。“你们联合起来骗我吗?”我瞪大眼睛,看了看族长,又看了看青三。“我们骗你又没有好处。”族长把紫青对竹和天地棋盘拿了起来,说道:“你可以问问她们。”“确实过去三个月了。”紫竹和青竹异口同声说道。我抓了抓脑门,傻眼的说道:“这里怎么就跟地球不一样呢?时间过这么快。”“这两样,还给你。”族长把两件仙器往我这边一推。我有些惊讶,竟然还还给我了,我以为会被他没收。但我也怕他是在试探我,我笑着说道:“紫青对竹原本就是仙竹居的东西,我来这里就是物归原主的,怎好拿走?您老留下,当做个念想吧,至于这天地棋盘,您也留下吧,偶尔跟青三前辈下下棋,消磨消磨时间。”“这么敬老?”族长似笑非笑的说道:“我要是把你这两样宝贝收了,你可哭都来不及啊。”“不至于。”我看着这两样东西说道:“本来就不是我的东西,虽然有缘得到,而且并肩作战,同生共死过,但我既然决定留给您,那就绝对不会后悔,虽然挺舍不得青竹和紫竹,但毕竟这里是她们的家乡,她们流落外面太久了,难得回到家乡,怎好又被我带着东奔西走,背井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