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福建叛起

    朱由校并没有与他们聊过多的国事,免得他们心理压力太大。     最后根据他们的个人能力以及性格特征,朱由校把这三人合理的安排进了官场中。     宋贤去了吏部实补考功司主事一职。     这是吏部最为重要的一个部门,因为所有官员的升迁、评分等等各方面。     都是由考功司来负责统计以及汇报的。     朱由校让宋贤去的目的,就是要他暗中查探。     这些年来,吏部官员大多为东林党人,考察以及评级的权力都在他们手上。     朱由校就是要看看,到底是哪些人,通过这个门路走了捷径。     一旦真的查清,就可以把他们的那些朋党,给一网打尽了。     而李进则是被外派出去了,他将跟随金学曾以及陈经纶的团队,前往西北地区学习新农作物的种植以及研究。     至于卢象升,这样的牛人,朱由校自然是要留在身边好好培养的。     他被授予了兵部员外郎一职。     &#24378&#29306&#32&#122&#111&#110&#103&#121&#105&#119&#120&#46&#99&#111&#109&#32&#35835&#29306&#12290朱由校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要他早点熟悉军务之事。     现在的他,还不是那个文武双全,赫赫有名,总督天下兵马的督师呢。     “爱卿空闲之时,可以多读些兵书,多研究下古来名将之战略战术,将来或许能够用得上。”     “我大明现在是多事之秋,外有建奴作祟,国内也是叛乱骤起。”     听到皇帝嘱咐,卢象升当即应承了下来。     朱由校金旨任命这三人的事,传到外面时,可谓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止是官员们在讨论,就连民间的老百姓,都是议论纷纷。     因为皇帝的这一行为,已经是破了规矩,相当于破了祖制了。     就算是状元郎,也没有直接任六部官职的先例啊,大家不都是从翰林院开始的?     因此他们再一次的联合了起来,纷纷上起奏疏,请求皇帝收回圣命。     尽管他们知道可能性几乎没有,可还是去做了。     朱由校也是保持着一贯的态度,不予理会,官员们呈上的这类奏疏,连进乾清宫的机会都没有。     刚到司礼监的门口,就已经被王朝辅给下令全部焚毁了。     也正是这一举动,让得陈良训等人越发的紧张焦急了。     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个信号,皇帝是绝对不会退步的,而且步子会迈的越来越大。     皇帝已经安插起自己的人手了,而且上来就是掌握实权,他们不能在静观其变了。     “立刻书信杨洪,让他开始行动,不要在等了。”     几个主要策划人再一次碰头,简单商议过后,很快便统一了意见。     “成国公,此事事关重大,到时你们可一定要尽全力,决不能有所保留。”     “你们放心吧,我等几家如今虽然没了兵权,可也是开国功臣之后,话还是能说的上的。”     “只要你们能成,让皇帝回不来京师,我们就有办法,拥护广王顺利登基。”     …………     …………     福建     靠近海岸线的的一个村庄,此时已经是燃起了熊熊烈火。     “海盗来了,快逃命啊。”     “是倭寇,是倭寇啊~~”     村庄里侥幸逃脱的一些人边跑边喊道。     一群穿着稀奇古怪,却又说着一口流利本土方言的的人,正在此处烧杀抢掠。     “把火给老子点大一点,要让这周边几十里都能看得见。”     “不要把人都杀光了,放出一些人去让他们散布消息。”     一个站在山包上的人观望着这一切并说道。     一个站在他身后的人说道:     “大哥,要说这还是假扮海盗倭寇舒服啊,想干什么干什么,可比跟在那些老爷们的屁股后头爽多了。”     领头之人与他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与此同时,福建的许多地方,出了沿海地区外,包括中心地区,不是爆发农民起义就是海盗倭寇入侵。     而且规模都是不大不小,都在几百人到两千人之间。     而仅仅过了几日,就在官府刚刚反应过来,还没来得及调查以及平叛时。     而在福建周边海域为非作歹了数年之久的海盗邓茂七,同时也出现在了福宁州境内。     听说他足有上万之众,从沿海一路烧杀抢掠过来,仅仅几天的时间,就深入福建数百里地,无恶不作。     值此关键时刻,福建巡抚,又突发重病,不能理事。     偌大的一个福建省,顿时失去了主心骨。     那些小贼小寇还好说,就那么千余人的规模,地方的府县官府尚能自保。     可这邓茂七就不一样了,不说其他,光是手下人数就有上万之众,非调集重兵围剿不可。     这候 z.c om 章汜。可唯一有权调集大军的巡抚,此时和死了一样,可是把一众官员给急坏了。     没有办法,他们只得联名写下奏疏,分别送往南京与北京,等着上面的决策以及定夺。     可他们也知道,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否则不论将来结果如何,他们都是要被问罪的。     此时福建道监察御史耿顾,出了一个主意。     下令福建的各府各县,紧闭城门,然后打开武库,分发武器给靠近贼寇地区的百姓居民,让他们自行保护。     这一建议,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赞成。     福建左布政使本想反驳,可看自己势单力薄,又不想背锅,到了嘴边的话都忍了回去。     福建多地叛乱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南京。     南京兵部尚书崔呈秀得知官员无作为的情况下,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大骂他们是无能庸官。     后又得知福建巡抚重病的消息,他当即便意识到,这事不是那么简单。     只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容不得他多想,也没时间去调查。     平定叛乱,稳住局面才是首要。     崔呈秀做事雷厉风行,连下几道任命与军令。     从南京抽调官员前往福建,主持平叛以及调集兵马一事。     同时还找到了李之才,希望他能出兵,增援福建平叛。     他也当了几个月的兵部尚书了,对南方的现在卫所的实际情况,也了解几分。     制大 z.com 制枭。深知靠他们是无非平定的,因此只能寄希望于李之才了。     而李之才当场就回绝道:     “大司马,不是本将不给你面子,只是没有陛下的谕令,别说是出去打仗了。”     “这一兵一卒,连南京城都不能出。”     “大司马还是尽快派快马北上京师,向陛下奏报。”     ...(记住本站网址:www.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