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进一步扩大的事态

一般来说,呲虫啉的使用形态通常有两种: 中间体粉末和胶饵。 其中中间体粉末大多用在农业领域,量大、覆盖面广,但是单位体积的杀虫效率相对有限。 毕竟杀虫效率和成本是直接挂钩的,农业领域这四个字说开了其实就是耕地或者果林,少则两三亩,多则成百上千亩。 真要是购买那种高效杀虫剂,农户们的收入都不够打药的钱呢。 而除了中间体粉末外,生活领域常用的呲虫啉大多都是胶饵,也就是高规格高浓度的聚合杀虫药。 比如拜耳的拜灭士,理论上0.2克就杀死五十头以上的蟑螂。 三代呲虫啉尚且如此,徐云他们研发出的五代呲虫啉就更别说了。 150毫升的水是150克,五代呲虫啉胶饵的密度要比水大不少,两管150毫升注射器容纳的胶饵加起来大概有七百克左右,也就是每管七两。 这种量的胶饵抹墙...... 列位可以简单想象一下是啥概念。 更关键的是,由于科大的地理位置在庐州市区,所以整个校区的排水设施必然是自内向外的分布。 其中位于东区边缘的14号楼,便是一个汇聚了校内多个排污管道的大型出口节点,周遭蟑螂的数量要远比其他区域多上数倍...... 因此整个事态的严重性,要远远的高于常礼成在宿舍内所看到的情况。 ........ 当徐云赶到14号楼的时候,整栋宿舍附近已经围满了大量从附近宿舍赶来的围观党,并且很有默契的与14号楼保持了三四十米的有效距离。 “麻烦让一让,我是应物的助教,谢谢哈......” 徐云有些费力的从围观人群中钻出,只见此时场地中央——也就是宿舍楼大门外的空地上,正站着几位宿管以及值夜赶来的巡视人员。 通过他们手中的强光手电,可以隐约看到极其吓人的一幕: 住过宿舍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每栋宿舍楼通常都会根据建筑规模,在外部铺设三到五条不等、直径十五厘米左右的白色下水管道,位置大多在两间宿舍交接的墙壁之间。 只见此时此刻,正有无数的蟑螂沿着着几条下水管道的外壁,从下往上缓缓攀爬着。 接着在三楼楼沿左转,通过一道楼梯拐角的窗户爬进四楼...... 剩下的部分则干脆从一楼的大门涌入,密密麻麻的奔向四楼。 当然了,有进肯定也有出。 比如有部分蟑螂已经中毒进入了亢奋状态,翅膀高高张开,从窗户里扑棱着飞出,身后跟着一大堆同性...... 夜空之下,外头围观的众人仿佛就是当初曹操的大军,被蟑飞硬生生拦在了当阳桥。 而夹杂在这吓人一幕之中的,则是一间间宿舍紧闭的门窗,以及时不时响起的阵阵怪叫声。 见此情形。 哪怕是拥有十多年安保经验的科大夜巡队们,也是你望着我我看着你,拿着手电远远呆立,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一旁的宿管大姐倒是眼尖,目光扫到了好不容易从人群里钻出来的徐云,顿时表情大喜: “徐助教,你也来了?快来看看,这...这咋回事儿呢?” 徐云一脸苦笑的走到几人边上,抬头看了眼密密麻麻的蟑螂: “刘大姐,这情形持续多久了?” 刘大姐是个身形有些臃肿的中年妇女,她和她的丈夫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宿管了,闻言也是一脸费解和后怕: “俺也不知道啊,当时俺还在给203的小伙子们炒菜,不知道哪儿传了一声怪叫,后来就见到一堆蟑螂往楼上窜,那阵势哟....” 科大宿舍禁明火,因此一些宿管平日里会准备一些鸡杂之类的小菜,若是学生们周末想在宿舍里喝点啤酒啥的,便可以用相当实惠的价格点上一两盘,也算是宿管的一份小外快。 原先刘大姐正接着私活呢,发觉不对后连忙关掉了灶子,跟着丈夫跑了出来。 徐云闻言,不由叹了口气: “刘大姐,您和校领导联系过了吗?” “刚和几位辅导员还有院支部的领导打了电话,田院长正在赶来的路上呢......” “田院长?他还没休息吗?” “没呢,说是在做啥实验,听到消息就和俺说马上会到现场,还说不用打电话给消防队......” 徐云闻言,不由心中一松。 纵观整个科大,除了裘生几位课题组人员外,唯一能短时间内猜测到内情的抛开徐云本人,就只剩下一个田良伟了。 如果换做其他院领导甚至校领导,保不齐会闹出什么大事儿呢。 心态比较稳的可能还能冷静处理,若是遇到一些比较感性的领导,说不定就会往地震甚至妖魔化的方向去脑补了——毕竟大多数学校都是建在坟场上的,其实很多校领导都特迷信。 基本上每个学校的十大校园传说里,多多少少都会和阿飘沾上点边。 就这样,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 田良伟终于带着助理匆匆赶到了现场。 刚分开人群走到门外,田良伟便头皮一麻,看着密密麻麻的蟑螂,家乡话都冒出来了: “娘希匹,这么多蟑螂?小徐,你这是怎么搞的?” 早已等候在此的徐云幽幽叹了口气,将整个过程详细的描述了一遍,字里行间把责任尽量在往自己身上揽: 本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走进不科学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