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荣王

荣王赵与芮时年四十九岁,眉疏目朗,相貌端正。 不是英俊,是端正。 他为人向来也是端正,不争不抢,从未有过欺男霸女之劣迹。 赵昀、赵与芮兄弟,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世孙。 但到了他们父亲这一辈,仅是荫嗣个县尉。到他们这辈,连荫嗣都没有。 在他们年幼时,父亲过世,母亲全氏无力抚养两个儿子,带着他们寄居娘家,过着与平民无异的艰难生活。 那时,宁宗皇帝在位,九个儿子、以及养子相继夭折,选了沂王之子赵竑,立为太子。 赵竑成了太子,其生父沂王就没了儿子。 于是,时任宰相的史弥远从民间选了赵昀,给沂王当嗣子、继承了沂王之位。 及至宁宗皇帝驾崩,史弥远与赵竑不和,矫诏废太子,拥立赵昀。 当然,赵昀在这之前还不叫赵昀,这是登基后改的名。 但无论如何,史弥远把赵昀从一介平民宗室扶为了九五之尊。 而赵与芮,这个皇帝唯一的亲弟,受封荣王。 赵与芮自称没有才能,史弥远擅权用事的那些年里,他明知皇兄心里苦,但就是一点也不帮着出谋划策,无能为力地眼看着皇兄一个人挺过来。 好不容易熬死了史弥远,赵昀反而更亲近这个弟弟。 旁人听赵与芮自称无才能,便真当他无才能。但在有心人眼里,荣王行事极有分寸,样样贴合皇弟该有的样子,三十二年未曾逾矩,且享尽荣华。 荣王之志,在于当好荣王,荣王之智,亦在于此。 …… 这日,赵与芮坐在书房中与人对谈, 对座的两人分别是叶梦鼎、杨栋。 叶梦鼎、杨栋的官职说来都很长,权礼部侍郎,兼祭酒、同修国史、侍讲;起居郎,兼权侍左侍郎、崇政殿说书、同修国史、侍读……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忠王赵禥的老师。 “官家已派人去把李瑕带过来了。”赵与芮开口说道,神色平和。 “荣王是如何与官家说的?” 赵与芮道:“依杨公所言……近日满城皆在传李瑕诗词及他北上事迹,母亲也想听听,请李瑕来讲讲。” 说到母亲,如今赵昀名义上的母亲是杨太后。他的生母全氏只封为慈宪夫人。 但生母就是生母,慈宪夫人想要见谁,没有不允的道理。 “荣王待李家恩重,李家却深负荣王。”叶梦鼎叹惜一声,感慨道:“李家姐弟先是药逼隆国夫人堕胎,险些伤及忠王性命。再是诋毁夫人清誉,构陷忠王。如今这李瑕,更是擅杀太常寺卿,目无法纪。” “是啊,李家尽出此等阴毒狠诈之辈,误忠王良多。”杨栋道。 “可叹者,面对如此卑劣险恶之辈,却不能束以国法,堂堂正正诛之。”叶梦鼎摇头道:“无奈,只得出此下策,隐瞒官家、背后杀人,可叹。” “为国本、为社稷,要对付此等小人,也只能以小人之法了。” “有一事,让人觉得我窝囊也无妨。”赵与芮道:“此事只诛李墉、李瑕父子足矣,切莫再牵连旁人。” “荣王便是心肠太软了,平白受此污蔑,却还如此宽仁。” 赵与芮很谦逊地受领了这评语,又道:“幸得两位学士出谋划策,否则,有丁、贾两相庇护李瑕,芮实不知如何是好。” “不仅是丁、贾,还有程右相,当时便是他将李瑕从牢中保出来,此次,李瑕、聂仲由的任命也有他出力。” 杨栋道:“丁、贾素来奸恶,为个人权柄,不惜动摇国本,右相又是为何?” “恐是因……忠王资识内慧,不喜言语,得罪了右相?” “此事尚不好说,许是右相为人方正,认为孙四郎的案子判得重了也有可能,凑巧?” “再查查吧。” “丁、贾应是无法再庇护李瑕了?” “圣谕一出,便是宰执,也无能为力了。” “万幸,万幸。” 三人言语温和,听起来还显得有些软弱…… 而在荣王府的院子里,有人将一具尸体丢入水池中。 “这是李瑕的尸体。” “那真的李瑕呢?” “此子狡诈,一会砍掉手脚再关起来,往后李墉若敢出面作伪证,可作为一个人质。” “哈,真是个人彘……” ~~ 此时,贾似道才刚刚看过李瑕回复的那纸条。 他笑了笑,把纸团抛了,不以为意。 也不是第一天被人骂,朝中多的是人骂他是靠贾贵妃裙带上位的奸佞。 龟鹤莆道:“阿郎,小人有个主意。不如把那行首唐安安给李瑕送过去,他不是喜欢……” “阿龟啊。”贾似道打断这话,反问道:“你当我是龟公吗?” “不敢。” “我要的是安插人到他身边,不是管他快不快活。” “阿郎可把身契……” “别急,就这两天了,先把李瑕送走再说。” 下一刻,穆庚快步跑来。 “不好了,阿郎,李瑕被带走了。” “怎么回事?” “圣谕,有圣谕。” “以何理由带走的?”贾似道皱眉道:“他们怎敢将此事捅到官家前面?” “只说慈宪夫人要见李瑕。” 贾似道叹息一声,不语。 廖莹中上前低声道:“阿郎,是否须我再想办法……” “不。”贾似道摆了摆手,道:“之所以让李瑕去西南赴任而非暗中拿下,便是把事摆在明面上,事在明面上,才不会牵扯太深。” “是,阿郎明智,不受牵连更为重要。”廖莹中道,“可惜,火没能烧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终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终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