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B**J


        韩升说完,屋子里继续嗡嗡了一阵,但是没有多谈。毕竟大家目前得到的唯一信息是歌名,而且大家也已经习惯了,这货去哪就以哪里的地方命名歌曲——这次用两个北京,估计也是为了强调嘛。 毕竟语文老师怎么讲的... 重复表示强调突出。 类似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也类似于“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只可惜和这句话一样的是: 如果是鲁迅来说这句话,就牛比;要是个小学生这么写,就是啰嗦——同理,韩升这么做,似乎不太能服众。 然而台上的人并没有考虑的那么多,因为表演很快开始。 伴随着键盘手弹奏着低沉回荡的声响,韩升手里的电吉他也弹出略显尖锐,却一样空间感十足的前奏: “la la so mi la mi mi...do do si si so re mi...” 节奏不急不缓,一时间根本好像根本听不出歌单上标注“摇滚”的类型。 但就从这两个声音的前奏开始,感觉就真的来了。 周曼发誓,他没有开玩笑。 他也绝对不是说什么讨好卖乖的话,可是就是那种感觉,空旷,孤寂,漂泊之感就那么出现了。 毫无征兆,如此突然。 就已经袭来。 于是周曼不得不挪了挪屁股,坐正了听,盯着台上听,然后脑子里忽然飘过一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人都说很难体会诗词里的意境,以及人家弹琵琶似乎和这个也不太一样。 但是就是这么轻轻一开始,什么都还没出来,感情就出来了。 “...” 也正就是这几声出来,现场慢慢地, 就变得安静下来。 节目录制现场其实是很难有安静的,因为哪怕是之前几期嘉宾都安静坐着,但是摄像们的走动,衣服摩擦,偶尔还会有人交头接耳... 更别说这一期录制的人数几乎翻倍,毕竟来了那么多交流音乐的人嘛。 一人动一下,现场就安静不了多少。 所以后期节目组,还要处理滤掉现场杂音。 但现在的情况就真的是映证了一句话: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现场既然都是独立音乐人,那“独立”和“音乐人”这两个字如果不是开玩笑的话,就能第一时间感觉到点什么。 这年头,大家恨不得用一堆乐器来堆叠感情。 但用料越简单,就越不容易。 “好像还是有点东西,先不论他究竟能不能讲出北漂的故事。” 旁边有人把嗓子压得极低,却又因为现场很安静,让周曼刚好能听到:“至少这开头,可以。” “确实不错,我想了一下,我很难做到。” 又有人回。 然后现场就没什么人说话了。 刚才大家议论,无非就是质疑居多。然而就真的是第一声开始,就知道有没有,所以问题就剩下歌词里面的表达... 所有人看向台上。 韩升也就认真地表演着,并且在众人的期待中唱出第一句歌词:“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 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 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 我似乎,听到了它烛骨般的心跳...” ... 台上的人开口唱这第一段的时候,周曼忽然就觉得心里抽抽。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抽抽。 像心里不知道什么时候空了一块… 然后自己现在才发现。 因为如果在今天以前,有人问他对京城的感觉是什么,他只能说很模糊——就像周曼来京城这么多年了,也没有特别安稳,没户口,没房子,也没什么着落,其实没什么心思去思考这种问题... 但是他,确实就是喜欢这里。 哪怕是中途几度他做了非常艰难的决定,从京城回到了老家,决定放弃音乐。 可最多几个月之后,他就又回来了。 京城。 他感觉这样的巨型大都市,对他这种从小地方出来的人,有着无比的吸引力。 可什么吸引了他,就是说不清。 于是直到这会周曼才发现,无论是每一次自己从火车站出来,坐上地铁又下了地铁,拎着行李走在空荡荡的路上;还是深夜十二点,在人群和喧嚣中挣扎出,迈步在回家的小巷;亦或是就这么简单地走着,都会有时候,若有所感... 这种感觉无法形容,只是在心里翻滚。 直到今天台上的人,韩升唱了一句,这叫... “听到了它烛骨般的心跳”。 是心跳啊… 一瞬间,整个情绪直接拉满,因为他本以为韩升即使要写,也会写什么: 北漂真辛苦,打工难租房难,留下来更难。或者就是啥我漂泊在京城,但我心中思念家乡。亦或者是其他常见的题材类型... 多多少少,周曼都以为韩升会带着点自己的视角,居高临下的那种。 毕竟天龙人这个词也不是白叫的。 但人家没有,上来这整段歌词就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听见了这座城市,埋藏于浮夸之下心跳,还是烛骨般的心跳。 “呼…”现场传来两道抽气声。 大家都是做歌手的,但这一句就已经把他拉近了。 唱到心中所想,但未能彻底搞明白的东西。 “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儿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在这里失去...” 台上,依旧是简单地一种声音伴奏下,韩升唱着:“北京...北京...” 而如果说刚才那一段, 还需要一点类似的经历的话... 那这一段只要是在京城漂泊的人,又怎么可能毫无类似呢。欢笑哭泣,活着死去,祈祷迷惘,寻找失去... 几乎是沉重的用词。 但其实在这座庞大的城市里,一切的悲欢喜乐都容易被放大,然后呼啸而过。 于是有一阵子一文不名,走在街上周围那么多的人,却没有一个人能和他坐下来聊天说句话;有一阵子混得不错,忽然从四面八方涌来了各色好友;然而繁华淡去,又只能徘徊在街头的时候... 所有的所有, 他们这些资深北漂,都有经历了。 那是好多说不完的故事。 所以好像有人会觉得,这会不会有点无病呻吟。但对于每一个亲历者来说,这些都是被碾过,然后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 于是周曼抿了抿嘴。 他其实知道,记得这些日子,也早已习惯。 可就是这会坐在这里,没有被前面的给惊到,但仍然是好像有点迷失在那两声悠长的回荡: 北京...北京... ... 按理来说,一段副歌之后,很多歌曲会选择来一段间奏。 给人舒缓一下。 好让他们细细品味这其中的味觉。 可是对于今天的这首歌来说,没有。 故事还在继续着,鼓点的加入与背景中缥缈的人声,让一切似乎冲击来得更上一层:“咖啡馆与广场有三个街区 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 人们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 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 恍恍惚惚,听得人发梦。 梦里分毫毕现。 因为如果刚才讲的是过往的经历,那这一段讲的就是如今的现状——就是这么一段,直接让周曼旁边的女生低下了头。 然后揉了揉了眼睛,才继续看着台上。 眼睛里早就没有了酸意,或者是质疑,只有满眼的迷离。 人们或许能对过去的事情,淡忘,释怀,然后握手言和;但每件事情发生的当下,没人能够淡然的面对这一切。 女生是这样,周曼亦然。 他们都要面临自己的现状,也很知道… 咖啡馆这种地方,从来都或许带着那么一点小资的味道;而广场,人人都能去。 于是哪怕它们之间只有三个街区的距离... 但却像是路上的灯火,与天上的明月一样,看起来都在头顶,也似乎没有那么遥远。但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难以抵达的距离。 这就是现实。 “可不是么...”周曼心中轻叹。 他当初来到京城的时候,也怀揣着梦想,想着能够有所得,然后在这里安家立业。 然后看着那些已经成功的人,觉得有一天我也能行。 可事实… 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日复一日地挣扎,徘徊,知道自己的梦想最终熄灭。 于是这一段之后又来副歌,他的心情不同了。 不觉得用词太重了。 心思更是飘忽起来了。 倒是不远处,吴丹专注地拿着对讲机小声道: “摄像注意,留两台机子拍韩升就够了,剩下的都去捕捉台下听众的表情!” 他真不是开玩笑。 唱到这里,现场似乎已经没有人想去评价或者质疑韩升了。 因为他并没有用任何一种俗套的方式,去讲述北漂的生活。 也没带着白某松似的“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有人指望随随便便就能去咖啡馆吧?梦想也随便成功,生活也不再孤寂,不会吧?”的浮夸。 他只是感受,讲述,然后层层深入。 最后到那一个,每一个北漂的人都思考过的问题,以及他的答案: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 我希望,人们把我埋在这里 在这儿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 在这儿有,太多让我眷恋的东西...” 灯光扫在台下每个人的脸上,镜头里,迷惘,感慨,或是其他别的情绪都一清二楚。 似乎,都是若有所感的。 对于多数北漂来说,离开北京或许是一个几乎必然要面对的问题,甚至不止一次。 会怎么做呢? 韩升的答案,饱含情感。 甚至这会儿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认同的。 小时候成长到大的故乡,是父母的选择;而到了现在,很多人是自己选择的北京,然后一直坚持到现在都成了第二故乡... 而今天留在这里的,也都是一样。 在这个城市里有太多的故事,也有太多让他眷恋的记忆... 吴丹抽了抽鼻子,有些感慨: 或许这就是音乐人吧,他知道这种就是比较夸张地表述自己对京城的爱意。就好像哪怕有一天不得不分开,也只能是那种形式的分开。 很深的感情,现场的人也认同。 但或许多数人,最终都还是在各种情绪中,离... 然后他忽然一阵恍惚,才想到: 离开么... 不对啊,这个对于别人唱的是漂泊,对韩升唱的,是故乡。 副歌部分还在继续着,吴丹却眼里恍然大悟。他忽然可以想象得到,在这些故事里,有的人来到北京,不舍北京,又或许多数最终会离开北京。 但身为京城人士,他就不会离开这里。 这唱的是北漂的人。 又何尝不是唱的本身就在京城的人,深深的眷恋呢? 于是吴丹也终于明白了,这并不只是北漂的故事,也不是京城人士的故事,因为到了最后这一切感情都是相通的,然后终于融为一体。 在空中飘荡。 歌声也在此刻到了末尾,化作悠长的叹息: “北京,北京...” “北京,北京...” 声音飘远,吉他声再起,眼看着还有好多继续,都融入在这一片无言的尾奏里...     喜欢从一万块钱开始的文娱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从一万块钱开始的文娱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