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脱毒


        从水库工地出来后,坐在电轮车上的梁米二人面色都不是太好......水利枢纽工程进展缓慢的话,对下游的农业影响是很大的。 “看来只能加大排灌渠的整修力度了。”米硕若有所思地说到。 “那也是有上限的,总不能把农渠挖成河道吧。”梁乐天叹了口气:“说到底只是毛细血管,上游的动脉修不好,下游怎么样都会遭灾,只是程度不同。” 米硕想想后说道:“大力扩展马铃薯和甘薯(红薯)田。” “唉,只能这样了,先凑活两年吧。”梁乐天无奈地说到。 ......既然水库搞不定,那么每年七八月份的暴雨山洪就是躲不过去的坎。在这种局面下,增加马铃薯和甘薯这些块根作物的种植面积,就成了农业方面的唯一选择。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躲在地下的土豆和甘薯对于山洪,大雨,太平洋风暴的抵抗能力要远远强于水稻这种娇嫩货。 不过这个战略实施起来倒也不难,因为原本在台南的主粮作物就是土豆和甘薯,现在只是继续增加种植比例而已。 要知道,以当前这种缺肥少药的技术条件,水稻的亩产量也不过是五六百斤而已;而一亩土豆田的产量很轻松就能达到水稻的三倍,今后还可以更高——说白了都是淀粉,穿越众自然会选择能喂饱更多人的土豆。 ...... 确定了今后的种植计划后,两人便回到了赤崁,然后又沿着海边的柏油路一直往南,差不多跑了10公里后,他们的位置已经到了高雄和赤崁的分界线:二仁溪附近。 由于住宅区还没有拓展到这一片,所以这里很荒凉,周围全是烧荒过后裸露着的黑色土地。从海边沿着二仁溪往东又跑了二里路后,远方出现了一片建筑物。 这里是粮食总公司的核心资产:良种基地。 良种基地的占地面积很大,是由生物实验室,温室大棚,实验田,锅炉房,发电室共同组成。 生物实验室是良种基地的核心建筑。 四栋二层砖混楼围成的实验室乍一看和后世的小楼没什么区别。大幅的玻璃窗,铁制栏杆,白色的围墙。 实验楼内部的设备也尽可能做到了和后世看齐。 包括显微镜在内的各种进口生化仪器这里都配置的很齐全。另外,楼里还有一些包括恒温培养室在内的“国产”低级实验设备。 ...... 在大门口的岗哨位置出示代表着穿越众贵族身份的紫皮证件后,三轮车驶进了基地大院。 得知消息的杨乐意迎了出来。 杨乐意在穿越众这个群体里算是比较年轻的,今年只有25岁。此君在大学的专业是细菌学,毕业后就把专业扔到了一旁,跑去贸易公司当了专门跑赞比亚的“业务经理”。 原本他以为生活就会这样继续,谁曾想穿越后他居然又把自己扔掉的专业捡起来了......是的,“国家和人民”需要他的专业。 看到身穿白大褂的一群人从楼里迎出来,梁乐天和米硕顿时在脸上堆满了微笑,摆出一副领导视察的样子,热情地上前握住了杨乐意的手猛摇:“乐意,辛苦了辛苦了,车上有头鬣羚,我们哥俩专门打来给你炖砂锅用的!” “感谢感谢!”杨乐意一张圆脸上这时也堆满了笑容:“我这儿有牛肉,咱们晚上好好好吃一顿。” 说话一群人就进了楼。 一楼主要用来做各种实验和当仓库,杨乐意平时也会在这里合成一些化学品。 而进了门厅后,梁乐天他们带来的随员就留在了这里:大家今天的目的彼此都清楚,主要是去二楼看看的,所以只有梁米二人上了楼。 上了二楼后,梁米二人就在门厅换上了隔离服,穿上了雨靴,然后踏过了消毒用的石灰水池后,这才跟在杨乐意身后进了一号实验室。 看似安静的实验室,其实里面人数不少:10个身穿白大褂的“女工”,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一台显微镜,还有一些瓶瓶罐罐,正在长长的桌案后忙碌着。 俯身在一个女工身后看了几眼,当过种子公司农技员的米硕小声对杨乐意耳旁说道:“不错,技术越来越熟练了。” “熟能生巧呗。”杨乐意笑着点了点头。 ...... 马铃薯和甘薯的种苗,是需要脱毒的。这些女工的工作,就是脱毒工艺其中的一个流程。 甘薯和马铃薯良种,随着种植代数的增加,会出现植株变小、长势衰退、块茎变小、产量品质明显下降的现象——这叫做种性退化。 种性退化是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的,而种性退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病毒。 甘薯和马铃薯的植株病毒,会通过昆虫、线虫和真菌等等这些传染源,不停在作物体内传播,导致作物一代不如一代。 而种子基地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用后世普遍使用的茎尖脱毒技术来得到无毒的作物良种。 如果见过发霉的面包片或者土豆片的人就会知道:霉菌并不是均匀铺在面包上的,而是像一滴滴墨水般形成了大小不一的菌斑,这是细菌群落生长的正常形态。 而茎尖脱毒技术也是利用了这一点:病毒在植物组织中分布不均匀。 脱毒技术就是先将带毒块茎上的顶部生长点切下,然后将这些病毒浓度比较低的部位进行组织培养,生成小苗,再通过检测从中选出无毒苗。 这些在桌案上忙碌的女工,她们正在进行的,就是用显微镜挑选无毒苗种的程序。 通常来说,一波种苗的脱毒率仅仅是百分之几或者千分之几。这也是实验室需要这么多女工的原因:她们每个人都要枯燥地检测成百上千份材料后,才能从中挑出一些无毒苗来。 这些女工论起真实身份,就是一些跨海而来的普通流民女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文盲。 然而就和后世电子生产线上那些女工一样,实验室不需要她们懂什么科学技术,只需要她们发挥女性天生的耐心,机械地将无毒苗种挑出来而已。 ...... 穿过了一号实验室,三人来到了长条形的第二间实验室里。 二号实验室是将这栋楼剩余的房间都打通了。长长的通道两侧是大幅面的玻璃窗,以及外部加装的木制窗户——这是为了在需要时遮挡光线和暴风雨用的。 打通之后的长廊是很有科幻感觉的。 长条型的LED灯管顺着人们的头顶一直延伸到远方,墙角是延伸的铸铁水暖管道,一层层的铁架堆满了过道两旁,每层上都有像密封鱼缸一样的玻璃恒温培养室,里面的灯管也在散发着柔光,将一排排三角形的玻璃器皿照得透亮。 这里就是种苗培育场。 女工们挑选出来的无毒种苗会被切段,然后装进三角瓶中。瓶子里提前会备好一种MS培养液,无毒种苗放进去后,会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3-5天生根,20天左右长成小植株......这时候就可以继续切段继续繁殖,或着直接供繁殖原种用了。 以上过程全部都要在无菌状态下进行,这也是大家为什么要穿隔离服的原因。 当然,除了这种脱毒方式外,实验室还会用热处理和一些化学药剂来处理不同品种的病毒。 而基地主任杨乐意的日常工作,除了管理基地人员和这些种苗外,他还要负责在楼下的实验室里合成出化学药剂和种苗用的培养液。 这项工作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培养液里面的化学成份比较复杂,化工厂那边限于规模问题,眼下只能提供散装原料,具体的精细操作,还是需要杨乐意在实验室里亲自动手的。 在混杂着日光和电灯光线的过道里,梁乐意细细看了一会玻璃箱中的培养皿之后,扭头问了杨主任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年后要再开垦30—40万亩新田,主要作物还是马铃薯和甘薯,你这边种苗能供得上不?” “不行,我忙不过来。”杨乐意摇摇头说道:“分批次的筛选育苗这些倒好说,增加点女工就行,反正都是照章办事。但是合成培养液这些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我需要助手。” 杨乐意说到这里加重了语气:“那种真正的助手。” “我懂,我懂......”梁次辅用手指揉了揉眉心,这是他遇到烦心事的习惯动作。 所谓的助手,指得是赤崁中学里那些优等生。生物和化学是进阶学科,现阶段只有中学里少数的学霸才接触到了初中理化。而杨乐意需要的,就是这种可以当作研究员来常年培养的学生。 然而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之前大办公室就专门针对各部门下过文:学习尖子都必须完成高中全部课程后才会考虑半工半读,揠苗助长的事情不允许发生。 所以老梁现在头痛起来了:实验室助手是必须要理化知识的,但是这些人现在被扣起来了。 习惯性和米硕对视一眼后,反倒是米硕这边说出了一句硬话:“这事必须解决,今后还会有更多的田地要开垦,把杨主任一个人累死也忙不过来,你明天就去找老夏。” “嗯!”梁乐天这下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反正情况就是这样,这不是我们逼宫,明天上会我提出来,看他们怎么说,有种别要粮食!”     喜欢旅明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旅明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