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知青生活太难了


        通过王队长的介绍,杜若知道了,王队长的婆姨叫郭翠花! 两个儿子,面容憨厚的叫王铁锤,个子矮点的是小儿子王根生! 两个儿媳,大儿媳老实,小儿媳面相、眼神则带着几分奸诈。 大儿媳叫李盼弟,小儿媳叫崔春喜。 王铁锤有三个儿子,大毛、二毛、四毛! 王根生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三毛、五毛、六丫! 王麦芽竖着两条麻花辫,身上穿着打补丁的衣裳,但洗的很干净。 王麦芽今年16岁,比杜若小两岁,有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很可爱,只是皮肤有些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任谁每天下地干活,被太阳晒,也别想白。 王麦芽好奇的打量杜若,对杜若很热情,“杜若姐姐,我带你去我的窑洞。” “哎,好,”杜若应了声,笑着说,“谢谢你啊麦芽!” 麦芽脸一红,有些羞怯,“这不算什么!” 王队长让两个儿子帮杜若把行李搬下来。 周震和许蔚也跟过来帮忙。 看到杜若带着三个大木箱子,还有一个大包裹、一个布袋子,王家人都有些好奇和羡慕。 木箱子也抬到了麦芽屋里。 杜若跟着进了麦芽所住的窑洞。 麦芽住的窑洞在最东边,进门的时候,杜若差点碰到头。 窑洞口有些低,差不多一米六左右,里面采光不是很好,有些暗沉。 杜若进了窑洞才发现,窑洞很深,足有十几米,一进门就是一个三米长的大炕,最里面放着粮食。 杜若的三个箱子挨着粮食放,叠罗在一起,杜若的大包裹和布袋子则放在了炕上。 屋里虽然光线不好,但被麦芽收拾的很干净。 把东西放好后,周震和许蔚就告辞了。 临走前,周震对杜若说,“有什么事儿,就去找我们,我们就住在隔壁。” 杜若应了声。 六丫跟麦芽一起住,杜若来了后,麦芽就像是个小尾巴似得,跟在杜若身后,帮着杜若一起整理行李。 麦芽话很多,对杜若在京城如何生活也很好奇; “杜若姐姐,你在京城每天都吃什么呀?” “杜若姐姐,听说你们京城人顿顿能吃上肉,是真的吗?” 杜若好笑的摇摇头,“当然不是啦,我们每天也是白面馍馍和窝窝头混着吃。” “白面馍馍啊,”麦芽咂咂嘴,有些羡慕的说,“我们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馍馍呢!” 这日子真是...苦啊! 杜若把东西简单收拾了一下后,就拿起布袋子,从里面掏出几块饼干,给了麦芽两块,六丫两块。 六丫今年才三岁,懵懵懂懂的小丫头,看着手里的饼干,直接就往嘴里塞,小嘴巴鼓鼓的,有点噎,也舍不得吐出来... 麦芽看着手中的饼干,眼中有着渴望,嘴上却推拒着,“杜若姐姐,我不能要,还是你自己留着吃吧。” 杜若推回去,“没事,我还有。” 麦芽这才收了,她拿起一块,放在嘴里小小的咬了一口,眼睛一亮,“真好吃!” 三丫很快把两块饼干吃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麦芽手中剩下的那块,“吃,小姑我要吃!” 麦芽犹豫了下,虽然有些心疼,还是把手里剩下的那块饼干给了六丫。 六丫抓过去,又塞进了嘴里,吃的满嘴饼干渣。 麦芽等六丫吃完,给六丫擦了擦嘴,从六丫嘴角掉落的残渣,也被麦芽用手接着,又塞到了六丫嘴里。 六丫砸吧着嘴,吃的很香。 晚上吃饭的时候,王家人做了她的饭。 这年代口粮珍贵,杜若也不好白吃王家的饭,就拿着一斤红糖,一斤饼干让麦芽带着她去了王队长那屋。 杜若去的时候,王队长不在,只有郭婶子在纳鞋底,见杜若来了,忙笑着招呼杜若去炕上坐。 杜若笑着坐到了炕上,然后,她就闻到了屋里十分浓重的腥臭味,杜若往里一看,好家伙,最里面竟然养着两只羊! 这是夏天,屋里养羊,可想而知这屋里的味道有多重! 熏得杜若只觉呼吸都开始困难了起来,杜若只好暗暗深呼吸两次,才没让自己的表情崩了! “大娘,这两天麻烦你们了,”杜若把带来的东西放到桌上,“这是我带来的一点儿吃食,不值得什么,给您和王队长补补身子。” 郭婶子忙推拒,“不用,不用,你一个女子能吃多少?” “明天,知青办给你们的粮食应该也到了。” “这些东西你拿着自己吃吧!” 杜若忙说,“我还有。” 杜若说完,就拉着麦芽出了屋。 等杜若一走,郭翠花打开包纸一看,竟然是红糖和饼干。 饼干也就算了,红糖在这个年代可是珍贵的东西。 想要买糖,可是需要糖票的! 王家因王大柱是生产大队的队长,每年还能在过年的时候,买几两糖。 但几两糖,又能吃多久? 红糖在女人坐月子的时候,可是尤为难得的好东西! 郭翠花到底舍不得给杜若退回去,于是在晚上吃饭的时候,郭翠花单独给杜若煮了一个鸡蛋。 王家人很多,吃饭的时候,分了两桌,男人一桌,女人一桌。 桌上放着的是褐色的高粱摸摸,碗里盛的是绿油油的野菜粥。 就连高粱摸摸里面也掺杂着野菜,这样吃,才能更省粮食。 杜若看着自己手边红彤彤的鸡蛋,有些不好意思。 特别是王家六个孩子的眼睛一直落在鸡蛋上,眼里满是渴望,这鸡蛋...杜若有点吃不下去。 似乎是看出来杜若的窘迫,郭翠花忙呵斥几个孙子、孙女,“看什么看,赶紧吃你们的饭。” 郭翠花在孩子心中还是很有威望的,她一呵斥,几个孩子立刻低下头,开始啃高粱摸摸和野菜粥。 杜若也跟着啃高粱摸摸。 高粱摸摸粗,吃下去有些噎,还有些拉嗓子,特别是里面掺杂了野菜,一口咬下去,还能吃到野菜的苦涩味。 杜若细嚼慢咽,心里叹气。 她就算在末世,也没吃过这么差的伙食。 不过也没办法,在这年代的陕北,能吃上高粱馍馍已经很不错了,有些更差的人家,连高粱馍馍都吃不起,高粱馍馍里面要掺糠! 糠可是连后世的猪都不吃的东西。 人吃糠,吃的多了,会便秘,憋得人难受的紧。 王家几个孩子还好,杜若看到村里有个别孩子,明明瘦的跟竹竿似得,肚子却鼓胀着,就是因为他们吃糠的缘故。 好不容易吃完一个高粱馍馍,杜若绝不再碰第二个,这些粮食无比珍贵,野菜粥虽然不好吃,但杜若还是喝完了。 吃完后,杜若拿起那个鸡蛋,就笑着说,“我吃饱了,先回屋!” 郭翠花忙道,“吃的太少了,再吃一个馍馍吧,”说着就拿起一个高粱馍馍递给杜若。 杜若没接,笑的一脸真诚,“大娘,我胃口小,真的吃饱了。” 见杜若说的认真,郭翠花这才作罢。 杜若回了屋,发现屋里闷热的很。 这是夏天,本就闷热,加上窑还通风不畅,一进去,杜若就感觉跟进了煤窑一般,立刻出了一身汗。 杜若三两下把鸡蛋吃了,这鸡蛋是郭大婶特意给她煮的,她若是不吃,郭大婶怕是也不会心安。 杜若吃完鸡蛋,就坐在院子乘凉。 说是乘凉一点儿风都没有,只比窑里稍好一些。 但杜若只坐了一会儿,身上就被蚊子咬了七八口。 就在杜若渐渐变得烦躁的时候,郭翠花递给杜若一个芭蕉扇,让她扇风,顺便驱赶蚊子。 有了芭蕉扇,情况好了些,至少蚊子咬不到杜若了,只是杜若的手有点酸。 等王家人都吃完饭,全家人都坐在院子里乘凉。 有杜若在,一家人谁也不好意思开口说话,气氛竟有些沉闷。 为了缓和气氛,杜若主动笑着说,“坐着也没事,我给大家讲故事吧。” 麦芽率先响应,“好呀,好呀!” 王队长也笑呵呵的说,“杜知青想讲什么故事啊?” 杜若忙说,“您叫我杜若就好。” “我给大家讲《西游记》吧。” 《西游记》虽然是四大名著之一,但是在这陕北的小山沟沟里,读过书的也没几个人,很多人就算听过《西游记》的大名,还是不知道《西游记》里讲了啥。 杜若知道的故事不少,但很多不适合讲。 王队长笑着对杜若说,“我不叫你杜知青,你在我家,也别叫我王队长了,叫我王大叔吧。” 杜若立刻笑着应了,“哎,好!” “这个《西游记》我听人说过,”王队长慢悠悠的说,“只知道有个孙悟空,故事我也是不太清楚,那就麻烦杜若你给我们讲讲吧。” “哎!” 杜若语速很慢,嗓音清脆悦耳,故事讲的跌宕起伏,十分引人入胜。 不一会儿,王家人就沉浸在了杜若讲的故事中。 等杜若讲到孙悟空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时,大毛、二毛、三毛就坐不住了。 因为麦芽叫杜若姐姐,于是,王家的几个孩子都叫杜若姑姑。 “杜若姑姑,五指山在哪啊?我想去救他!” “如来和玉帝太坏了,怎么能把孙悟空压在山下呢,多疼啊!” “就是,我一定要把孙悟空救出来!” 大人们听着这些童言童语,笑的前仰后合。 王大柱摸着大孙子的脑袋,笑着说,“这只是故事,这世上啊...可没有孙悟空!” “是吗?”大毛有些失落,嘴里喃喃着,“怎么能没有孙悟空呢?” 二毛有些伤心,“这世界上一定有孙悟空,爷爷你不要骗我。” 三毛直接哭了出来,“我要孙悟空,我要孙悟空...” “行了,”王大柱站起身,“天色不早了,赶紧睡吧,明天还得起来干活呢!” 见王队长发话了,王家人纷纷站起身,准备回窑洞睡觉。 杜若看了下表,九点。 哎,后世这个点,她精神头正盛,正打算开始夜生活呢! 杜若跟着王麦芽回屋,王麦芽手里牵着六丫。 三人回到窑洞,躺在床上。 杜若赶了一天的路,身上早就不知道出了多少汗,加上天热,此时她身上黏糊糊的,想洗澡! 不过陕北本就缺水,想洗澡怕不容易。 杜若翻来覆去睡不着,连蚊子都顾不得了,终于还是没忍住问身边的王麦芽,“麦芽,我...想洗个澡。” 王麦芽本来快睡着了,听到杜若的话,一下子就醒了,打了个哈欠,半坐起身,“杜若姐姐想洗澡吗?” “家里的水不多,得去村西头的井里打水。” 王麦芽说着就要起身,打算去帮杜若打水去。 杜若忙拦住,“你睡吧,我自己去就行。” 王麦芽不放心,“杜若姐姐你不知道水井在哪。” 杜若起身穿鞋,“今天来的时候,我见过。” 王麦芽还是不放心,“水桶大,你一个人拎不动,还要烧水...” 杜若忙道,“我力气大,没事,现在是夏天,不用热水,冷水澡挺好的。” 王麦芽有些过意不去,但在杜若的劝说下,还是继续躺下睡觉了。 杜若自己穿好衣服,出了窑洞,走到墙边,拎起木桶,就出了门。 可让杜若没想到的是,她刚走没两步,就遇到了张娜娜、李秋菊,还有周震和许蔚。 “咦?”杜若惊讶,“你们半夜不睡觉,在这干嘛呢?” 张娜娜闻言,抹了眼泪,哽咽着说,“杜若,不是我们不睡,是睡不着啊!”说着说着就委屈的哭了起来。 连李秋菊也跟着落泪。 杜若忙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儿?” 张娜娜抽噎几声,一脸崩溃的说,“我们住的炕上有虼蚤,呜呜...” “我身上被虼蚤咬了很多疙瘩,痒死我了,怎么睡嘛,呜呜...” 李秋菊也跟着点头,“炕上虼蚤太多了,人一躺上去,就有好些趴在人身上吸血。” 张娜娜说着,还屡起袖子给杜若看胳膊。 可惜,天黑,杜若看的不是很清楚。 杜若叹了口气,心中同情无奈的同时,又有些庆幸,庆幸麦芽是个勤劳的好姑娘。 杜若叹完气,又看向周震和许蔚,“你们又是怎么回事?” 周震一言难尽的皱皱眉,许蔚可忍不了,直接抱怨道, “你们炕上有虼蚤,我们睡得炕上也有,可你们知道吗,”说到这里,许蔚一副快哭的模样,“我们睡得那窑洞最里面竟然养着一头牛!” “天啊,我竟然跟牛睡在一个屋里!” “那屋里的味道简直了,比厕所味道都大!” “别说虼蚤了,我们那屋里,虼蚤、蚊子、苍蝇都是成堆、成堆的...” “怎么睡嘛!” “嘶!” 杜若倒吸口凉气,忍不住说了句,“太难了!” 实在是太难了! 【作者有话说】 窑洞里面养牲畜,人跟牲畜睡一个屋,不是锦渔瞎编的,是查过资料,确有其事的。 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确都太苦了!     喜欢六零辣妻有空间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六零辣妻有空间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