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一个合格的政客


        乾清宫寝宫,朱和埥坐在朱慈烺的腿上两眼迷迷糊糊的,似睡似醒,嘴边留着口水。 朱慈烺已经能熟练的抱着娃儿,让他舒服的睡着了。 女儿朱琳才一岁多,拇指放在嘴里,有些羡慕的看着哥哥睡在老爹怀里,她上前几步,用手扒拉着朱慈烺的腿,自己也要爬上去。 刘薇放下手里的织了一半的小毛衣,自己上前抱走了朱琳,朱琳瘪着嘴有些不满意。 刘薇笑着哄了两句,给她嘴里塞了一块糕点,小家伙就忘了方才的不快。 朱慈烺打个哈欠,他自己也犯困了。 他自己倒是挺享受天伦之乐的。 带兵出征,推动改制,为的是什么,天下承平,其中也是自家的平安。 说到底还是自家的小事。 他也是忙里偷闲了。 好在他没让刘薇带着娃儿出乾清宫,否则他闲暇下来还是自己冷冰冰一个人。 就是找个侍寝的,过后还得离开宫中,这个规矩不提也罢。 帝王的个人生活其实挺悲催。 李德荣涎着脸进来,没敢言声。 ‘说吧,什么事。’ 朱慈烺无奈道。 “孙相到了暖阁,陛下您看。” 朱慈烺只能起身将睡着的朱和埥递给了身边的一个女官。 自己起身去暖阁。 “万岁爷,您多穿点,今日冷了些。” 刘薇忙道。 有宫女急忙寻来一件大氅为朱慈烺披上。 朱慈烺走人。 “娘娘,万岁爷对皇子公主是真疼爱,奴婢是万万没想到的。” 女官道。 刘薇笑着颔首,说起这个,她也是没想到的。 一个就是没允许她出乾清宫,她当然不想离开,难道给几个狐媚子机会。 这点上陛下算是极有节制了。 再就是皇上随意和子女玩耍,从来不摆架子,其他臣子有说有失体统,皇上是毫不在意。 她以往担心的冷冷清清,家不像家的情况没有发现。 她也得承认,嫁个这样一个皇上,她算是有福的。 “一会吩咐下去,熬些参汤,本宫亲自给陛下送去。” 当然,刘薇也是极为关心自家夫君的身体。 先帝早逝就是积劳成疾的结果。 但是坐上大位,想要不理政事也是不可能的。 她能做的就是食补不断。 .... 孙传庭见到朱慈烺首先报禀了一个喜事, “陛下,大喜事,陛下派出的船队已经探明了那个大陆,据说十分广阔,他们只是盘桓了数月就启程了,从西面行驶到东面,据说数千里没有尽头,期间登陆数次,北面荒凉,东边有些土人,探明后他们就折返,抵达巴达维亚后,张煌言张名振派飞剪船急报回京。” 孙传庭递上信札。 李德荣转交,朱慈烺急忙看了看,他兴奋的一拍桌案, “很好,果然地广人稀。” “恭喜陛下,如此南方流民可荡然一空,我大明流民之危可缓解大半。” 孙传庭笑着拱手。 ‘同喜,同喜,想来孙相也会松口气。’ 两人相视一笑。 南洋好吗,不错,可惜土人太多。 南洋气候湿热,作物好生长,土人就是好吃懒做也不容易饿死,倒是繁殖的繁盛。 各个大岛上土人众多,明人开拓既要和炎热的天气、各种毒物作斗争,还得和这些游荡在丛林中的土人厮杀,开拓代价太大。 吕宋和巴达维亚那是接收西夷人现成的庄园,当然不一样。 因此朱慈烺没有把南洋作为一个开拓的主要地点。 南洋现下只要占据那些航道所在的关键点,至于大举开拓日后再说了。 而大洋洲,那个才是朱慈烺瞄准的主要开拓地。 这个地点确定,大明南方流民将不是问题。 田亩也没法压榨过多的收益,会有一些士绅被迫走上商途,加快资本的流通,推动大明向一个工商帝国转变。 弹压是不成的,这是朱慈烺和孙传庭等阁臣达成的共识,潜移默化的让士绅自己动起来才是王道。 “只是陛下,去往那个大陆开拓耗费的钱粮可是不少啊。” 这是最大的苦恼。 估摸大举移民,每年二三十万流民迁徙那里的话,就得两三百万的开拓费用,还得好几年才能功成,路途实在是太远了。 “那就是你等阁臣的事儿了,朕寻找到这个地点已经殊为不易了。” 朱慈烺一推了之,他还想多活些日子。 事必躬亲,他能活到五十就是奢望。 孙传庭苦笑。 还得忙个几年了。 “南洋战事如此。” “陛下,巴达维亚就要断粮,旦夕可下了,巴达维亚一下,舰队就会转向马六甲,南洋鼎定。” 孙传庭轻松道。 朱慈烺颔首。 这个时代你遇到欧罗巴人没法,他们也有巨炮坚城,只能缓慢的锁城,过程漫长,好在他们不是建奴倭寇,事不可为就降了。 “陛下,倒是朝鲜方面发来急报,您御览一下。” 孙传庭递上另一个信札。 朱慈烺看了看,冷笑着, ‘建奴的动作不少啊,总是希望引我军入瓮,’ “多尔衮、济尔哈朗等人也知晓时间对我朝有利,而对建奴不利,总要动作一番,就是现在他们在朝鲜北部盘桓半年有余,俘获朝鲜丁口数十万,牲畜几十万,粮秣数十万石,朝鲜王拜求我军出兵驱逐北胡呢。” 朱慈烺淡淡一笑,朝鲜王卖惨也没用。 这算什么,那个时空,清军最后一次入寇大明,在大明山东京畿盘桓八个月,简直把那里当做了养马场,到处抢掠银钱数百万,丁口近百万,粮秣无算,满载而归。 大明无能欢送。 朝鲜的惨状比起来还差点。 再者说,死道友不死贫道,大明和建奴的决战必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这件事建奴说了不算,他说了算。 “拖延,就说先帝大行,朝中争论不休,朕举棋不定。” 哥们也算是一个合格政治家了,不要脸的厚黑就是特质。 孙传庭拱手领命。 朱慈烺如此,他倒是放心了,最怕这位陛下如同先帝一样过于看重脸面,那才是让帝国疲于奔命的。 “嗯,免去这两年朝鲜的赔款供奉吧。” 朱慈烺道。 安抚一下朝鲜王吧。 其实就是让朝鲜王继续交出赔款,朝鲜也拿不出来了,只是战后恢复北方就要耗费大笔的钱粮。 这个就是惠而不实的事儿。 但是姿态很高,朝鲜王还得拜谢。 至于背地里是否腹诽不满,那就随意了。 那是朝鲜人的脑袋,朱慈烺也控制不住。 “倒是那个李尹很刚烈,解决了我大明一个难题,可惜了。” 朱慈烺点指了奏章。 儒家文化虽然顽固,倒也能教导出一些刚烈的忠臣义士。 这些人倒是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愿意为国家赴死,比如文天祥,比如这个李尹。 当然,这些士人捍卫阶层私利而结党也让人头疼。 ‘孙相,定下一个兵略吧,三到五年兵发辽东,这期间广积钱粮,’ 朱慈烺吩咐道。 孙传庭肃然领命。     喜欢明血1641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明血1641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