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诱惑好大


        建奴这次派出了刚林,姿态很低的求和。 没错,这是第一次低姿态的请和。 为了言和,甚至派出了朝中的大学士刚林。 这位可是权柄极大的满人大学士。 作为各个亲王不敢前来大明的情况下,这是清国可以派出的最高官员。 由此可见对议和的重视,而且此前已经再三派人到山海请和,朱慈烺这才允了建奴来使和谈。 “陛下,建奴接连三年派人在朵颜等地准备伏击我军,议和也是狼子野心。” 吴甡道。 介于明军有打草谷的习惯,因此建奴接连三年派过万骑军前往朵颜等地伏击。 只是每次都有蒙人部落向明人报讯,这是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的结果,也是军力强悍杀伐无算带来的变化。 蒙人部落唯恐以后被明人盯上,因此一边接待建奴大军,一边偷偷的向明人禀报。 其实都不用入关,漠南蒙古诸部早就混入了锦衣卫细作。 双方暗通款曲多时了。 锦衣卫立即发回急报,让京营骑军躲避了可能的陷阱。 作为交换,这些倒向大明的部落不在打草谷之列。 接连三年埋伏明军落空。 建奴只能看着大明越发强盛,却是无可奈何。 “就是接战,他们也是徒劳无功,有了长程火铳,建奴骑甲就是想接近也难,” 孙传庭冷笑, “他们当然也有细作在我朝,听闻我朝剿灭流贼,国内安泰,税赋大增,击败西夷人,开拓吕宋,他们怕了,让大明这般休养生息下去,旌旗三十万北进杀奴,” 孙传庭看的很清楚,建奴这是无法安枕了,必须有所行动。 “只是他们真的想议和吗,又是一个陷阱吧,他们也清楚,国泰民安的大明没忘了丢去辽东的耻辱,他们这是在让我大明入瓮,因此这次不必见这个刚林,让其滚回辽东就是了。” 堵胤锡道。 他从来不相信建奴的所谓和议。 如果不是殿下也点了头,他会继续激烈的反对。 朱慈烺笑笑, ‘如今我大明占据了主动,建奴入寇再无可能,现在我大明何时攻击辽东全在一念之间,建奴无能阻挡,我朝当有定力,和建奴谈一谈也是好的,可以窥伺到其高层的一些动向,这可是锦衣卫打探不到的消息啊。’ 朱慈烺就是要在他这里改变不能和建奴和谈的风气,以往僵化的气息笼罩朝中,朝廷和建奴议和好像屈膝投降一样,上下围攻,简直无法理喻。 就是这次议和也尽量低调。 其实后世死敌间议和很常见,真的可以通过高层会面洞悉很多东西,而且对方战略欺骗,自己当然也可以。 后世倭国对米国发动突袭,就在突袭前一天还在像模像样的双方会商,结果突然递上的不是合约,而是宣战书,这是一次完美的战略欺骗,后果就是虎虎虎珍珠港。 大明的士人被僵化的儒家带偏了。 说实话朱慈烺有些求之不得的,平日里锦衣卫细作打探的都是小人物,现在建奴大学士摆在案上,想怎么询问都成,为何不呢。 “为显示此番对这位大学士的重视,陈阁老走一趟吧。” 朱慈烺道。 陈新甲拱手领命。 “陛下,吕宋开拓顺利,中南部都归于我朝,土著人都跑到了北部山区,开拓田亩数百万亩,估计明年可以粮食自主,安置流民五十余万,数年后可以奉献过百万石的赋税,眼见就是一个大粮仓,臣恭贺殿下。” 孙传庭躬身。 众人一同道贺。 攻击吕宋,夺取安置流民是殿下力排众议推行的,事实证明殿下又是判断正确。 如今闽南,粤南等地流民几乎全部抽走。 闽南佃租开始下降,有些士绅四成佃租就租赁田亩,一些佃户也加入了南下的人潮,他们不降低地租不成了。 不用强行打压,没有引起大的矛盾,就迫使闽南等地士绅降低佃租,这手段谁能不佩服。 数百年来先宋等都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殿下做到了。 诸人是真心敬佩。 “远远不足的,” 朱慈烺叹道,他心里也有小欣喜,但是国内平和,丁口必然有大的增长。 大明开拓的道路还很长。 “诸卿,大明人口大约过亿了,国内即使有番薯番麦,必定僧多粥少,生活困苦,必须为他们开拓领地,辽东是必须拿下的,只有迁出千万人口,大明才能缓解土地兼并大患,诸君共勉吧。” 诸人拱手领诺。 他们当然希望就如殿下所言,辽东以东以北是一个庞大的原野,足以容纳数百万明人。 “当然,辽东之战,和之后大量移民会耗费海量钱粮,因此趁着如今财赋大增,每年都要制备足额钱粮,本宫以为需要建立大明储备金,专门负责此事,倭国收入的两百万两就归于此处,此外今后十余年倭国朝鲜的赔款全部归入储备金,我朝依旧是国内赋税支撑。” 朱慈烺的话让众人面面相觑。 本来他们以为大笔赔款到来会让他们轻松不少,现在看,呵呵,鸡飞蛋打一场空,殿下早就有了安排。 ‘未雨绸缪嘛,呵呵,现在有准备,总比事到临头手忙脚乱好,’ 朱慈烺笑笑,给部下找麻烦是必须的,他们就不能太安乐了。 这是他后世管理公司的心得。 四个阁臣苦着脸应了,心里当然空落落的。 朱慈烺不予理会,他自行回去逗弄朱和埥去了。 刘薇再次怀孕了。 而老妈已经不顾他的反对准备选妃,朱慈烺自己的破事也难搞的,庶务这些臣子就该多担当。 ... 城南驿一个独立的院落里,刚林坐在桌前,听着满城的爆竹声声,心中苦涩。 昨日明国京师爆竹乍响,刚林不知所以然,身边从人打探回来后才知道明军东征大捷。 倭国兵败赔款,而且是巨额赔款。 听闻有数百万两白银。 刚林惊惧。 如果说大明周围各族对倭国重要性体会最深的就是满人。 因为当初金国建立的引子就在倭国。 倭国攻击朝鲜,大明汇集边军入援,辽镇首当其冲。 在朝鲜和倭人激战数年,紧紧辽镇伤亡数万。 战事结束,辽镇镇守墩堡的守军都不足了。 而朝廷无力赈济和补充兵员。 因此辽镇军力空虚,不得不依仗女真和蒙人各部。 对各个女真开始绥靖政策,给了女真各部壮大的机会。 其中得利最大的当然是建州女真。 太祖曾经讲过,朝鲜之战对大明和朝鲜是重创,对于女真人来说是天降福瑞。 借了这个机缘,太祖走上统一女真之路,辽镇无力干涉。 而现在这个大明的劲敌也大败了。 什么数百万两的赔款听听就好,绝没有那么大,但是胜利和获取赔款是毋庸置疑的。 大明周边又少了一个牵制的敌人,这对大清越发不利。 到了今天,刚林还是听到了爆竹声声,听到了百姓自发的万胜喊声。 他感觉出了不同,以往明国京师也在大清兵锋之下,如今大明京师狂热的庆贺胜利,即使庶民这心气也不一样了。 可想而知丰台等地京营驻地越发的狂热吧。 这样的大明还有弱点吗。 看来他这次走一遭是对的。 大明越发强盛,而大清内部却是倾轧处处。 代善病亡,两红旗分裂,满达海支持豪格,而硕托等大多数人支持多尔衮,也意味着两红旗大部分牛录支持多尔衮,这让多尔衮在四个执政大臣中占据了上风。 虽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多尔衮一派已然咄咄逼人。 当然,刚林即使作为豪格一派也不得不承认,多尔衮的才干远在豪格之上。 比如这次议和就是多尔衮提出的。 多尔衮虽然对洪承畴看不上眼,但是还是听取了洪承畴和范文程的建言。 此人还是颇有心胸的。 他建议议和,目的当然是扰乱明国,才有了他这次南下明国之行。 只是,到了这里,听闻了那位太子的传说,他颇有些狐疑,不知道这位明人眼中英明神武引导中兴的监国,能否看穿大清此番议和的伎俩。 如果看穿一切,大清堪忧啊。 ... 翌日,还是这个院落里,大明阁臣兵部尚书陈新甲会见刚林。 和议可以正常进行,但是依旧保持低调。 双方皮笑肉不笑的寒暄完毕,陈新甲笑道, ‘听闻辽东去岁又发生了粮荒,大学士等人很忙碌吧。’ 面对这个不怀好意,幸灾乐祸的笑脸,刚林很想一拳打过去。 真是一个阴险小人。 去年辽东确实发生了粮荒,三年两荒,没法,汉人逃离太多,辽南粮仓迟迟没有恢复,辽东的粮食勉力维持,遇到大些水旱灾害就支撑不住。 前年是旱灾,去年是水灾。 辽东这个地方降雨大部分在六七八月,因此水患很频繁。 唯一的好处是水灾祸患没有旱灾大,不是全境的,主要是浑河等水域。 不过也还是让辽东粮食产量下降了两成。 结果当然是国内粮价腾升,饿死了些百姓,尤其是汉奴死亡最多。 ‘感谢阁老牵挂,大清还支撑的了,不过也正因此,我朝陛下倡议和谈,我朝有个提议,意图将宁远和锦州送归大明,’ 说完,刚林紧紧盯着陈新甲。 他看到陈新甲瞳孔一缩,一脸的惊容,简直不可思议,送归宁远和锦州,他是否听错了。 ‘你再说一遍。’ 刚林淡淡笑着又讲一遍。 “嘶,大学士尽管说,你等诸王需要大明什么交换。” 陈新甲道。 甭说你们皇帝了,十岁小娃而已,就是几个执政大臣做主。 “很简单,签署和议,五年内不相互攻伐,大明需要对我大清开设榷场,允许通商,我清国用宁远、锦州换取三十万石粮食,这就是和议的条件。” 刚林说出了他所有的条件。 陈新甲盯着刚林半晌,久久未语,他看出对方很坚决,这是底线。 “此事涉及通商,还有粮食交换,本相无法做主,必须禀告陛下。” “是殿下吧,本学士等得起。” 刚林刺了一句,谁人不知崇祯就是一个牌位。 陈新甲拂袖而去,没有争吵。 ... 乾清宫中,阁臣再次聚集一处,和朱慈烺共商这个新变化。 “这是建奴利诱我等,如果我朝应允,派军入驻辽西,建奴必然重兵围困,这就是另一个松锦大战,殿下不可不察。” 堵胤锡第一个发声。 “正是,建奴这是看到了我大明蒸蒸日上,怕过几年我朝准备妥当,就是建奴的末日,因此希翼利诱我朝,在辽西再次来个围点打援,让大明大败一场,建奴赢回优势。” 孙传庭也反对议和。 “倒也是一个机会,如果趁机拿回宁远呢,那里距离海边只有二十余里,倒不是不能坚守,如此我军就在辽东有个坚守的据点了。” 陈新甲拱手道。 他建议博弈一下,锦州算了,趁机收回宁远就是胜利。 “建奴计谋得逞了,看看我等分裂,果然是一个很大诱惑,” 吴甡冷笑道。 几人相视无言,这话没法反驳,建奴真是舍得,让大明直接东进两三百里,重入辽西,当然没有这样一个诱惑,也不会让大明动心。 “建奴几个亲王还是颇有内秀的,也有决断,看来像是那个多尔衮的决断,豪格没这个魄力,” 朱慈烺笑道,他必须要说,此计颇妙,很有心计也很有气魄。 “诸卿,如果直接回绝的话,岂不是让建奴警醒,后面还有诸般诡计,本宫之意拖延一阵,甚至为了迷惑建奴假意应允,甚至可以做些大军调动,佯作调兵去辽西,发给他们一些粮秣,让其对我军进兵辽西深信不疑,如此能拖宕两年最好,呵呵,诸卿,时间是在我们这里,拖宕下去,对我大明越发有利,对建奴不利。” 众人颔首,行,这位爷智计百出,谁和他做对没好下场。 看看这手段,建奴诓骗大明入瓮,这位爷虚以为蛇,让建奴入瓮,几人无法想象这位爷自幼深宫中长大,哪里有这般见识,折返计谋,难道深宫倾轧就这么锻炼人。 “你等议一议,拿出一个章程来,如何欺瞒建奴,如何拖延行事,而让建奴不自知,切记不可流露出去,否则你等虽为近臣,本宫也是严惩不贷,别说你等小妾在你等身边听闻的。” 朱慈烺敲打,历史上陈新甲的和议就是小妾透漏出去,压力山大的崇祯无奈斩杀之,平息舆情汹汹。 众人郑重领命。     喜欢明血1641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明血1641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