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拖字诀


        “来,将你等最有贤名的生员招来,本宫在此看看你等入仕后能否处置一县政务。” 朱慈烺笑道。 生员们面面相觑。 他们不大敢啊,平日相互吹牛也就罢了。 在太子和首辅面前还是别献丑了。 关键就是没信心,真就是如同方才讲的,他们一辈子埋首书中,虽然科考中也有策论,有时也有刑狱,但是都是笔上谈兵,现下上前是真可能献丑了。 “怎么,你等中有些人已经是举人功名,有官员举荐就可以出任地方,难倒没有勇气来历练一番。” 朱慈烺的话让有些人心里疯狂腹诽,谁敢,压力这么大。 楚士进实在没脸了,这是他们几个推动的抗议,结果就这。 楚士进喊道, ‘庞元令庞兄、谷纪庭谷兄,...’ 他一连喊了七八个人的名字,都是生员中有些名气的。 这些人要么学识颇深,要么交游广阔。 这几个人幽怨的看了看楚士进,心里这个怨恨,但是不能退,否则以后在监生中怎么厮混,太没脸了。 朱慈烺看着被点名唤来的这些贤达,不禁心中好笑。 “本宫先说一个吧,前些日子,朝廷已经决定免除全国的练饷,” 朱慈烺说道这里,登时监生们躬身道, ‘陛下圣明,’ “庶民有幸。” 朱慈烺等他们声音落下, ‘陛下当然是体恤百姓赋税沉重,但是如何真正把惠民之策落实在百姓身上,让其沐浴天恩,这是个问题,你等如果执掌一县之地,如何处置。’ 朱慈烺看向十来个监生。 众人面面相觑,感觉好像这个问题比较简单。 似乎好像没坑。 “如果某执掌县府,当发出安民告示,广布乡镇,广而告之,让百姓知晓陛下隆恩,也省的被有些胥吏和甲长村长隐瞒贪墨。” 面相沉稳的庞元令拱手道。 他感觉自己答案可以,避开了可能的陷阱。 ‘还是庞兄老道,见识不凡。’ 一些监生纷纷道。 看来庞元令在监生中有些名气。 “吴阁老讲一讲。” 朱慈烺点了吴甡。 “这位生员所讲有些道理,但是,你等须知百姓基本都不识字,就是发出告示,他们也不看的,这般说吧,大约九成以上还是对陛下的免除练饷一无所知,而胥吏依旧可以征集练饷,然后他们自己私下瓜分,而县令在上一无所知。” 吴甡淡淡道, ‘要破解这个难题,如同殿下所说,当找说唱之人,到各处村镇宣讲,而不是仅仅是广而告之。’ 监生傻眼。 好吧,他们绝对想当然了。 他们识字,就没想过百姓的难题。 以为贴出告示,百姓大半都能知道,即使有人冒充收取练饷,百姓也会反对。 问题是绝大多数的百姓还是对减税一无所知,而且对胥吏一向敬畏,不敢反抗。 ‘学生受教。’ 庞元令一脸绯红,羞惭啊,本来是取缔练饷,结果弄的是一塌糊涂。 “诸君,你等要清楚,这些税赋是县治那些主薄等胥吏每年生发的来源,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如果作为县令不能监看这些胥吏,那就是被这些人欺瞒,因此你等如果有机会执掌一方,必要慧眼识人,不要被他们蒙骗。” 朱慈烺点到为止,这些手段多了。 “谨受教。” 这些监生急忙躬身。 刚开始议政就被糊了一脸。 朱慈烺一摆手,李德荣拿出几个账簿放在几人面前。 “这是军器监的采买,消耗的账簿,本宫让人随意拿了几本,你等就核算一下,一本账簿最后结余或是拖欠的银钱吧。” 谷纪庭等几个人上前,看来对账簿有些心得。 有意挑战一下,结果翻开一看,登时傻眼。 这些账簿十分凌乱,记录的十分潦草,不是一个人所为,就是字迹分辨也要了命了。 何况一个人一个土办法记载,因此翻看起来十分困难。 就是一笔流水账,糊涂账。 有些地方字迹模糊,甚至有些分不清到底是购入呢,还是消耗。 但是就是这样的账簿很普遍,如果真有大学问谁做小吏,不过粗识得一些文字罢了。 李德荣已经让人摆上了笔墨和算盘。 几个人硬着头皮坐下开始计算。 过程中不断有人抓耳挠腮的。 显然困扰之极。 下面的监生终于发现以往他们不以为然的庶务,真是困扰重重。 朱慈烺喝茶等候着,过了多半个时辰,先后有四人算完,不过看面色都很迟疑,没信心的样子。 李德荣上前点验, “只有这位生员算对了,余者都是错的太多。” 李德荣一指一个瘦小的生员。 这个监生立即放松下来。 其他人脸上羞红。 到底是在殿下面前献丑了。 “诸君,本宫晓得科举中也有些算学,你等平日里也是通晓的,但是到了地方,算学不能看懂账簿,难道你等还得依靠当地胥吏,正所谓吏有封建,官员无封建,你等难道还得被当地吏员钳制,这还不是被他们把持庶务,要欺瞒你等太过容易了。” 朱慈烺笑道。 下面的千多名监生受挫严重。 “嗯,孙相,你讲讲。” “诸君,你等还得记住,账簿是一回事,还得和实物钱粮比对,因为它可能是一本假账,本官执政要求手下人必须清点实物钱粮,从不只看账簿,因为本官当初也被胥吏欺瞒,你等有些通晓账簿的当知道,有些帐房专门做假账,目的当然是获利。很多商家、衙门都有这样的人,为的是欺瞒官府少交税赋,有些人是为了欺瞒上官中饱私囊。” 孙传庭朗声道。 监生们低头施礼, “谨受教。” 气势被打压的一塌糊涂。 方才群情激奋反对改制的监生们被打击的士气有些崩了。 ‘诸君已经看出了缘由,过去科举过于看重道德文章,庶务历练太少,不改是不成的,擢拔的这等人才无法执掌一方,因此日后科举会加重考量庶务的内容,不过朝廷还在征集天下士人的建言,嗯,你等这次的乡试省试遇不到了,本宫以为你等其实应该折返学院,秋闱不远了,你等当温习功课,平静心情,准备乡试。’ 打击了这些监生的气焰,朱慈烺也狡猾的点出,这批你等是遇不到改制了,这般出头为什么,还有两月就要秋闱了,这是不打算考出好成绩了,个人前途不紧要吗。 经过这般打击,千多名监生立即四分五裂。 他们没法辩论,实在打脸,总不能指鹿为马吧,他们现下被举荐入仕确实没法执掌一方,被下面胥吏和乡绅欺瞒的可能性太大了,还得聘用师爷辅政。 怎么和殿下申辩,如何阻止改制科举,最起码明面上没法说出口,总得要脸吧。 再就是如同殿下所说,这次乡试省试他们是不用顾忌科举改制了。 还是赶紧温习功课吧,乡试在即,还是散了吧。 众多监生施礼告退。 这次抗议被瓦解。 但是还有近百人留守。 他们也不分辩,就是静坐抗议,反对改制。 朱慈烺估摸大约是成绩不堪的,这次大约不能考中,还不如继续闹下去。 朱慈烺由得他们,下令顺天府衙役不用驱赶。 锦衣卫也放过他们。 兴不起风浪。 朱慈烺和孙传庭、吴甡折返宫中。 “殿下,贸然改制确是让生员措手不及,就怕一些生员不知道改制的消息,还是因循旧制。” 吴甡有些疑虑。 “殿下,微臣以为当拖延一两年时间,让生员们体会改制新规,熟悉后方能投入下次乡试省试。” 孙传庭建言道。 朱慈烺想了想,那就不是三年一次,下次乡试省试就要推到五年后了,但是相比阵痛,以后擢拔的人才就有了改变, ‘可。’ 三人返回宫中,朱慈烺返回乾清宫苦逼的面对大批奏章,孙传庭吴甡折返文渊阁当值。 ... 孙应元骑马来到了广州城南的标营大营。 他没有折返京中,而是直接从四川经湖广南下广州。 如今他的差遣是两广都司都指挥使,广东总兵官,提督标营。 孙应元知道还有一个差事,那就是配合军户改制。 不过朝廷没有拨下钱粮,军户改制拖延,倒是让他省下气力来。 现下就是重整标营已经是让他心累了。 广东标营在香山县大败于西班牙人,折损过半。 丢人现眼。 成了大明的耻辱,毕竟是国战,却是大败于西夷。 孙应元抵达后面对就是这个烂摊子。 钱粮不足,还得要全部募兵。 孙应元到了后,裁撤了以前的老弱五百余人。 剩下的千余人全部被他当做辅兵,粮饷减半,如果不愿意,就走人。 然后他从渔民、矿工中招募了两千余人,正在操练。 不是他不想招募更多人,标营正兵应有五千五百人,其中一千人的骑队。 广东标营是广东地界最强的野战军力,是弹压地方的主力。 但是钱粮不足,他也只能两步走。 孙应元也想京营赞画司告急,利用他的人脉,向刘之虞求告,望多得到些一七式燧发火铳。 总之,孙总兵忙的是焦头烂额,火气上升。 结果这一日他来到了大营前,发现大营左翼的流民营前乱糟糟的。 掌管难民营的千总方祚禀报,广州府派人来缉拿逃地的佃户。 孙应元骑马过去。 一个四十多岁的文士上前施礼, “拜见孙大人,学生乃是广州府户科主薄钟茂文,” 钟茂文带着淡淡的傲气,让孙应元不喜。 “怎么回事。” 孙应元皱眉道。 “大人,流民营中怕是有数百人都是广州左近佃户逃过来的,他们和主家是有契约的,如今时候未到,他们先行逃离,将田亩弃之不顾,这些主家提告,我家大人派小的前来缉拿。” 钟茂文笑道。 孙应元点点头,这事他没经历过。 他就是个军将,一向军中厮混,官府中涉及民政,他哪里涉及过。 但是他本能的感觉此事不简单。 好像他应该阻止。 但是他也知道签了契约,他作为军将是无能阻拦的。 他看着前面跪下的百多名流民,拖家带口的足有数百口。 孙应元用马鞭点了点最前面的一个三十多岁模样的流民, ‘你,名字。’ “小,小的叫范老实,” 这个身穿破衣烂衫的流民仓皇道。 “可曾和主家还有契约。” “这个。” 范老实挣扎着。 ‘范老实,你个流贼,当年你签下契约的时候,你可是很欢喜的,现在却敢逃离,真是狗胆包天。’ 一个中年人吼道。 这是主家的管家来抓人来了。 范老实惶恐之极,他磕磕绊绊的, “杜管家,不是小的狡辩,实在是每年六成的租子,养不活全家人,今春饿死了幺儿,管家你看看,我家里人连衣服都穿不起的,女儿快十岁了就穿着一个破褂子,俺也是打算出海有个自己的田亩,让自家人活下去,管家高抬贵手啊。” 范老实痛哭流涕,不断叩首。 “呵呵,签了契约,就是老爷的人,容不得你逃离,这次抓获回去有你的好日子,” 杜管家冷冷的。 孙应元算是明白了,倒是真有契约。 那么广州府来人真是名正言顺,必然知府薛昌远也是允了的。 他真不好阻拦,但是他不能坐看流民营不断流失,他知道殿下对南洋开拓的关注。 “钟主薄,这样,我正让这些流民扩充大营,建造营房,人手紧缺,暂时无法放人,这些人就先留下劳作,等到事情已毕,本将会派人通晓广州府。” 阻拦不成,但是孙应元可以拖延。 ‘这不好吧,这是薛大人的严令。’ 钟茂文立即用薛知府说事。 ‘怎么,本官掌管两广都司,提督京营,你家大人这点面子都不给吗,’ 孙应元脸当即撂下。 钟茂文皮笑肉不笑的拱手应了。 领着十几家提人来的主家暂时离开了。 钟茂文回去就会找薛知府施压。 他算是恨上了这个粗鄙军将了。 孙应元则是立即赶往了巡抚官署。 他知道李乾因为钱粮诸事刚刚折返广州。 李乾听到了孙应元的禀报,也很头疼。 按照规制必须放人,虽然他很同情那些佃租高起的百姓,但是规矩就是规矩。 ‘孙将军,流民营中这等百姓多不多。’ “应该不少,毕竟去了南洋就有田亩,虽然不多,一户也就是几十亩,但是可以活下去,广州府左近的佃户逃过来的很多。” 孙应元拱手道。 ‘那就拖延,用各种借口,拖到上船为止。’ 李乾道。 无赖就无赖吧。 必须保证人手,南洋开拓没有人手怎么成。 再者说了,殿下本意就是要流出大批佃户,让高起的佃租下降,打压那些士绅的气焰。 孙应元腹诽,嗯,原来和他这个老粗法子一样啊,都是厚着脸皮拖延。 孙应元只能应下走人。 孙应元走了。 李乾则是立即下令,命梅州、泉州、福州等地的流民营执掌军将,对上门讨要的官府和主家一律拖延,不可交出人手,否则就会追责。     喜欢明血1641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明血1641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