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校阅新军


        “此外,京营旧军军力腐坏,形同农夫流民,哪里还有点大明禁卫军的模样,丢尽皇家脸面,因此本宫决定从今日始从新军抽调军将整训旧军,嗯,但有图谋不轨,别有用心阻拦整军者,军法侍候,” 新军骑军一战让朱慈烺信心大增,他的整军是有成效的,新军战力算得剽悍。 但是,只有数万新军,远远不足,为了南北作战,这些新军大约都要出击,那么留守皇城呢。 所以朱慈烺要编练旧军,去除老弱,勤加操练,野战是不成了,但是作为合格的城防军应该没问题,依靠京师这座雄城,上百门巨炮,足以以一当十,也算解了新军后顾之忧。 朱纯臣等人则是愈发的胆寒,眼看太子步步紧逼,却是无可奈何,羞愤欲死,却无处反击。 朱慈烺冷冷的瞄了几人一眼,只要有他在,大明勋贵就得告别尸位素餐,坐享富贵,醉生梦死的日子。 这还不算完,他将来还得清算大明勋贵和藩王,一日藩王勋贵,百年受益的日子不可接受,大明不可能拖带着这些废物前行。 只是还得一步步来,旁的不说,藩王还是能造成很大的震荡的,一切暂先隐忍,击败流贼和建奴再说。 “其他人退下,卫时泰留下,” 其他人瞄了瞄卫时泰,难道这人是他们中的反骨仔不成。 卫时泰有点方,太子何意。 “卫时泰,你在神机营所谓算是尽忠职守,全了君臣之义,” “臣下只是谨守臣子本分,为陛下尽忠,” 卫时泰道。 ‘很好,本宫甚慰,现下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闲散下去,名义上的神机营提督,一个是加入新军,成为统军军将,’ 朱慈烺对卫时泰还是认可的,这个勋贵算是勋贵中的特例,最起码的操守还是有的。 朱慈烺决定给他一个机会,最起码可以作为城防军的重要一员。 当然了,如果卫时泰决定不参与,他不会强求。 “殿下,臣世受君恩,无以为报,此我朝艰难之时,臣愿意领军出战,哪怕马革裹尸也要全了君臣恩义,” 卫时泰拱手嗓音洪亮道。 “好,大明果然还有恩义之勋贵,本宫命你提督旧军两营,协助操练,一定要练出一支铁军来,否则何以捍卫陛下和京畿,” 朱慈烺道。 “臣遵命,必不负殿下所托,” 卫时泰叩拜。 “卫时泰这厮果然是别有心思,怪不得以往总是操练神机营,原来希翼一步登天,” 徐允祯恨恨道。 朱纯臣看了他一眼,这个蠢货,他清楚卫时泰就是一个闲不住的,至于说早就准备这一天,那就是胡乱攀扯了,当年卫时泰能知道太子横空出世,别闹了。 不过,朱纯臣也明白,卫时泰要和太子走近。 对于勋贵来说当然不是好事,代表着太子分化勋贵的开始。 “太子要清理屯田,要编练旧军,如此一来,我等都是闲余之人了,日后还有谁恭敬我等,我等难道混吃等死不成,成国公、定国公,我等不能坐看吧,” 李国祯冷笑着。 “那又如何,还是如李开先所言,等吧,时候未到啊,” 朱纯臣长叹道。 “难道襄城伯有妙计,” 徐允祯眼睛一亮道。 “哼哼,太子整军算是他一大功绩,只是嘛,在我等看来那不过是横平竖直的样子货,太子自吹自擂而已,我等何不弄出个事端来,让麾下强军和新军争斗一番,也让陛下看看太子所谓的强军就是一个样子货罢了,呵呵,” 李国祯冷笑道。 “嗯,正理,这般为了点阅而成的样子货被吹嘘为强军,难为太子皮厚了,如果我等捅破它,倒要看看陛下如何处置太子,” 朱纯臣抚掌笑道。 ‘不是听说三千营立下大功了吗,’ 徐允祯迟疑道。 “有女真营在,砍杀些蒙人牧民充作战功也算个事,” 李国祯鄙夷道。 “好,那就聚齐我等最强的家丁好好闹他一场,让这个小太子名誉扫地,” 朱纯臣咬牙道。 “只是我等须小心,这位可是盯着我等呢,” 李国祯道。 两人点头。 三人密议了一会儿,就分开各自行事。 ---------------------------------- 还有两日就是元日,丰台大营校阅台扩大了一倍有余。 皇帝的仪仗包裹着校阅台。 今天是新军成军,天子校阅的日子。 虽然当今天子还没有抵达,锦衣卫和御林卫已经派人驻守了。 朱慈烺、孙传庭、方孔炤、堵胤锡、李乾、刘之虞等人立于营门处候着。 “殿下,此番点阅我新军必锋芒毕露,臣厚颜居编练之功,望殿下恩准,” 孙传庭低声道。 他的话让方孔炤和堵胤锡、李乾、刘之虞侧目。 他们很清楚,孙传庭在编练新军方面绝对有大功,朱慈烺在或不在,孙传庭就监看着偌大的新军编练,从辎重、宣抚、兵甲等方面都是孙传庭掌总。 但是,他们更是清楚,新军大成的首功理所应当是当今太子殿下。 不说是朱慈烺自请陛下整军,才有了成立新军的可能,再就是所有的钱粮人员构成,就连孙传庭等人都是太子亲自提点的。 而且军阵、火器等都是太子提出的,可说太子才是新军的统帅和魂魄。 现在孙传庭提出他居功,这个有什么说法。 “哈哈,孙学士这是怕本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朱慈烺低声一笑。 “刘宗周的天无二日之说虽未杀人却是诛心,臣下怕此举已然在陛下和殿下之间种下不和,君臣离心乃是朝政大忌,” 孙传庭忧虑道。 “孙学士说的极是,刘宗周此人在南方名气极大,不瞒太子,昔日臣下颇为仰慕,视其为承上启下的大儒,昨日他那番话传来,臣下极为失望,迂腐之极,不通世情,” 堵胤锡摇头叹息。 “此人最为可恨的是新军正要出击,太子不可或缺的时候上书弹劾,恐怕一些勋贵和大臣们窃喜不已吧,他一个大儒成了其他人手中的一把刀却不自知,当真可怜可笑,” 刘之虞恨恨道。 “太子为新军竭尽所能,耗尽心力,后面这些所谓的臣子却是不断掣肘,当真一群孽畜,” 方孔炤怒骂。 他的性子本来直利些,否则不会硬抗熊文灿又硬抗杨嗣昌,那两位可都是他的顶头上司。 “孙学士,诸卿之心意本宫领了,本宫何尝不想韬光养晦,毕竟太子锋芒毕露实为大忌,不过,如今本朝如同茫茫大海中一叶小舟,四周风雨大作,小舟随时可能倾覆,当此危机之时,朝中阁臣各怀私心,一些众臣迂腐而无能,只会一味引经据典的攻讦,却是胸无救国之策,本宫也只能勉为其难的迎难而上,” 朱慈烺叹道。 他不出手,大明两年后倾覆,他的结局就是一个死,还是不得好死。 朱慈烺向众人拱拱手, “卿等都是本宫看重的大明能臣,本宫以为诸位的才干远远在大明阁臣及六部部堂之上,本宫对卿等寄予厚望,希望卿等随本宫立下殊功,将来有一日成为大明中兴的名臣,” 孙传庭以下急忙还礼,心中都是感激万分,他们都是朱慈烺擢拔,孙传庭、方孔炤如果不是太子还在狱中,堵胤锡、李乾、刘之虞更是一跃成为太子近臣。 如今朱慈烺更是肯定他们的才能卓越,期许成为中兴名臣,让众人心里一片火热。 朱慈烺很满意,他太清楚了,虽然孙传庭等人是大明士人中的另类。 但归根结底他们还是大明的士大夫,对声名的渴望异于常人,那朱慈烺就给他们来个顶级的鸡汤,想青史留名吗,随着朱慈烺大干一番吧。 喧闹间,天子仪驾到了大营门前,朱慈烺率领众人急忙迎候。 天子当然是最后出现的。 周延儒为首的内阁阁臣、六部尚书、御史,一众勋贵都下马下车来到了营门前候着。 崇祯走下车驾,朱慈烺带人跪迎。 崇祯笑着抬手示意一下, “都起来吧,” 众人这才起身。 崇祯负手当先走着,朱慈烺一旁相陪。 今日的崇祯满面春风,虽然现在开封正在被李贼罗贼大军围攻。 但是,这些日子来,进项了一千两百万的银子,捣毁了一大票的汉奸,斩获蒙人和建奴近千,种种加成,崇祯少有的舒坦。 今日员额已经近七万的新军编练功成,崇祯感觉心气高了不少。 男人不能没有钱,否则腰杆有点软,也不能只有钱,暴力是保护钱财的根基。 而现在这两样双全,难怪崇祯最近心情爽利。 “没想到太子真能操练出这般大军出来,” 周延儒慨叹道,他有些小懊悔,好像不应该和太子僵持。 “那又如何,首辅大人,别忘了这些军卒都是孙传庭操练的,太子他如何懂得练兵,再者,这些都是战阵的初哥,凭着这些就想和几十万大军的流贼和几十万精骑的建奴抗衡,就是痴人说梦,” 兵部文选司郎中吴昌时冷笑着。 他是周延儒的嫡系,相当的信任,很多朝局的事都和他相商,也因此有人戏称吴昌时为小阁老,可以影响周延儒不少的决断。 吴昌时也相当的维护他这个后台,算是忠心耿耿,而太子竟然在宣府所在和周相翻脸,吴昌时当然要助周延儒一臂之力。 周延儒点点头。 他是个兵事的小白,因此很多兵事上依赖吴昌时,这也是两人走近的原因。 崇祯等一行人来到了校阅台上,崇祯举目一望,有些迷惑。 只见偌大的校场只有四周有些盔明甲亮的明军军卒守卫,其他地方都是空荡荡的一片。 ‘皇儿,这是为何啊,’ 崇祯一指空荡的校场。 ‘父皇,这是儿臣的意思,只等父皇旨意一下,点阅就开始,’ 朱慈烺笑着递上了一个鼓槌。 崇祯笑着接过,让他亲自击鼓发令倒也稀奇。 一旁的周延儒、陈演、谢升、魏照乘等人含笑看着。 崇祯蓦地击响了硕大的战鼓。 接着,轰轰轰的三声炮响。 号角连绵不绝。 远处新军的营地里开始喧嚣起来。     喜欢明血1641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明血1641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