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三十万两银子


        大明水师根本截不住要逃跑的孔有德。 魏国公徐弘基说,他可以在半个月内征发一两千条民船北上,但兵员和枪炮就没办法解决了。 “大统领,外人看我们这些勋臣荣华富贵,确实不假,也仅此而已。 说实话,就算我还在担任守备,又提前知晓登州叛军要从海路逃亡,那也没办法。哪怕皇上下了圣旨,该没办法还是没办法。 我想大统领既然敢来金陵,自然对这边的武备有所了解。也不需赘言了。” 意料之中,李自成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 “如此说来,终究还是弄不死孔有德。” 徐弘基斟酌一下,开口道:“若想把他救出来,怕是也办不到。” 李自成叹口气,“尽人事听天命吧。好在就算那帮人投鞑也只会给大顺军稍微增加点麻烦。” 一旁的徐文爵心说,你好大的口气。现在只占了区区怀庆一府,就想着去剿灭鞑子了? 徐弘基却皱了下眉头,眼前这位短毛贼绝不是一般流寇。 李自成说要写几封书信,借下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端上来,却听短毛说道:“国公爷,在下有个不情之请,想借三十万两银子。马上就要。” “……” 徐弘基倒吸一口凉气。 徐文爵腿一软差点栽倒。 你他爸的真敢开口啊! 李自成说着话已经提笔写好了借条,后面署名“大顺国大统领李自成”。 年息一分,没写还款期限。 将来老魏家敢要这笔钱的话,李自成当然会给。 徐弘基犹豫道:“府里现银最多能拿出来五六万……” 李自成没接话,自顾自写着信。 第一封给怀庆,让田见秀、张道濬、冯起龙、韩霖等人商议一下,如果那边能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意外,那就把大统领的御林军派出来赶赴登州。炮兵除外。要求十五天内到达。 谷可成、赵忠心、蒙力克等人立即回防怀庆,不用留在何南接应回家的大统领。 这封信马上派人转交给张成,让他送回去。 第二封信给孔有德,告诉他大顺大统领将在正月初一到达登州,见面详谈。 胡逸揣好信带着五个人跑了,边跑心里边掉泪。一千三百多里路啊。这一路还找不到接应,全靠自己。更别说还要穿过明军包围圈,把信送到登州府城里。 李自成转头看着魏国公,“国公爷,借我三百匹马没问题吧?” “需要两三天时间。”徐弘基心里暗暗叹气。 李自成一边低头写条子一边回道:“最多两个时辰,马匹和银子我今天就要带走。出神策门和观音门,再由龙潭水驿过江,劳烦国公爷马上安排一下。” 纸条写给张成,这边能找到的马匹有多少带走多少,顺便让他预备点干粮,再派人去神策门和观音门观望一下,万一老徐不配合,只能强冲。 老徐敢不配合吗?他现在绝对确定,只要稍微推脱下,眼前的短毛立即就会手起刀落。 果然听短毛又说道:“这次来金陵原本打算闹出点动静,去皇城里逛一逛,凭吊一下明太祖,把大顺旗帜升起来。哎,现在来不及了。” 徐弘基面上波澜不惊,偏头对儿子道:“去准备银子和马匹,只给你一个时辰。” 徐文爵嗫嚅道:“一个时辰怕是不够……” “啪!” 徐弘基抓起茶盏摔在地上,怒吼道:“少废话,快去!” 徐文爵浑身一哆嗦,赶紧出门。, 魏国公看着儿子背影,感慨了句,“一代不如一代了!” 李自成笑着安慰:“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识时务,将来做个富家翁也挺好。” 这算是给老徐家允诺了,结局不错。要知道原历史线徐文爵虽然开门投鞑,但还是被抄家了。 魏国公尬笑一声,不知该怎么接话。他不知道短毛贼哪来的自信。 “大统领可有考虑过接受朝廷招安?” “如果皇上能招我做驸马,可以考虑。我已经请人去传话了,国公爷要是愿意为国分忧,也可以劝劝皇上接受条件。” “……”徐弘基无语了。 少顷他壮起胆子说道:“西北乱起,实在是由天灾导致。若一二年内风调雨顺,想必大统领就要考虑后路了。” 李自成摇摇头,“国公爷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多看看历史,改朝换代这种事没法避免。一两个忠臣良将根本无法挽回大势。我敢只带着三百人闯金陵,谁给我的勇气?” 徐弘基默然。 李自成继续道:“我这三百人敢去冲击明军三万人的大阵,谁给我的勇气?” 两人在屋里聊着天,院里一箱箱的银子越摆越多。 半个时辰不到,三十万银子就位。 李自成说这次来打扰国公府了,过意不去,所以留五万银子算赔礼。 徐弘基哭笑不得。拿我的钱赔给我? 再有五万银子准备给孔有德。李自成让魏国公准备两艘快船和相关人员,即刻启程由海路送往登州。 剩下二十万李自成带走,要拿去贿赂各种阎王小鬼。 登州两位要紧的文官是山东巡抚朱大典和山东巡按谢三宾。 朱大典这人“饶有才,而性奇贪,多行暴虐。括取财贿,四府僚属,囊橐皆尽,人拟其富且敌国。” “御史郑瑜劾前总督朱大典侵赃百万。” 值得称道的是,老朱没投鞑。南明时福王、潞王相继完蛋,朱大典就回老家金华自己抵抗了,然后城破人亡。 谢三宾是江南名士钱谦益的学生。原历史线将来两人都跟柳如是有一腿,可惜最终学生没争过老师。 平剿登莱叛乱是他一生最大的功业。 他说,“胜势在我,贼不足惮,了此不过数月。” 谢三宾匆忙上任后视察营垒,检查粮草,并亲自到淮河盘查奸细。他还斩了逃帅王洪、刘国柱,严禁再提安抚,使军中士气大振,坚定了官兵平叛的信心。 然后,“有德、仲明浮海去,余贼开门降。所掠资财无算,皆积于登抚署,大典、洪范、三宾瓜分之。”(陈洪范也是人才,后面说) 还有,“而故太仆卿谢三宾家富耦国。” 谢三宾太有钱了,以至于就算他给鞑子当了带路党,仍然免不了钱财被敲诈一空。 倒是他儿子挺有骨气。原历史线京城破后被大顺军抓住了,死活不掏钱,被弄死了。 黑完之后也要夸一下。 话说辽军被调到山东平叛,他们并没有急着出战,而是找到巡按监军御史谢三宾,向他问了一个问题。 大致的意思是:兄弟们以前都是在关外砍人,那边的规矩是开打之前先把赏银说清楚,所以想问一问山东这边打仗是个什么规矩,银子是怎么一个赏法? 谢三宾也很干脆的说:总共三份赏银都准备好了。解莱州之围给两万,打下黄县给两万,打下登州给两万,这三份就是全部的赏银,你们可以拿去分掉,但是别再另外拎着人头找我讨赏,我发赏银是不认这个的。 这就很对辽军脾气了。金国奇、吴襄、祖大弼等人估计都不大喜欢按人头数论赏的做法,砍完了还得把敌人脑袋提在手上,整个做法真的很像傻子。那样的话实在是平白增添了许多无谓的工作量。 所以谢三宾的赏法着实让他们心头一轻,总算可以轻轻松松打上一仗了。 山东巡抚朱大典和山东巡按谢三宾的人品怎么样先不提,起码在平登州一事上还是做了不少事情。 他俩敢不敢收李自成送上的五万银子就不知道了。     喜欢李自成的明末游戏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李自成的明末游戏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