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经营药铺


        洛德小镇的蓝其川和董玉洁愉快地经营着小药铺。 每天傍晚,蓝其川把卷帘门拉下,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这个时候,是董玉洁进厨房的时间,蓝其川读书看报的时间。 俩人一般在晚上7点左右吃晚饭,晚饭后散散步,然后上网或看会儿电视,大约11点睡觉。 俩人以前没有规律的生活,在这偏远的小镇逐渐形成了规律。 晚饭还没好,蓝其川舒服地坐在二楼阳台上看江汉晚报。收到儿子短信后,他心情好了许多。 俩人饭菜很简单,通常是二菜一汤。如果中午有剩菜,晚上加个菜就对付了。汤大都是范嫂煲好送过来,隔天一次,鸡汤、鱼汤、排骨汤,转着圈的来,搞得董玉洁心里老是过意不去。蓝其川过去下棋时对范哥说不要这么麻烦嫂子。范哥说,你就别客气了,你嫂子算了笔账,你们装修东屋的钱、多下来的房租够她煲2年,就随她吧。 吃过晚饭,董玉洁说:“明天该进药了,这次胃药和高血压药要多进一点,这些都是慢性病,买药的人不断增加。另外秋天了,还要增加些治疗感冒和拉肚的常用药。” “你还真当事业做?”蓝其川调侃道。 “既然接下来,总要对人家负责嘛。” “我听范哥说,有人说你非法行医。” “我既不收钱,又不开方,怎么是非法行医?” “对我们来说,名气不是好事。管个药铺就是为打发时间,别真当回事。” “你就会说扫兴话。”董玉洁白了丈夫一眼。 第二天,蓝其川赶头班车到永清县城。虽然自己有车后很少乘班车,但住进洛德镇后,很快也就适应了。现在他每个月至少要坐一次班车,按照董玉洁的清单进药。 坐在破旧的班车上,他时常会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那些清高、孤傲的专家学者,被赶进牛棚后,在极度没有自尊的情况下,也大都生存下来。感慨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永远是第一位的。 一阵风吹过,工地的灰扑面而来,蓝其川用手遮挡着。 永清县正在大兴土木。 据说这些年永清县落在了全地区的尾部,如果再不奋起直追,就要倒数第一了。 这届县委上任后开展了大讨论,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永清县城多年变化不大;二是为什么人均收入由全地区第三名滑到倒数第二名。 讨论的结果是四川省是全国的中部,而永清县又在四川省的中北部,交通不发达,政策不倾斜,外资进不来,仅靠农业所以发展不起来。 县委本想通过大讨论激励各部门献计献策,来个大发展,谁知讨论的结果让人更加灰心。 县高官把讨论成果扔进纸篓,让省规划局任职的同学请来一帮专家,在永清县转了两天,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思路。 要发展旅游,就要修路,改造县城,没有方便的交通和良好的环境,吸引不了游客。于是县政府现在就抓两件事,一是修路盖宾馆,二是开辟旅游线路。县里能拿出来的资金有限,采取了无偿提供土地,吸引省里甚至中央一些部门到永清县建度假村和职工疗养院的办法。 永清县热腾起来。 蓝其川来到医药公司,不想药品涨价了,所带现金不够。拿出银行卡,医药公司的POS机又卡住了,只好去离汽车站最近、位于东山路的工商银行取钱。     喜欢家有千千结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家有千千结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