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爱子心切,暂不立储


        虽然祖孙俩已经达成了相关的共识,但李潼也并没有急于向朝中群臣进行公布,而是趁着年节前后这一段时间,分别召见朝中重臣,将相关的想法与决定稍作透露。 毕竟无论是皇帝亲征青海,还是太皇太后归朝监国,都是震惊朝野的大事。如果处理的不好,别说边事大动,只怕国中便先要混乱起来。 特别是太皇太后归朝监国一事,对许多人而言必然是无论在感情上还是理智上都不能接受。如果让群众们参与进来广泛讨论,只怕讨论上几年光景都未必能达成一个共识。 所以李潼也干脆暂不对外透露相关讯息,先在朝中决策层面达成一个共识,再直接通知外朝。 想要在最高层面意见统一,宰相们自然是重中之重。于是李潼便分别召见了如今朝中分别为军政之首的张仁愿与姚元崇,进行一番沟通,说辞也是与他说服他奶奶的理由大同小异。 这两人当然也不太认同皇帝御驾亲征,只是在人员荐选上同样没有太好的意见,甚至毛遂自荐都有些不合适。 张仁愿虽然是边功出身,但在圣人并没有直接指派的情况下再争取此事,不免有揽功之嫌。且多多少少会显得有些骄狂,觉得朝中凡所大计统统离不开他。 至于姚元崇,作为政事堂第一宰相,主持政务同样极为重要,并不逊于青海之用。 而且圣人此番构计极为宏大,除了军事之用外,在别的方面,哪怕是这两名宰相,也很难完全取代圣人亲往所能发挥出的效果。 至于对国务变动影响最大的太皇太后归朝,这两人反倒不甚在意。甚至张仁愿还主动表态,若圣人必欲亲征的话,请太皇太后归朝监国算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安排。 李潼自己本身对他奶奶并没有太重的防禁之心,或者说在大局不失掌控的情况下,并没有必要对他奶奶严防死守。 而这样的态度,自然也影响到麾下僚属们,抛开自身利害的考量,并不觉得如今的开元新世与武周旧朝有着多么严重的对立与矛盾、不能调和,对于太皇太后当国时的作为也并非全盘否定,某些地方甚至还不失推崇。 像在原本的历史上,武周在平灭契丹叛乱中的过程中,由于武则天自己的私心以及武氏诸王的无能,这一场战事自是打得一塌糊涂。但姚元崇与张仁愿,却都是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被武则天所挖掘出来并委以重任,使得各自在接下来一段时期中都成为大唐内外所倚重的名臣,各有一番功业建成。 虽然眼下由于李潼的干预,这两人与武则天远没有历史上那么深厚的君臣情义,但他们对于太皇太后的执政能力还是有着非常高的评价。 当然,就算皇帝亲征,除了太皇太后归朝监国之外,其实还有另一个解决的方案。那就是册立太子,由朝中重臣辅佐太子监国。但是这一方案所引发的考量,又要远远超过了太皇太后归朝。 太子国之储贰,其所册立本就是国之大事,不可仓促立就。虽然说如今圣人膝下已有嫡长,但圣人如今春秋正盛,并未主动提及这一话题。群臣既不知圣人具体的考量,又没有迫切的要拥立储君的需求,自然也就不想主动提及这个敏感话题。 况且即便是册立了太子,几岁稚童又能处理什么国务事宜?相关的事务,当然还是要委托给辅佐大臣。这一安排看似对辅佐臣员极为重用、可以大权独揽,但这当中却蕴藏着极大的凶险。 首先圣人年富力强,既非昏聩无能,也不是懒惰怠政,朝中突然出现这样的一个强臣,即便从权一事,之后的君臣关系也是不好处理。就算圣人仍然信任不疑,也难免其他臣员会对这一人选嫉恨有加、争做构计,煊赫于一时后,最好的结果就是外放大州,很难再继续留任于朝中。 其次圣人此番乃是亲征、而非托孤,并不会对朝中事务彻底的放手不问,太子本身没有决断能力,大臣同样不敢专擅其权。国中没有大事发生还倒罢了,一旦发生大事且不能及时、妥善的处理,不独相关臣员要背锅,甚至还会给太子身上覆上一层阴霾与不确定因素。 其实在立嗣方面,李潼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他最希望的,当然是他儿子李道奴能顺顺利利长大成人,顺顺利利的接过江山社稷,让大唐继续强盛下去。 至于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册立太子,首先自然是大唐那一言难尽的天家伦情。终唐一世,并不是没有明君,也并不是没有贤能的太子,但在这皇位传递的过程中,却鲜有太子能够顺顺当当的继位。 之所以发生这种现象,当然也不是他们李家人全都天生反骨,不走一遭玄武门便不是真好汉,主要还在于外部因素的干扰实在太多。 盛唐以前,太子这个储君可不是什么样子货,本身便有着一批自己的官属甚至是军队。而在君权至上的政治环境中,这样的存在对于皇权天生就有着极大的威胁,哪怕父子也不例外。 像李潼他爷爷高宗皇帝,哪怕是疾病缠身,都不放松对儿子们的管控约束,这也给他奶奶弄权提供了条件。 到了唐玄宗时期,虽然太子的地位与权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压缩,甚至于形同软禁,但这一根本矛盾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一俟有了摆脱父亲控制的机会,太子李亨即刻便拍屁股走人,与父亲分道扬镳,让玄宗荣升太上皇。 中唐以后,就连皇帝本身的权力都遭到了极大的制约,太子处境就要更悲惨,完全成为太监等政治势力奇货可居的目标与筹码。 李潼对此也并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思路,包括后世看来比较稳妥的秘密立储,对他而言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他长子即是嫡子,只要不是嫡长继位,任何骚操作都难免引发政治上的动荡。 之所以并不急于立储,主要还是出于对儿子与其他家人们的保护。一旦李道奴正式成为太子,所面对的人事关系要更复杂,这远不是一个心智仍未成熟的少年能够处理好的。 而且就算李潼有关爱儿子的一面,但他身为一个皇帝,同样不容自身的权威被瓜分太多。如此要么就是与儿子颇有意见上的碰撞矛盾,要么就学唐玄宗,把儿子当猪一样软禁养起,限制其自由,不给任何权力。 想到这一点,李潼便有些开心不起来,希望这一天能够晚一点到来,起码给儿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以及从容快乐的少年成长时间。起码在李道奴十五岁之前,还没有初步形成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情况下,他不会考虑册立太子。 抛开这一点闲计,在同姚元崇与张仁愿这两名最重要的宰相达成意见统一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政事堂其他几名宰相,包括一些在朝三品要员,在之后几天时间里,也都陆续得到了圣人的召见,被告知事务相关。 众人对此态度虽然也有不同,但基本上还是能够求同存异,并没有强烈反对的情况发生。 在与朝中重臣们意见统一后,李潼便又开始进行相关的人事调整。 政事堂中,姚元崇与张仁愿都是作风强势之人,李潼在京的时候,可以压制着他们各司其职、彼此互不干涉。可李潼若是离京,单凭太皇太后、未必能压得住他们。 毕竟此一时彼一时,武周一朝武则天可以对宰相们手拿把抓,到了开元新朝则就很难。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也为了保证国中军政大计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行,李潼便将张仁愿任命为东都留守,着其前往洛阳,总督军机相关的人事钱粮调度,而以姚元崇留守京中。 这样的安排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如果京中真有什么险恶大事发生,李潼在陇右自是可以统率大军杀回,而张仁愿则就可以在洛阳召集中原人马,东西合击、消灭掉一切不稳定因素。 至于政事堂宰相们,刘幽求与王方庆确定跟随圣人一同赴陇,刘幽求负责协助圣人处理并传达军机命令,王方庆则以尚书左仆射处理各种传递行在的政务事宜。 除此之外,王孝杰也会跟随同行,当然并不是作为统兵大将,而是他眼下所担任的鸿胪卿与理蕃使,负责外交上的人事接洽。 至于留守京中,则就由岐王李守礼与燕国公黑齿常之为内外军事长官,统领京中禁卫人马,负责大内与京城的治安维护。 在朝中人事调整进行的同时,各种年节典礼也在如期举行,圣人与太皇太后频繁的现身于各个典礼场合之中。大多数朝臣们都还没有意识到接下来将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毕竟圣人对太皇太后孝情深刻也是人尽皆知,往年也常有这样的情景发生。 而朝臣们正式得知朝廷这一惊人的安排,则就是在安西大都护唐休璟入朝、并率西域诸邦国酋首入贺新年的典礼上。     喜欢冠冕唐皇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冠冕唐皇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