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一石三鸟

“泽凯,这个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啊?”罗希云这般说道。 她说:“这家服装厂之前还来我们公司借过钱,但是我们不做这块业务,我没借给他们。” 夏泽凯朝他老婆举起大拇指点赞:“媳妇儿,凯云投资最好不要做这方面的业务,做好投资就行了。” 罗希云也明白这个道理:“行!” “我记得这家服装厂两个厂区有2000多人呢,原来多出名的品牌,现在却落到了这步田地,你说怪谁?”夏泽凯脸上的表情特别复杂。 他的记忆里还很清楚的记着现在只是一个连锁反应的开始,从这家服装厂破产开始,后边长达几年的时间里,因为相互之间关联担保贷款的问题,很多企业背负上了这种金融三角债,先后有十几家规模较大的公司,也都陷入了资金泥潭里面拔不出来了。 那些小公司破产关门的就更别提了,比比皆是。 甚至包括他之前上班的三木集团,也陷入了这个困境里面,到最后一蹶不振,偌大的一个工厂,慢慢的也就解散了。 “泽凯,你说也是邪门了,从去年开始,就陆续有这种新闻报道出来了,但是今年特别多。”罗希云说了一句。 这个事并不是偶然,应该说从08年的金融危机到前两年的欧债危机,经济就没有好过。 夏泽凯笑了笑:“后边更多。” …… 两天后的双12那天,农历的十一月初十,天气晴朗,气温零下3度。 静桐工业园区第1个竣工的项目大门口处扎起了龙门。 中间留一条过道,铺上了大红地毯,两边都是一人高的花篮。 另外还有一些红绸布的条幅从车间顶上一直垂到地面上。 上面写着如:“齐城柯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祝贺静桐工业园区开业大吉。” “宏阳建筑有限公司祝静桐工业园区开业大吉” “……” 诸如此类的条幅在车间厂房正对着门口的这面墙上挂满了。 在这片区域上,还有很多穿着羽绒服搭配黑西裤的人正在四处帮忙。 时不时就有一辆车开过来,在门口停下了,接着从车里出来一位穿着正装的中年人,和在场的陆稿,李木木他们打着招呼。 “陆总,夏老板来了吗?”刚刚下车的一位有点秃顶的中年人和陆稿打完招呼后,顺嘴问了他一声。 陆稿指了指车间里边:“我老板已经过来了,正在和汪领导在里边儿看设备呐。” “汪宏生?”来人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声。 看到陆稿点头后,他特别惊讶,询问:“他怎么来这么早?领导不都是压轴过来吗?” “呵呵,这个我就不是很清楚了。”陆稿摇头说道。 眼前这位杨总不是第1个询问的,每一个知道这个结果的人都很惊。 这位秃顶的中年男人,若有所思,正好看到不远处有个熟人,就直接过去找他朋友去了。 不过他心里也在想着,这位夏老板的能量可真够大,连汪宏生这样的都不敢拿大了。 …… 车间里边,夏泽凯和汪宏生二人慢慢走着,看着车间里刚安装好的全新自动化设备,正有设备厂家的人和静桐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设备管理的人一块儿调试着设备的各种参数,进行着批量生产前的最后准备。 对于夏泽凯和汪宏生二人,他们有没有感到很惊讶,就是在二人过去询问的时候,他们会站起来打个招呼,给二人解释一下这部分是干什么用的,然后继续投入到自己的工作里面。 “夏老板,你们的业务越做越大了。”汪宏生看到这个厂区比他之前看的第3分厂还要大,那已经不是感慨的事儿了。 他是看着夏泽凯一步一步从那个林奥社区门口的沿街房发展到今天的,正因为这样,他心里的震撼是其他人体会不到的。 “主要多亏了国家的政策好,咱们齐城政府对企业的发展服务做得好。”夏泽凯谦虚的说道。 听到他这么说,汪宏生并不会居功,他摆手说道:“我以前的时候一直不明白你们公司和其他公司的根本区别,但是今年我才看明白了,你们更有目标,有详细的规划,知道怎么去完成目标,而很多公司恰恰是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也没有为了这个目标投入的决心。” 这个说法很笼统,而且不全面,可夏泽凯并没有反驳,汪宏生这么认为,就让他这么想吧。 但是在目标管理这一块儿,夏泽凯也认为他们确实做得很好。 “夏老板,你们今年能不能做到400个亿?”汪宏生问了一句。 夏泽凯接着就摇头了:“做不到。” “今年能够超过300亿,在我看来都有很大的侥幸成分,这是多个环境因素合力的结果。”夏泽凯回头想想,这一年来发生的事情,真的太多了。 也正是有了这些事情融合在一块儿共同发力,持续为公司带来的热度,也才让他们今年大赚特赚,一直保持了一个高运营状态,提前完成了目标。 “你们人都招齐了吗?”汪宏生指着进行最后调试的这个车间,问了一句。 夏泽凯点头:“还行吧,有一部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其他的分厂往这调,剩下的工作人员都是社招的,愿意来我们公司的人还真不少,招聘起来也不麻烦。” 听他夏泽凯这么说,汪宏生生点了点头,他问:“那你们剩下的其他九个项目呢?人也招齐了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重生之奶爸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重生之奶爸的幸福生活六六闪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