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鬼神手段

 
    眼见场面有些混乱,白元皱眉轻咳一声,止了吵闹声后,这才开口道: “既然张小友欲要加入我太平道,那想来是另有高见。 且先听他道明缘由,再论其他也不迟。” 一众弟子虽还有些不忿,但也不敢再出声,只以恨恨的目光瞪向张渊。 张渊面色不变,朝着白元及雷彬抱了抱拳。 “雨师所言得人心者得天下,并无不对。 而以圣道之积累,初期也定可大占上风、甚至夺取一边倒之胜局。 但尚有另外一句俗语: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治江山更难! 诸位可曾想过,夺取一地之后,又该如何做? 夺取半壁江山之后,又当如何做?” 听闻此言,一众高层不由愣住,眼神有些闪烁。 至于一众弟子,则大都感觉莫名其妙。 打了胜仗,那自然是要乘胜追击、继续拿下整个大汉啊。 这还需要考虑? 张渊微微一顿,继而借着说道: “假设我等拿下了一座城,那这座城又该如何治理? 对于城内百姓,要如何安置? 对于城内士族,要如何处置? 难不成开仓放粮、杀光士族便够了?” “不应当如此吗?” 有弟子小声嘀咕道。 张渊扫了那人一眼,轻笑一声道: “那粮食吃光了又要吃甚?诸位家眷要如何安置? 百姓间起了矛盾要如何调解?有人犯了罪该如何论处? 税收如何界定?破损建筑何人来修缮? 缺损兵甲如何补充?土地如何分配? 对于立功将士如何奖赏?伤残兵员如何安置? ……” 听到张渊口中不断冒出的一个个问题,不少人皆是脸色涨红,听得眼睛都有些发晕。 他们哪里想过这些问题? 雷彬脸皮微抽,咽了口唾沫后,语气艰涩道: “说到底,不过是官员之任命罢了。 庶民之中,也有不少人识文断字,足可差用。” 张渊不由翻了个白眼,无奈道: “雨师所言不错,在下说的便是治政之才。 但识文断字之人,雨师觉着他们当真能挑起重担? 让一帮子从未有过治政经验之民夫,去治理一城政事,不麻烦四起才怪了…… 更何况,即便他们能经过磨合,逐渐适应一城之事务; 那若是治理一郡、一州呢? 若是治理数百城、数十郡、数州呢?” “呃,这……” 雷彬顿时语塞,有些不知该如何回应。 其余人亦是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事实上,这也正是士族敢于放任我太平道大肆发展之底气所在。 因为他们掌控着天下知识,他们掌控着统治天下之俊才。 在他们看来,我太平道终究只是一帮泥腿子,登不得台面,更承受不起时间之检验。 他们很清楚圣道若起事,终究只是一个泡沫,不可能竟功。 但另一方面,却又能对大汉造成很大威胁,帮助他们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 故而,他们才放任不顾。 说到底,其实天下之争,无非是两方面。 一方面是兵戈之争,另一方面便是人才之争。 圣道之优势,在于人心。 但圣道之劣势,却在于人才。 这个人才,不单单是治政之才,还包括统军将才、统御帅才,甚至是农商杂家之才。” 殿内不由一片沉寂,许多人皆是脸色沉重、眉头紧锁。 哪怕是张角,也同样皱起了眉头,眼神有些闪烁不定。 马元义狠狠一咬牙,盯向张渊喝问道: “那照你之言,我圣道注定无法成功,你又为何要加入?” 张渊看了眼马元义,自信一笑道: “因为在下,有办法解决此事!” 马元义不屑一笑,一脸鄙夷。 “马某承认,你张渊是厉害,但再厉害又能如何? 你终究只是一人,难不成还能分化出千百个人来?” 张渊也不动怒,平和道: “在下自然无法分身千百,但却可以快速培养、点拨各业人才。” 马元义自是一百个不信,甚至感到很是荒唐。 “你张渊莫不成是神明,还能轻轻一点,便能将榆木疙瘩化为十年大树?” 马元义说完后,便一脸讥嘲的盯着张渊,想要看到张渊窘迫之模样。 却不成想,张渊竟摊了摊手,“张狂”道: “这个,倒也不是不可以。” 众人顿时翻了个白眼,只认为是张渊在同马元义赌气。 此时,张角忽然出声。 “既如此,那小友便展示一下奇术,让众弟子开开眼。” 听到张角之言辞,所有人俱是一愣,面面相觑。 难不成,这张渊真有神鬼莫测之手段? 难道,这便是天公看重他的原因? “是!” 张渊也不推辞,直接应了下来,而后盯向一众惊疑不定的弟子。 “诸位推选二人出来吧,也免得待会儿以为是在下与他人串通作戏。 至于条件,修为在通力阶、能够识文断字之人便可。” 马元义偏不信邪,亲自挑出了二人,让他们来到了张渊身前。 这二人一个青年、一个中年,皆是马元义亲近之人。 此刻,二人盯向张渊的眸子中满是不屑和质疑。 想要装神弄鬼? 嘿,看自家不戳破其谎言! 张渊始终平静,但言辞却颇有些冷冽。 “在下之奇术,代价不小,且受点拨之人,必须跪地虔心。” 二人顿时脸色一僵,眼中隐有怒火升腾。 但此时所有人盯着,二人却不敢发作,只得老老实实跪了下去,并且收起了不屑之态。 张渊暗自冷笑一声,缓缓伸出双手按压到了二人头顶。 同时,“治政十要”、“行文九规”、“讼解百科”等治政一道的要义自口中轻念而出。 过程中,所有人皆能听到张渊之话语。 但在他们听来,那些话要么平平无奇、要么晦涩难懂,委实没有什么神异之处。 然而,那两人的脸色却早已一片虔诚、敬畏,不时还露出若有所悟之色。 及至一刻钟后,待得张渊收了手,二人更直接以头磕地,无比激动地拜了三拜。 “感谢先生塑造之恩!” 眼见此景,所有人俱是一脸茫然。 马元义的脸色更直接黑了下来,无比难看。 难不成自己看瞎了眼,选了两个反骨仔? 张渊微微一笑,将二人扶了起来。 这两人的政属性皆只是D级,此番他一股脑帮二人皆提升到了B级,使得自身教化点数只剩下了43点。 但就结果及影响而言,10点教化点的付出完全值得。 “雨师,还请考校一下二人吧,看看这二位是否有治理一郡之才。” “一郡?” 雷彬顿时眉头皱起,感觉有些荒唐。 这二人他认识,若论治政能力,能够治理一乡便算不错了,还治郡? 只是看二人迥异于先前之自信眼神,雷彬又有些惊疑不定。 “吴磊,你且说说,何为治民之基?” 名叫吴磊的青年朝雷彬恭敬一礼,而后快速回道: “回雨师,我大汉所谓‘治民之基’,乃是指乡里制。 因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乡里承担统筹治理。 高祖曾有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 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 是以,乡里之基是否安稳,要看充为三老者是否德行高超、是否与人为善、是否能正人曲直。 然,当今之天下,大半三老之位,皆由士族豪强把持。 百姓只能被肆意欺压,而无处申冤。 ‘治民之基’混乱如斯,已名不副实。” 听到吴磊之回答,众人皆是悚然而惊。 这小子何时这般能说会道了? 而且听起来,还条理清晰,因果相循,貌似很是有些高深。 至于雷彬,则更是瞪大了眼睛,像是第一次认识吴磊一般。 事实上,他只是问了“治民之基”的涵义,对方只需答出乡里制便可。 但对方却直接由点及面,将因果及现状都道了出来,明显见识不俗。 只是,这吴磊何以能有如此见识? 难道张渊那小子不是在装神弄鬼? 一念及此,雷彬又急忙盯向另一个中年。 “王松,你且说说,我朝刺史制之由来。” 说到这儿,雷彬又补充道: “当然,你也可评鉴一下刺史制之现状。” 名叫王松的中年微微点头,沉思五六息后,朗声道: “在前汉之初,因御史、丞相史之监察,察无专区、职责不明; 是以武帝特地设立刺史制,以十三刺史监察十三部州。 此举无疑完善了朝廷之监察体系。 然,刺史所监察之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地方命官仅限于郡国两千石。 而刺史之俸禄,也仅有六百石。 换而言之,刺史只有监察之权,且对个别郡太守、王国王君、诸侯相等,无权监察。 因当下皇室宗族式微、士族豪强把控各地,各州刺史要么是士族之人; 要么因无实权,被士族从各方掣肘制约,使其难有所为。 故而,在当下,刺史制形同虚设、几无作用。 若说乡里制之腐朽从最底层毁了朝廷根基,那刺史制之受约,便从最上层断了朝廷掣肘地方之手段!”喜欢单挑三国:开局教化张角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单挑三国:开局教化张角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