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全知者


        信息全知者 魔性沧月著 所见能知道一切已发生之事,所闻能看穿世人诡谲人心,所感能知晓他人隐藏在记忆深处的秘密。 知道的越多,越不幸福,仰望星空,黄极感受着来自整个宇宙的恶意,以及人类的绝境。 仅仅只是地球乡村小农民的他,不得不感慨:“我知道的太多了。” 无论是科技还是神话,亦或者宇宙隐藏的bug……皆逃不过信息的感知。 面对人类被高等文明圈养而不自知的无解困局,黄极只能跟外星人比一比,谁知道的更多了! 谢谢大辣子的推荐,这篇智斗部分写得很精彩啊,一环套一环,但主体的世界观太阴谋论,我个人没太大兴趣,朱迪福斯特有部科幻片《超时空接触》。 放下影评: 中国有个很棒的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写过一篇很震撼的短篇小说《朝闻道》,盖取“朝闻道,夕可死矣”之意,讲的是地球一批最顶级的科学家在更高级存在到来之际,为了能获得宇宙至真之学而欣然赴死的故事。科学家是一群什么人?当然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科学家都有相同的价值观,但是我听说真正的科学家苦心钻研的核心动力,并不是什么“造福人类”,更不会是“光宗耀祖”,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无法抑制的好奇心。科学家群体中当然也会产生很多技匠和政客,但满足好奇心其实才是“真正纯粹”的科学家的状态——虽然这会让很多人失望。 很明显,《超时空接触》持的是相同的观点。通过对女主角朱迪福斯特父女情的描写,影片给了这位女科学家无与伦比的动力:好奇心,这导致了她多多少少与神学家和政客甚至同行们相比显得古怪而另类。她不在乎男女之情,她不在乎研究成果有否实际意义,她不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否获得了足够的名声和地位,她只在乎有没有人给她资金,让她去毫无顾忌地追逐自己所渴望的真相。本片首先以科幻的视角,通过定义理想的科学家,来定义科学精神:“求真”。逻辑很简单,基于好奇心所求得的“真”,其可信度绝对比基于经济和政治考虑求得的“真”要高得多。 然后本片主题开始向宗教倾斜,虽然宗教是以戏剧障碍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就以下两点可见,本片对宗教的思考并非是否定的:一,朱迪福斯特无法证明自己“爱父亲”;二,不信上帝的朱迪福斯特没有资格代表全人类进行时空旅行。而当朱迪福斯特阴差阳错地成功进行了一次无法被现有科学所证明的“超时空接触”后,朱迪福斯特自身的信仰也动摇了,她懂得了坚持纯粹科学的缺憾,她悟到了世上有科学能力所不及的东西。 于是本片转入到下一个主题:信仰。被传授的信仰被称作宗教,被证实的信仰被称作科学,而信仰自身是人类一种更宏大的精神,彻底地贯穿人类生命始终。当朱迪福斯特领悟至此时,本片又回到了纯粹的科幻视角,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审查,并最终让朱迪福斯特说了这样一段振聋发聩的肺腑之言: “我有这样的经历,我无法证实它,也无法解释它,但是作为人类的一员,我全身心地感受到这是真实的。我曾被赋予了那样美妙的东西,它永远改变了我的一切。那是一个预见,一个关于宇宙的预见,肯定地告诉我们,我们是何等地渺小和微不足道,然而我们又是何等地稀罕和珍贵;那是一个预见,告诉我们我们属于这样的一个事物,它比我们更伟大,它使我们每个人不再感到孤单。我希望我能与他人分享,我希望,每个人,即使短暂地一瞬可以感觉到那种畏惧、卑微以及希望。” 在此可能有人提出异议,为何我会认为科幻是超越宗教、科学和信仰的一个更高级形式的思考方式。那我尝试着这样回答:科幻精神其实无关乎科学的局限。它不仅可以对科学本身进行怀疑和反思,它还可以对宗教、艺术、整个人类文明甚至是宇宙终极真理进行挑战。在这里,我认为科幻精神是哲学精神最完美的一种表达,它的目标其实就是只有一个: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它的姿态,同时是骄傲而卑微;它的终点,同时是希望与绝望。 而这个,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开始失去的精神。“朝闻道,夕死可矣”,谁能做到?你吗? —————————————— 电影的话我觉得感情线有点刻意,再加上里面宗教和科学,唯物唯心的讨论还是不太能说服人,但有一点挺打动我的是里面人对外星文明超功利层面的好奇,还有那句“如果只有地球有人,就真的太浪费空间了”。 小时候外星人是否存在绝对是伙伴中的热门话题,那时候大家还关注什么尼斯水怪,UFO,外星人劫持人类等等,因为星座,天文学塔罗牌也很火,笔仙乱七八糟作死的游戏也一堆,这些或科学或神秘的东西真的是非常吸引人,所以我会更喜欢那些能让你体会到这些东西魅力而不是总要求拯救地球的设定,不说真假,它们真的很有趣啊,就像哈利波特一样,里面最吸引人的也不是什么男孩成为救世主打败坏人,而是它奇妙的魔法日常,谁不想拥有一根魔杖呢?     喜欢我就是喜欢苏文(新)!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我就是喜欢苏文(新)!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