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章 《芝加哥》

曾经公众熟知的2002版歌舞片《芝加哥》,最早起源于1926年由真实事件改编的一个著名舞台剧本,并在随后一些年被两度改编成电影。 然后,这一故事重新受到关注是在1975年。 好莱坞著名电影人兼百老汇舞台剧大师鲍勃·福斯将《芝加哥》改编成了音乐剧,开演当年就取得了轰动,不仅夺得了多项托尼奖,还在随后一些年于世界各地连演数千场。 虽说商业和奖项上大获成功,但当年的《芝加哥》如同导演兼编剧鲍勃·福斯本人一样,充满争议。剧目少见地采用了‘打破第四面墙’的手法,频繁与观众‘互动’,让很多看客都感觉不适应。 另外,舆论圈子显然也不可能喜欢《芝加哥》对只知一味追逐热点完全不顾道德伦理的媒体以及为了获得曝光不惜做出任何丑事的美国名人文化的辛辣讽刺 大概因为过于颠覆性,从百老汇到伦敦西区再到澳洲悉尼歌剧院的连续数年巡演之后,再加上当时团队的变动,这一音乐剧在1983年收官,没能如同《歌剧魅影》那样成为百老汇常驻剧集。 如此直到两年前。 1996年,《芝加哥》在百老汇重启,基本还是基于鲍勃·福斯风格的一次改编,因为事先不被看好,从演员阵容到舞台布景都是各种精简节约,结果却出乎预料。 重启版本不仅在当年开演后大获成功,迅速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还创造了一个重启版本舞台剧的托尼奖纪录,当年一举拿下了六大奖项。 再然后,制作电影版自然被提上日程。 当好莱坞各家制片厂关注《芝加哥》的电影版权时,才发现,这一IP早已被丹妮莉丝娱乐拿下。电影公司囤积剧本版权是一种常态,各家对此倒不意外,只能再次感慨一下西蒙·维斯特洛的眼光。 不过,因为片单太满,两年前西蒙没有急着启动,直到现在。 原本的时间线上,《芝加哥》在2002年以45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取得了全球超过3亿美元的票房,超越《低俗小说》、《心灵捕手》、《莎翁情史》等一干招牌,成为截止当时米拉麦克斯出品最卖座的电影。 另一方面,《芝加哥》的成功,其实也刺激了韦恩斯坦兄弟的野心,在大制作文艺片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随后一些年《冷山》、《九》等大制作的连连失误,最终导致米拉麦克斯与迪斯尼分道扬镳。 这一次的米拉麦克斯早已烟消云散,对于《芝加哥》,西蒙当然不会错过,前些年列表寻踪的时候就已经悄悄将版权买下,当时《芝加哥》的音乐剧已经停止很多年,并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 项目几个月前正式启动,西蒙也没走弯路,直接锁定了原版的导演和编剧,前期剧本搞定,这段时间正式开始选角。 其实角色候选西蒙也基本心中有数。 只是这部分流程就没有直接敲定,而是让负责项目的高门影业团队安排正常的试镜,当然,也仅限于小范围内的试镜。 波音767的前舱起居室内。 西蒙当下关注的就是角色问题。 手中资料上显示凯瑟琳·泽塔-琼斯参与了试镜,简单看过试镜样片,西蒙直接在文件上标注敲定为第一女主角薇尔玛·凯利。 然后就是第二女主角萝西·哈特。 原版的蕾妮·齐薇格并不在试镜者行列,不过,即使参与了试镜,西蒙也会直接PASS。 实在是与自己的审美差了太多。 说起来,曾经的《芝加哥》筹备阶段,萝西·哈特的角色基本上已经落在查理兹·塞隆身上,然而,最后敲定之前,本来没什么竞争力的蕾妮·齐薇格主演《BJ单身日记》突然大爆,瞬间跻身一线,然后轻松将查理兹·塞隆挤下。 而且,如果不是凯瑟琳·泽塔-琼斯的后台够硬,蕾妮·齐薇格显然不会满足于萝西·哈特的角色。 电影拍摄过程中,直到次年的奥斯卡,《芝加哥》两位女主角各种撕扯的八卦频频见诸报端,只是宣传阶段电影海报上的文字站位等问题,两方经纪团队就针锋相对你来我往了好几个月,因为左右问题没谈拢,官方不得不推出好几款海报,你左我右一张,你右我左一张。 以西蒙现在所处的位置,只觉得,很有意思。 前几天《天地大冲撞》余兴派对上麦当娜说起参与了《芝加哥》的试镜,西蒙半开玩笑说麦女王太难搞,就是想到曾经的《芝加哥》两位女主。 麦女王虽然混好莱坞各种不靠谱,但这个项目,各方面都非常合适。 当下手中材料上,麦女王希望参演的是相对来说戏份更多的第一女主薇尔玛·凯利,既然已经确定泽塔-琼斯,西蒙能给的,只有萝西·哈特。 不考虑其他,参照原版记忆,乃至麦女王的成名经历,显然对方也更适合萝西·哈特这个角色。 不过西蒙明显顾虑。 女王大人的战斗力可比芮妮·齐薇格强十倍不止,如果参演,还不是自己最想要的角色,到时候,剧组很可能会鸡飞狗跳。以麦当娜的咖位,除非西蒙经常跑去现场看着,否则没人能压制。 西蒙显然没这个时间。 考虑之后,只能批注待定。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狩猎好莱坞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狩猎好莱坞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