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景泰蓝手镯新旧鉴别


        周阳释然,露出听话的眼神。 “不听是吧,我还不想讲呢。” 搞不懂。 有什么羞愧的啊,我讲这玩意不要成本的。 见周阳并不是很理解,教书先生道:“孩子,你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才在这一行有所建树,我们没有理由索要你的知识。” “你懂我意思吗。” “懂你妹。” 周阳无语。 一开始想听课的是你们。 现在不让我讲的也是你们。 怎么,又想爽,又不想生孩子是吧。 便宜让你们占了,好人还让你们做了。 “我不讲了。” 教书先生赔笑道:“不是不讲,是等等再讲,等老支书来拿个主意。” “我们不能白听你的知识,对吧?” 周阳对这个说法感到新鲜。 不会吧,不会吧。 这才90年,你们就想着知识付费了? 2020啥资源不能白嫖啊。 你们这些人是从以前穿越过来的吧? 周阳有些难以置信。 “请你们真实一点,不要那我开涮。” 周阳心中看得很透。 在这些村民们严重,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不清楚,但绝对不可能是愧疚。 因为白听了这点东西而愧疚,这是不可能的事。 这让周阳莫名害怕起来,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 “乡亲们,你们当我是在吹牛就行,别往心里去,也别想太多,至于愧疚,那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村民们点头。 “我不愧疚。” “我也不愧疚,孩子,继续讲。” “愧疚的只有教书先生一人,读书人真是迂腐。” 一群人对教书先生抛去白眼。 你这人怎么回事? 人家愿意讲,我们愿意听,这不是很好的事吗? 怎么你还矫情上了? 贱人就是矫情! 教书先生感觉心累。 他从事教育工作,对这一方面的领会尤其深刻,他的心思,大多村民都无法理解。 他本以为周阳专家能够理解自己,奈何年轻人和村民们一样,也认为透露这些知识无关痛痒,不是什么大事。 “知识,这是知识,这不是没用的东西!” “去街上买本书都得要钱,更何况这种经过归纳整理的重点知识!” “村民们,我们马家村人虽然没受过多少教育,但也是懂得礼仪的人,大家不止应该好客热情,待人接物,还应该明白何为受赠。” “听专家讲这一席话,就是受赠!”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家不要受了恩惠还不自知,这是可悲!”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话可说。 要不是说这话的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大家早一脚踹上去了。 废话那么多。 这多大点事啊。 “先生,那依你之见,应该怎么办呢。” “先生,我倒是有个主意。” 一位看起来颇有些小聪明的中年站出,主动道。 教书先生听到这话,问:“快,说来听听。” “老先生你不是愧疚吗,不想听,可我们不愧疚,并且想听啊。” “我的意见是,你到一侧去,蒙上耳朵,我们在这听课,这样一来,你也不愧疚,我们也能继续听专家讲解。” 村民们点头,大家对周阳是专家这件事已经深信不疑,所以听讲时显得很积极。 “糊涂啊,愚昧啊!”老先生欲哭无泪。 他所站的立场,就是广大村民,大家这种索取专家知识的想法,万万使不得。 周阳没管那么多,走到一位妇女面前,看着女人手腕上的手镯。 这女人手里捧着碗和盘子,不少,有些的花纹还很精美,但没一件真货。 相反,女人手腕上半截藏在袖口中的手镯,在周阳眼里释放着乳白色光晕。 “名称:景泰蓝手镯。” “时期:清初。” “特点:景泰蓝手镯作为一种美术工艺品,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初创时只有蓝色,所以叫景泰蓝。景泰蓝手镯采用景泰蓝的工艺手法,通过掐丝、点蓝的技术制作而成的手镯,现景泰蓝手镯多采用水晶制作而成。” “进阶信息:品相较好,有光泽,属于画景泰蓝,也就是用景泰蓝彩直接作画,它的工艺是胎胚先烧上一层不透明的景泰蓝釉作底层,而后再绘画,入窑烧制而成,估价:200,详情可展开……” 周阳选择展开详情。 只听他继续讲:“我给你们讲讲景泰蓝手镯的新老区别。” 村民们跃跃欲试。 “1:老货景泰蓝手镯是纯手工制作;新货是半手工制作,胎体一般均为机器批量生产。” “2:老货的铜胎为紫(红)铜;新货的铜质量不是太好,比较软。接口处出现晃动在现代景泰蓝手镯中是正常的。” “3:老货为正宗珐琅粉烧制,颜色总体来说比较暗;新货的釉料中多添加别的染料等颜色较艳丽。” “4:老货泰蓝中砂眼较多;新货砂眼较少,甚至根本看不出有砂眼。” “5:景泰蓝老货有种说不出来的韵味;新货一般做的有型无神,但是新货一般比较艳丽,很适合现代年青人的审美观。” “6:老货景泰蓝镀金为真金;新货镀金一般都是合金。” “7:老货无磨具所以一般出产量较少;新货一般开模因而可以批量生产。” “8:老货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磨损;新货几乎没有磨损。” 在场的年轻人手中的笔刷刷作响,将这些内容皆尽记录下来,力争做到没有遗漏,有遗漏的相互对照,查漏补缺。 这是真正的鉴别知识,是真正的有用部分,村民们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也明白这些知识的珍贵。 有了这套理论,他们就能鉴别景泰蓝手镯,相当于掌握了生财的法宝。 “谢谢周阳专家了。” “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周阳不愧是专家。” 周阳点头:“小事小事。” 旋即他看向场中第三个光圈,村里就三个光圈,分别是黄马褂,景泰蓝手镯,以及这第三个。 三件东西讲完,自己就能离去了。 周阳来到一个男人面前,看着他手里拿着的小东西,准备往下讲。 教书先生不知何时跑了回来,看到孩子们笔记本中记载的内容,诚惶诚恐。 “全部是极为实用的理论,能够指导古玩鉴定!” 老先生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专家,求你别再讲了!” “这些知识不是大米,不能白送!”     喜欢首富从90年代捡漏开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首富从90年代捡漏开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