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国粹·中医二·挪窝


        这年头,还不兴挟持人质,或者说对面这位壮汉,还不屑于挟持人质。 壮汉扫了一眼陈祎手里小巧的弓弩,微微皱了皱眉头,双腿微屈,双手握紧了手里的棍子,棍尖指着陈祎:“小道长,为何要为难于我?” “还装傻?”陈祎乐了,将手里的弓弩扔到了一旁,双手伸进袖筒里,掏出一对看起来很萌的带护手的钢刀。 “阁下应该是南陈的旧臣吧,”陈祎手腕轻转,挽了个刀花,“你身上的伤口,应该是直刃刀留下的,至于伤你的人,还需要我告诉你吗?” 对面的壮汉皱起了眉头:“你是朝廷的人?” “不是,”陈祎笑了笑,“只不过是看不惯你草菅人命!” “呵呵……”壮汉笑了,上下打量了一下还不到自己肩膀的陈祎,“难道你不知道,多管闲事容易横死吗?” “呵呵……” 还没等陈祎开口,对方已经窝着棍子朝自己捅了过来。 对方的目标很明确,陈祎的胸口,如果此时的棍子上带着枪头,这一招就十分有明堂了,“中平枪”。 中平枪,最难防。 当然,这是对普通的武将而言,对于练过咏春的陈祎来说,中平枪并不是怎么利害的招数:咏春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守中”,守中线,也攻击中线。 右手挥刀,砍在棍上,下面的右手挥刀…… 虽然壮汉感受到危机,收起了肚子,可劲装的下腹部还是被锋利的八斩刀给割开了一道大口子。 “小小年纪,竟然如此歹毒!” 典型的双标狗! 陈祎也懒得搭理,挥刀迎了上去。 对方刚想挥棍阻挡,却突然感觉眼前一黑…… “傻缺,双方力量差距这么大,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谁敢跟你硬碰硬!” 虽然对方已经倒下了,可陈祎还是不敢大意,试探了一阵子,才凑了过去,卸掉了对方的手脚环节,以及下巴。 用绳子捆牢了之后,才清点起自己的战利品来。 出于某种原因,这位壮汉身上能证明身份的东西不多,陈祎搜遍了全身,也只是找到了一把匕首和藏在隐秘处的“有味道”的蜡丸书信。 看完信件,陈祎的心凉了半截儿:这位的确是南陈的旧将,之所以北上,是为了刺杀杨广的。 更要命的是,信件里提到,北边会有“大人物相助”…… 陈祎原本还打算迷倒了,让李七去领赏的,这下赏钱可全都黄了。 “七哥!” 陈祎喊了一嗓子,将李七喊了过来。 “道长,那凶徒……” “已经被我药倒了!”陈祎笑着指了指地上已经躺平的壮汉。 “对了,七哥,这厮来村里的时候,有多少人看见了?” “这个……”李七尴尬地笑了笑,“我是在山里遇见这厮的,没想到这厮鸟人,竟然恩将仇报……” “那就好!”陈祎松了口气,想了想,“这厮还得有一会儿才能醒,七哥,你先在这里守着,我回去拿东西……” 等陈祎取了马钱子和铁锹回来,壮汉的身边竟然多了一位头发斑白的老道士。 老道士见到拿铁锹的陈祎,也是一副倒是打扮,竟然毫不掩饰眼中的厌恶:“这位小道友,为何对此人下此毒手?” 一时间,陈祎也拎不清对方的虚实,只能把搜出来那封“有味道”的书信递了过去。 老道愣了一下,接过书信读了起来,很快,老道脸上的厌恶,就变成了苦笑:合着是自己多管闲事了。 “这……” 还没等对方开口,一旁的李七倒是先辩解上了:“老道长,不是我们小神医心狠,实在是因为地上这厮心实在是太黑了!” “此话怎讲?” “小神医好心帮他治好了手臂上的伤口,谁知道这厮不思感恩图报,反而想杀了小的……” 对面的老道士将信将疑:“伤口呢?” 陈祎苦笑着走上前,撸起了壮汉的袖子:一条黑褐色的蜈蚣出现在老道士面前。 老道士仔细地打量了一下伤口,又抬起头不停地打量着陈祎:“你就是附近的太平村那个小神医?” 陈祎嘿嘿一笑:“如果终南山附近没有第二个太平村,说的应该就是小道了!” 说完,陈祎瞥了一眼地上还在昏迷的壮汉,憨厚地朝老道士笑了笑:“道长,这厮马上就要醒了,咱们该如何处置?” 老道扫了一眼陈祎手里的竹筒,鼻翼微微噙动:“那里面,装的可是马钱子?” 陈祎微微一笑,算是默认了。 老道没再理会陈祎,一甩袖子,将头甩到一旁。 陈祎见状,朝李七吩咐道:“七哥,把他的头给抬起来!” 大郎,起来喝药了! 一大竹筒马钱子灌下去,原本还昏迷着的壮汉,直接挺尸了。 陈祎检查了一边,发现对方确实是死掉之后,才抡起铁锹,挖了个坑,将壮汉埋了进去,顺便烧了张纸。 赚大发了! 清点了对方的记忆之后,陈祎才知道,对方不光是武将,还是将作世家的继承人,手里掌握着陈祎最想要的唐刀和马槊的制作工艺。 本来,这样的小牛,放到哪里都是稀罕物品,只不过,可惜的是,这货的老大是陈叔宝,“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那个陈后主,也是连自杀都做不到还藏井里那个陈后主。 料理完“经验大礼包”壮汉的后世之后,陈祎回头朝一直站在一旁看热闹的老道士笑了笑:“老前辈,天色已晚,要不去我那道观休息一下?” 老道面无表情地回了一句:“前头带路!” 难得有外人造访道观,陈祎自然得尽地主之谊,又是烧水,又是沏茶,又是递水果的。 虽然老道总是看陈祎不顺眼,可陈祎却知道,对面这老道已经修炼到一定的火候了:对于生命可以淡然试之。 而老道士吮了几口绿茶之后,就开始将陈祎往预定的话题上引,又是《黄帝内经》,又是《神农本草经》的。 只是,让老道士意外的是,对面看起来还不到束发之年的小道士,竟然回答得头头是道。 两个人从傍晚谈到了晚上,就差没秉烛夜谈了。 而老道士也起了爱才之心,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加上一句:“小道友,有空去我那里坐而论道?” “不知道长仙乡何处?” “太白山,孙思邈!” 陈祎乐了:“现在去可以吗?” “这……”孙老道皱起了眉头,“太白山离这里有数百里之遥。” “那就麻烦前辈先盘桓几日,待晚辈处理一下琐事,再一同上路,如何?” “可以!” 然后,陈祎就打算搬家了,需要搬的东西也不多,医疗器具以及工具。 至于陈祎前师父留下来的那些书籍,都被陈祎连同自己的撰写的那些书籍,一起送给了太平村里的里长。 刚开始,孙老道还以为陈祎出游需要带的东西很多,可到后来却发现,这厮貌似要赖上自己……     喜欢从刷单开始的特殊业务生涯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从刷单开始的特殊业务生涯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