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国粹·京剧·转行?

 
    时光荏苒,转眼间,三年过去了。 陈祎也终于从青葱少年,成长为精神小伙儿。可能是因为修炼道教内丹术,笃静冲虚的缘故,十五岁的脸上又重新恢复了几年前的木讷。 当然,如果是熟悉“水生”的人,还能从他的脸上发现那些许的出尘之气。 经过三年多的锻炼,陈祎已经是附近小有名气的淮扬菜厨师了,而且一年前出师之后,就被掌柜的委以重任,成为了店里为数不多的掌勺大师傅中的一个。 而“水生”的小伙伴长庚,经过了三年多的锻炼,声名渐显,成为梨园行年轻一辈中的翘楚。 这其中还有陈祎一份功劳:每次长庚炫耀自己学会了新唱段的时候,陈祎就会报出自己新学会的菜名。 互相比拼,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就在陈祎以为“名厨”和“名角”的暗中角力即将开始的时候,老东家程老爹突然找到了陈祎。 “水生,”程老爹满怀欣慰地看着陈祎,“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就算是我,也没想到当初那个木木登登的小流民,会成为名厨的苗子。” 一上来就叙恩情,这是有事要求我。 程老爹怎么可能知道“水生”年轻的皮囊下午隐藏着一个老妖怪。 陈祎立马做出一副十分感激的样子:“虽然那些记忆已经模糊了,可依稀能记得,是少东家心善,坚持要把水生带回家的,东家少东家的活命之恩,水生永生难忘。” 程老爹暗暗地松了口气:水生到底不是个忘本的孩子。 “现在呢……”程老爹眉头紧锁,“我这里有个难题,也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 陈祎一听,就知道戏肉要来了:“东家,但说无妨。” “是这么回事,梨园行里的那些龌龊,想必你也清楚,”程老爹叹了口气,“我虽然说也是梨园行的,可毕竟年纪已经大了,没办法常伴左右,替长庚阻挡那些明枪暗箭……” 说着,程老爹抬头看了看陈祎:“水生,我这么说,你能听明白吧?” 让我当长庚的经纪人,不,应该是生活助理之类的角色吧? 陈祎没我丝毫犹豫,站起来就要出门:“我这就去跟掌柜的辞工。” “这如何使得,”程老爹面露难色,“水生你已经是淮阳名厨了,马上就……” “东家,水生能当厨师,还全凭东家托举,而且,水生当厨师,也只是不想给东家当累赘……” 一番推阻过后,陈祎还是去姑苏菜馆跟掌柜的辞了职。 本来掌柜的还不太乐意,可陈祎直接将程家的救命之恩搬出来,掌柜的也只能放人。 回到程家之后,陈祎先接受了程老爹的入职培训,主要是讲一些戏班内的规矩。 培训之后,陈祎正式上岗。 经过一番观察,陈祎发现小伙伴长庚的处境,并没有老东家说的那般危险:长庚是三庆班副班主陈金彩的嫡传徒弟,基本上就是被作为下任继承人来培养的。 陈祎暗暗地松了口气。 “水生,你怎么来了?” 长庚见到一向喜欢窝在厨房里的小伙伴,竟然来了戏班子,有点意外,声音中难免带上了一起惊喜。 陈祎笑了笑:“我已经从菜馆辞工了。” 长庚一愣,随即苦笑:“水生,何至于此?” “少东家,”陈祎瞥了一眼正在朝长庚招手的同龄人,笑了笑,“那边有人找你。” “你先在这里等着,回头我过来找你……” 目送着长庚回到排练的队伍中,陈祎笑了笑,自顾自地在园子里晃悠起来。 跟京剧大拿的未长成版在一起生活了那么久,陈祎已经不是那个连净和生都分不清楚,两眼一抹黑的门外汉了,站在三庆班的园子里,最起码能听出排练用的二黄的板式了。 京剧有一个别称,皮黄戏,指的是京剧的两个腔调,二黄和西皮。 二黄起源于南方,节奏凝重,一般都用来衬托人物的内心。西皮起源于梆子,节奏明快,一般用在辩论和过度的叙事中。 像是陈祎所知道的“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用的是二黄调,而“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那一段,用的则是西皮调。 很快,陈祎就被一个声音高亢的净角,也就是大花脸,给吸引住了。 这位唱的倒是没什么问题,不过让陈祎意外的是,这位的唱腔中带着浓厚的秦腔味儿。 秦腔是吼出来的,这样的腔调在整个院子里自然十分吸引人。 乾隆喜欢折腾,在世的时候,自然会有许多艺人想要卖货于帝王家。乾隆中期,在我大清朝流行了多年的昆曲没落,这给了其他剧种崛起的机会,也就是这个时候,秦腔艺人进京。 只是后来,秦腔的扛把子艺人魏长生搞“三俗”,被逐出京城,群龙无首的秦腔艺人只得投奔刚刚崛起的徽剧戏班。 “我说长庚嘴里的那一股陕西腔是怎么来的,源头原来在这里?” 闲逛的同时,陈祎也没忘了自己的使命:咱可是来当经纪人、兼保镖、兼生活助理的,安全自然排在第一位。 晃悠了一阵子之后,陈祎打着自家少东家的名头,开始跟院子里的一些杂工打听消息。 首当其冲的是那个赏了“水生”一板砖,给陈祎创造了机会的学徒。 “你说宝胜呀,早就被开了……” 京城的百姓都有八卦天赋,不用陈祎开口问,这位打扫院子的扑工就巴拉巴拉地将事情的前前后后讲了一遍…… 听完,陈祎嘴角微微扬了起来:“我就说,能混成演员工会主席的人,怎么可能会是简单的角色?” 安下心来之后,陈祎才有心思考虑附加任务的问题。 创作京剧,有两个要素。 一是素材来源。在京剧的任务世界里,要想发挥送葬技能可以读取死者生平的长处,就只能选择跟十大国粹有关的人物。 二是内容,曲和词。京剧二黄、西皮的各种板式都是现成的,用在怎样的场合也是约定俗成的。 真正麻烦的是用来配合板式的台词:配合二黄的词也就罢了,可跟西皮板式台词,全都需要对仗…… 纠结了一阵子,陈祎先将词曲放到一边,转而寻找素材人物。 京剧、徽剧…… 徽商? 陈祎突然想起了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年轻时奋发图强;人到中年,长袖善舞,功成名就;晚年商战突遇天灾,身后凄凉。 更让陈祎心动的是胡雪岩参与过围剿太平天国,而且傍上的武官是左宗棠,有武戏;而且,在陈祎查到的资料中,胡雪岩的正妻善妒,可又“无所出”,旦角的戏想必也会十分精彩……喜欢从刷单开始的特殊业务生涯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从刷单开始的特殊业务生涯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