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编织一个梦

    金淮城。
    在飞雪客栈附近的一家街边面馆,李子衿与小师妹红韶桌边对坐。
    少女面前,摆了两碗面,一碗清汤不辣,一碗红油鲜香。
    前者,是金淮城有名的特色,阳春面,汤清味鲜,清淡爽口,老少皆宜。
    后者,是那麻辣鲜香的牛肉面,只闻香气便让人食指大动。
    除此之外,桌上还放着一块烧饼,两串冰糖葫芦,一只锦盒,里面装满了龙须酥。
    邻座的客人瞧见少女桌前,堆放了各色各样的小吃,皆震惊不已。
    若是个体态丰腴的女子,如此狼吞虎咽也就罢了。
    可那位细腰袅袅,玉腿修长的白衣少女,怎的既有这样一副好胃口,却又能够不长肉?
    邻座那桌客人一碗面刚下肚,擦个嘴的功夫,便看见那少女已经开始享用第二碗牛肉面了,如此“饥不择食”的饕餮模样,却又是个“狂吃不胖”的体质,令邻桌一位女子羡慕不已。
    少女红韶“滋溜”一口嗦完最后几根面条,抬头看了眼那个青衫背剑的少年,询问道:“师兄,你不吃吗?”
    李子衿摇头微笑道:“也不知道为什么,看你吃得这么香,我好像就已经饱了。”
    “我知道!师兄这叫看面充饥,看着我吃面也能消除饥饿感?”红韶甜甜一笑,想起啥都懂老爷爷曾说过的那个典故,用在师兄这里似乎正好合适。
    李子衿伸出手,轻轻挼了挼少女脑袋,微笑道:“画饼充饥可不是这么用的。”
    少女撇撇嘴,随手拿起一根冰糖葫芦。
    “宋婶婶,咱们的面多少钱?”李子衿见小师妹吃得差不多了,询问正在忙碌的面馆宋大娘。
    那个双手早已生满老茧,不过四十出头,却已经双鬓微霜,且脸上爬满了皱纹,又晒得极黑的宋大娘转过头,先是瞥了眼桌上的两碗面,随后和蔼笑望向那对时常来照顾自己生意的少年少女,微笑道:“韶韶今天胃口不错呀,两碗面,就拿三十文吧。”
    言语之间,宋大娘已经不动声色地抹去了零头。
    李子衿眯眼微笑,点头回答道:“好。”
    妇人便立刻转头继续忙活去了,也没看少年付没付钱。
    那位妇人夫君早年夭折,她全凭这街边的小小面馆,将儿子拉扯大。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家伙七八岁就懂得来面摊上帮娘亲打下手了,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如今已经伴随这“大娘面摊”走过了十来个年头。
    宋大娘在面摊对街盘下间小屋子,每日早出晚归,儿子只要下午离开学塾,必然会早早来到面摊,帮忙吆喝、煮面、捡碗。如今小小年纪,手法却极为熟稔老道,加上孩子机敏过人,对煮面火候的拿捏、面条的软硬程度、调味的分寸掌握,对比母亲宋大娘都不遑多让。
    小小面摊,本来味道便不错,加之他们母子二人身世感人,又在这金淮城中开了十来个年头,这一来二去的,便时常有回头客来照顾生意。
    大娘面摊一年到头虽然挣不到几个子儿,却也至少能够让孤苦无依母子二人能够有个温饱,吃喝不愁。
    李子衿与小师妹也是半个月前才开始来这家大娘面摊吃面的,只因那飞雪客栈的胖厨子自从看见少女红韶整日跟在那个青衫少年剑客身边之后,便误以为她名花有主。
    所以做起饭来未免太过于不走心了。
    导致每次端上楼的面,不是过软就是过硬。
    不是过咸就是过淡。
    胖厨子做菜,实在过于敷衍了些。
    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李子衿便有了在练剑修行的闲暇之余,带着小师妹上街逛逛,瞧瞧衣裳,吃吃美食的习惯。
    大师兄和小师妹一个整日忙于练剑修行。
    一个整日忙于找那金淮书铺的老人看书问问题,答疑解惑。
    却也能忙里偷闲,时常静下来享受光阴流水的缓慢流淌。
    离开大娘面摊之前,二人正巧看见宋大娘的儿子垂头丧气地朝面摊走来。
    “看样子,二狗今天心情不太好啊。”头别玉簪的锦鲤少女,一颗九窍玲珑心,观人如立于山巅俯瞰大地,将小家伙心中的郁郁寡欢看得一清二楚。
    李子衿点了点头,随口说道:“大概是在学塾,碰见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吧。”
    青衫少年剑客,微微弯下腰,看着那个个头只齐自己胸膛孩子,微笑着朝他招了招手:“二狗,过来。”
    “子衿哥哥,红韶姐姐。”
    看见李子衿与红韶站在自家面摊微笑着朝自己招手,小家伙心中的烦恼瞬间溜走一半,心情好了几分,加快脚步,跑回面摊,又对正在给客人收拾碗筷的妇人喊了句:“娘,我回来啦。”
    宋大娘笑容慈祥,“娘亲忙得过来,你陪哥哥姐姐聊会。”
    李子衿转头递给妇人一个歉意的笑容,后者微微摇头,眼神表示没关系。
    “红韶,你先带二狗去前边逛逛,我还没付钱呢。”李子衿给小师妹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一个蹦跳去到杨二狗身旁,搂着小家伙一脸江湖气地说道:“二狗呀,咱们且去前面探探路!师兄随后就到!”
    被漂亮得不像话的白衣少女一把揽住肩膀,杨二狗微微脸红,支支吾吾道:“好······”
    少女与小男孩嬉闹着离开面摊。
    李子衿深深地看了背朝自己,正在忙碌的宋大娘,趁那位妇人不注意,随手从包袱里摸出一把铜钱,这是在飞雪客栈,用神仙钱与那位柴老爷兑换的郑国货币。
    少年不动声色地往面摊角落装钱的小盒子里放入六十文。
    “宋大娘,给你放盒子里了啊。”李子衿付完钱撒腿就跑。
    平日里,小师妹吃一碗面也要二十文。
    他总是看着她吃,好像只要看着师妹吃饭,自己便不知不觉间饱了。
    今日两碗面,怎么可能才三十文。
    数目不对。
    李子衿自然知晓,是那心地善良的宋大娘看他与小师妹年纪尚浅,总来照顾她生意,穿着打扮又不像多么有钱的人家。便总是会无声无息地替少年少女抹去面钱的零头。
    所以啊,当李子衿知道这件事以后,便每次都会按本来的价格,往钱盒子里多放上一些铜钱。
    数目既不会大得离谱,又能够让那个大娘面摊收获不小,甚至为了万无一失,李子衿还找那位飞雪客栈的柴老爷,特意换上了郑国面额最小的铜钱。
    那个累得皮肤黝黑,衰老得过早的宋大娘头也不回地应了一声:“好嘞。”
    只是她今日不知着了什么魔,突然鬼使神差地转过头来,看见那个身后背剑的青衫少年,像只兔子一样跑得飞快,眨眼间便没了人影。
    妇人一头雾水,转身继续替客人煮面。
    ————
    再过个把月时日,便会迎来春节了。
    所以金淮城的市集比以往要热闹许多。
    新春贺岁需要辞旧迎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家家户户都需要提早准备,开始置办年货,早早地购入春节时需要用到的各色物件。
    各种食物如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
    各种物件如爆竹、香蜡、年画、红纸、白糖等等。
    一袭青衫的少年剑客,一位头别玉簪的白衣少女,一个小小年纪,便手生老茧、皮肤黝黑的小男孩。
    三人并肩而行,行走于这座边陲之地的市集之上,看着来来往往忙里忙外的小商小贩,那个头别玉簪的白衣少女忽然开口问道:“师兄师兄,你说他们忙成这样,究竟能赚多少银子啊?”
    李子衿想了想后回答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年春节前,这些商贩、店家们都能大赚一笔,可是若要细算一年到头的总账,其实也不是每个商贩、店家都能赚得钵满盆满的。这个世上,大多数人其实还是只能温饱,为赚得一处栖身之所奔波流浪,四方漂泊。甚至还有一些人,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只为求个温饱,便已用尽全力了。”
    这世道不算好。李子衿默默看着众生百态,心中有个愿景。
    一个可笑、荒诞、难以实现的愿景。
    少女红韶哦了一声,忽然又问道:“那,宋大娘也是这样么?”
    夹在二人中间的那个黝黑男孩杨二狗听闻此言,瞬间愣了愣,随后低下头,随意找了个由头,转头就向回跑,是想替娘亲分担一些去了。
    “诶,二狗,还没给你买糖人儿呢,怎么跑了?”那个白衣少女,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语无形之中已经在杨二狗心上扎了一刀,此刻满脸疑惑地看着杨二狗在人群中往回跑的身影。
    李子衿这次没有挼少女的脑袋,而是将手轻放在她头顶,说道:“红韶,面摊挣不了几个钱,堪堪够宋大娘和二狗饱腹而已。”
    接下来便是二人一起安静。
    人山人海,刚涌上少女心头的暖意瞬间烟消云散,荡然无存。
    她站在风中,凝望逐渐远去的杨二狗。
    男孩真像个追风少年。
    李子衿斜瞥小师妹一眼,方才他的话,其实只说了一半。
    只是一半,已经足够冰冷残忍。
    他怎么忍心,再对不谙世事的小师妹,说出另一半?
    他不愿说世人熙熙攘攘,碌碌忙忙,慌慌张张,只为图碎银几两。
    却又偏偏被碎银几两,压断无数人的脊梁。
    李子衿,不愿让小师妹领略如今这个世道的残忍。
    残酷的真相,只需要自己清楚就好。
    小师妹是精魅出身又怎样。
    红韶那么单纯的姑娘,难道不值得他替她编织一个美丽温暖的“梦”吗?
    恰恰因她是精魅出身,什么都不懂,如此才好。
    因为懵懂无知。
    所以可以不用经历人间百态、众生疾苦。
    因为懵懂无知。
    可以只吹温柔的风。
    因为懵懂无知。
    可以不吃苦,只吃糖。
    因为懵懂无知啊。
    才可以在他的保护下,不见剑影刀光,
    少年有一把伞,能替小师妹阻挡雨雪风霜,只留下雨后的彩虹和春日的阳光。
    回想起以前。
    剑开天门,飞升而去的老头子。
    承影剑。
    太平郡郡守府的老爷、夫人。
    武夫宋景山。
    梁敬、赵长青、唐吟、谢于锋、苏斛。
    不夜山藏书楼内,不愿向自己透露姓名的赤足老人······
    曾经,许多人都站在少年身旁,替他撑伞,遮风挡雨。
    如今的少年,也成为了替他人撑伞,替他人遮风挡雨的人。
    ————
    杨二狗气喘吁吁地跑回面摊之时,天色已经极晚,城里的人大多数都聚集到金淮城中最热闹的市集去了。
    大人置办年货,孩子们便陪着长辈逛街,看见喜欢的吃食,家境优渥的,多半顺手就给孩子买了。家境贫寒的,约莫是孩子哭闹一番,要么买了吃食,自己喜悦,父母揪心。要么是哭闹也无用,孩子郁闷,父母揪心。
    不在于那一串糖葫芦,或是一个糖人,到底有没有买到手。
    只是贫苦,便已经足以让一家子都揪心了。
    置办年货时,多半也会因为囊中羞涩,有所取舍。
    “娘,今儿个收摊这么早?”杨二狗一边帮着妇人收拾桌椅板凳,一边问道。
    因为常年弯腰煮面、洗碗,已经有些驼背的宋大娘,站直身子,四下张望了一眼道:“都赶集去了,就是继续摆着,也买不了几碗面了,早些回去吧,夜里冷。”
    是怕孩子冻着。
    母子二人将面摊收好后,回到她花光积蓄盘下的那间小屋子。
    宋大娘让孩子把钱盒子放到床底下。
    杨二狗抱着钱盒子,走到床边,弯腰之时觉得最近这个盒子愈发沉甸甸了,“娘,今年冬天生意挺好嘞?”
    妇人合上屋门,下意识回答道:“跟往年差不多啊,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觉着它愈发沉哩!”杨二狗嘿嘿笑着。
    宋大娘笑骂孩子一句,说他难不成还长回去了,力气越来越小了?
    还玩笑说等再过两年,等他年纪够大,离开学塾了,别到时候连钱盒子都抱不起来了。
    一听到这个,杨二狗的神情便变得落寞。
    “怎么了?”
    知子莫若母,一看自家孩子那模样,宋大娘便知道他铁定是有心事,便开口询问。
    “没怎么呀。”孩子挤出一个笑容。
    才刚刚十岁出头的杨二狗,比同龄人懂事得要早,不想让娘亲担忧,便不愿说。
    再说了,又是些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小心思。要是对子衿哥哥和红韶姐姐开口,还可以考虑。
    可是面对娘亲,杨二狗反而觉得有些言语难以启齿。
    无非就是邻桌的小姑娘阿娇,即将举家搬迁,离开学塾,听说还要离开郑国、离开鸿鹄州了。
    连一座小小金淮城都没离开过的杨二狗,无法想象世界之大。
    别说鸿鹄州了,就连自己所在的郑国到底有多宽广,他都说不出,自然不会对一州之地的大小有任何概念。
    杨二狗只知道,阿娇要去的地方,肯定很远很远吧。
    想着想着,杨二狗便出了神。
    妇人气笑着骂了句金淮城的土话。
    大致意思便是说杨二狗撅个屁股,她便知道他要放什么屁,这点小心思,还能瞒得过娘亲了?
    虽然没点破自家孩子那小心思,却又让杨二狗听完以后脸颊微红,羞涩不已。半点没了先前“追风少年”般的潇洒。
    此时此刻。
    男孩只觉难为情。喜欢出鞘请大家收藏:(663d.com)出鞘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