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车把式的磕叨

    戚元功放下茶碗:“那你说怎么办?”
    唐青发觉在父亲面前,自己的话说得太多、太冲了,决定退后一步:“孩儿怎敢擅自决定,要不请爷爷决断好了。”
    于是报到老太爷那儿。老头捋着颔下的白胡须,看看戚元功,又看看唐青,露出捉摸不定的笑容:“那就留下2000斤,剩下的卖给柳家,以后每月留下个四五百斤就得了。”
    这回唐青懵了,一向决断而明智的老太爷怎么做出了这种看似中庸,实则昏庸的处置呢?
    唐青闷闷不乐地回想着,扯了一下缰绳,青骢马不满地偏过头,闷嘶一声,唐青倾身拍了拍它的大脑袋安慰一下,“除非是……”
    第一辆马车开始动了,然后一辆接着一辆,从镇上曾家车马行雇来的车把式吆喝着,轱辘开始快速地滚动起来。
    原本戚元功想动用驿站的马匹,反正驿站的符验很容易搞到。但唐青看过那些瘦骨嶙峋、服役过度的驿马后,感觉非常可怜,这些马匹不会在到下一站的途中就倒下去吧?这样反而会误事。
    其实戚家各处庄里也有牲口和车,但多是耕牛、骡子,马匹稀少,又正值春耕,急需畜力。双轮大车都是常拉粪肥的,十分肮脏,车把式也少有跑过外县的。至于战马,除了特别的情况,真正的军人是不会舍得拿来拉车的。
    最后,还是听取了唐青的建议,连马带车带人,全套从车马行租来,而且到江浦后,他们返回时还可以顺道拉货,也不亏。至于符验,就用来住宿驿站好了。
    除了马车,戚元功、唐青和冯龙等二十五名家丁,还有二管家戚全,都骑乘“自己”的(其实是官有的)战马。
    早上出发,向南赶了四十余里地,过了磨盘山,进了大柳树驿。第二天早上去滁州。
    一路上,只见田地多有抛荒的,村庄都十分寥落萧条,许多破烂的土房明显没有人住了,屋顶上的草早就飞得干干净净,有的连大梁也不见了。车队人马经过,连狗叫声都极少,一些小的村庄甚至完全荒废了。
    俗话说“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现在早已经过了立春了,要抓紧农时干活,可是田里也只有稀稀拉拉的衣不蔽体的农民,耕牛就更罕见了。
    唐青见得多了,不由自言自语地说:“我是完全不懂得农活的,但也知道‘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就这个样子,今年怎么会有好收成啊。”
    这话让旁边的一个老车把式听见了,这人是个话痨,便接过话头说:“这位公子爷,谁说不是哪,‘土地不认爹和娘,收拾好了多打粮’。看这样子,到了秋收就够瞧的啦!”
    唐青被挑起了兴趣:“这位老伯,这是怎么回事啊,这片地方的百姓很懒惰吗?”
    老车把式先不答话,挥动了一下大鞭,鞭梢蜷起又甩直,甩直又蜷起,发出枪响似的啸声来,辕马就跑得快了些,赶车的咕噜了一句:“才跑上几步,就累着你了?瞅着吧,不给你一顿好揍,我也不算赶得好车的老孙啦。”
    然后他才转过头来,对着唐青笑着说:“看公子您的样子,就知道您虽不是那种白面先生,但也是不大管地里面的事的。这地方的老百姓可不懒,就早几年的时候,这些村子可不这样,也不敢说有多好,但日子还是过得的。现在嘛,人有原来的一半就差不多了。”
    “这是为啥?”唐青听到这么一大片的地方,居民几年内就少了半数,心中吃惊。
    “为啥?还不是为这不开眼的老天。公子爷虽住镇在上,总知道去年六月后,池河大水漫堤,先后有两次吧。”
    “不错。”唐青记得很清楚,学塾为此还放了假,而这之后一些同学也不再来上课了——家里遭了灾,无法继续缴纳束修。
    “池河那边才是两次。谁曾想才隔了几座山,清流水这边,去年前前后后,破堤了四次!把两边大小田地、房子人畜,淹了个无数,到了秋天,哎,河边一片那个惨啊,是家家戴孝,户户新坟,好些都绝了户啦。” 、、.。喜欢都市之天道管理者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都市之天道管理者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