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沈方酒后吐真言

    沈府的宴会厅乃是前几个月新建,为了建造这个宴会厅,沈林根据沈方的要求,专门买下了旁边两处宅院,打通之后做为沈府的偏院。沈府正院与这处偏院之间,铺设着平整如镜的水泥路面,水泥路面两旁种植着花卉树木,时至寒冬,只有零星梅花在梅枝间傲雪盛开,点缀着清冷的冬夜,沿着水泥路面的两边悬挂着玻璃灯罩的灯笼,可以清楚地看到灯笼里面约有小儿手臂般粗细的蜡烛,便是这每隔一丈远便有一对儿的灯笼,也远非皇宫大内所能比拟。
    偏院之中除了一座两层高的藏书阁外,便是一座颇为雄伟的宴会厅吸引了来宾的注意,这座楼宇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来搭建框架,从外观来看,只是平平无奇的两层阁楼,但其内部却别有洞天。
    今夜的宾客们从宴会厅的大门走进去,迎面便是一个约有八丈长、五丈宽的大厅,可以摆下约二十张八仙桌,此时却空空如也,只在一楼中央搭起了一座三尺高,两丈五长宽的舞台,前后用幕布分做两半,后面的一半舞台用幕布遮住,看不清里面藏着什么秘密,而前面的一半舞台上面铺着厚厚的地毯,用三尺高的栏杆围起,左右两边遮了幕布,只留着正面露了出来。在数十个灯笼的照耀下,整个舞台亮如白昼,舞台上的一切细节看得清清楚楚。来宾们仔看看去,只见舞台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布帘,布帘上面的横梁上悬挂着两块隶书门匾,分别写有“出将”、“入相”两字。
    在沈府管事的指引之下,来宾们走上二楼,二楼环绕着一楼的舞台摆了八张桌子,就坐之后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楼舞台上面的表演,一边饮酒作乐,一边欣赏精彩的表演,实在是难得的享受。
    象这种结构的建筑物,在矾楼、妙香楼、天音阁、仁和店等正店都可以看到,但是象沈家宴会厅跨度如此之广,梁柱如此之少的建筑,还从未见过。来宾们就坐之后,这座宴会厅使用的材料和工艺便成为热议的话题,当沈括把这座楼的造价讲出来之后,所有的来宾都坐不住了,不是因为造价颇高,而是造价比想象中便宜若干倍。
    “这座宴会厅所用的材料来自于昌国,材料本身并不值钱,只是运费惊人,朝廷已在京畿附近新建了水泥厂,用本地生产的材料,价格更加便宜。”沈括解释道。
    等到来宾到齐之后,沈括端起酒杯向来宾们敬酒,“还有两日便是元旦,由于军务紧急,沈某已定于正月初二离开京城前往延庆路,在座诸位皆是沈某的挚友故交,原本应该逐一上门辞别,但时间匆忙,便把各位请到沈府,一方面给诸位拜个早年,另一方面则是请诸位为犬子排练的京剧提些宝贵意见。”
    “京剧乃是官家前些日子安排给犬子的差使,元旦庆典之后,将在文德殿正式演出,如果太后娘娘、官家满意,那么京剧将会成为宫廷逢年过节必演之节目,所以,请诸位切勿顾及沈某及犬子的薄面,若发现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客套话说完,沈括便朝来宾深施一礼,来宾们不敢怠慢,纷纷起身还礼。
    在沈府的丫鬟们上酒菜之时,一楼舞台,从出将门中走出来几个乐师,分别坐在舞台两侧的春凳之上,坐定之后,节奏感极强的打击、弦乐响起,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舞台之上,却并没有发现有其它的动静。渐渐地,来宾知道这是乐师们在暖场,这些乐师虽然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其曲调和节奏颇为新颖,而且没有新创词牌的那种青涩感,反而有一种大浪淘沙般的沉淀。
    随着鼓点的加快,来宾们知道正戏开演了,便把目光集中到“出将”门帘之上。门帘掀起,一个妆容端庄绝美,衣饰鲜艳华丽的女子,踩着轻快的步点,稳稳地走到了舞台中央,正是天音阁的美琦,美琦朱唇未启,只凭着身段、妆容,便使二楼这些各个年龄段的才子士人呼吸急促起来,里面认识美琦的人足有几十人,但是这美琦哪里还有在天音阁时的样子。美琦在天音阁演出之时,听曲之人只觉得她是一个从事卑贱行业的美女,若是有一段露水姻缘自无不可,若是娶回家中,他们便要再三考虑一番,只因在他们眼里不值得。而此时的美琦戏服着身,便有一种雍容华贵之气,让观者自惭形秽,觉得眼前之人高不可攀,而美琦镇定自若的身段、台步施展开来,这些或老或少的观众们便看到了不同的内容,有的人能从中看出美琦所扮演角色乃是一贵妇,有的人能从中看出角色满怀心事,还有人甚至能看出角色对夫君的思念。这便是京剧艺术的魅力,演唱演唱,演在唱前,以演制胜。而在正店及勾栏瓦舍演出之时,虽然这些歌姬也有意会加进去一些表情和肢体动作,但又怎么能和京剧的细腻丰满相比?!
    “这是天音阁的美琦?!”张先拈着纯白如银丝的胡须疑惑道。
    还没有等沈括答复,苏轼便接口道,“三影先生,苏某记得,你还曾经为美琦赋词一首《醉垂鞭》”
    没等苏轼将这首《醉垂鞭》吟诵出来,只听到清亮的念白响起,真如琵琶行中所言,大珠小珠落玉盘,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地落在二楼每一个观众的耳朵里。
    张先站了起来,情不自禁地叫道,“好!”
    象他这么失态的可不只是张先一人,倒有一小半人站了起来,扶着二楼的栏杆细细品味。
    苏轼闭着眼睛认真听每一句台词,对旁边的沈括感慨道,“子矩大才,这念白功力深厚如斯,遣词用字并无偏涩,却意境悠远,只是念白的台词便自成艺术,再加上这戏服、化妆、念白的用力、用情,果然如子矩所言,万事万物皆含理气,一理通则万法通。”
    沈括虽然也惊艳于美琦的表演,但是他在这几日对沈方、李师师排练的进度略有所知,所以也不觉的突兀,听到苏轼赞美沈方,便岔开了话题,“子瞻莫非以为到了昌国便是研究理学吗?”
    苏轼笑道,“存中,苏某知道你对子矩并不放心,若是我愿意建功立业,不会等到此时才出京,所以并非子矩与你抢夺我等,而是我和鲁直等人确实因子矩收获颇多,远胜于官场、战场的历练。这些天,我与章子平聊了很多,依子平之见,若无子矩经天纬地之学问,我大周实难在强敌环伺中异军突起。至于理学,若是只在文字中取,苏某亦不屑也。”
    美琦念白结束后,便在二胡、月琴的伴奏之下,歌喉舒展,京剧的曲调便跨越了千年,在大周的舞台上如水银泻地般飘扬开来,落到每一个人的心间。
    苏轼的话语戛然而止,再度闭上眼睛细细聆听,然后不住地点头,说不出话来。
    苏轼旁边的章惇听到沈括与苏轼等人的对话,但他的注意力却在美琦表演的角色身上。他通过角色的对白已经知道这个角色描写的乃是太后娘娘邵玉涵年轻时候的故事,邵玉涵乃章惇的老师安乐先生邵雍的姑妈,虽然邵家人并没有沾邵太后的光,但是邵太后年轻时的光辉历史乃是每一个邵家人的骄傲,所以不经意间身为弟子的章惇便对邵太后的往事了如指掌。章惇所考虑的乃是沈方此番刻意讨好太后和官家的用意,以及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心力创造京剧这种新的娱乐节目,从扮相、到唱词、到身段、到台词、到唱腔、到戏服,甚至连舞台和乐工,无不精益求精。若只是讨好太后娘娘与官家,何需如此费尽心力,而京剧这种娱乐节目,难道还其它更深的用意?!
    美琦的表演赢得了极大的成功,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带入王妃这个角色所处的虚幻世界,他们的情感随着美琦的一颦一笑,一慨一叹而情为之节。
    美琦下场之后,整个二楼便传来整齐的叹息声,宾客们坐了下来谈笑风声起来。接下来出场便是一群小宦官,在舞台之上尽情地翻起了筋斗,这个舞台远比李府排练厅的条件更加好,厚木板撑起来的地板本身就具有弹力,加上加厚的地毯,这些小宦翻起来没有一丝心理障碍,翻的比平时更加高,更加飘。
    绝大多数宾客只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津津有味地讨论王妃这个角色,而韩睿、苏氏门人这些年轻人却两眼放光看着这些身姿矫健小宦官,他们知道这些日子沈方和张茹对这些小宦官进行地狱般的训练,但若有了台上这般功夫,便是受些辛苦又能如何?
    随后其它姑娘也先后登场,虽然她们的扮相、服装、身段、唱腔同样让人眼前一亮,但是美琦珠玉在前,这些歌姬的表演便没有初见京剧时的轰动。
    歌姬们的表演赢得了一片喝采,而童贯登场之后,许多认识童贯之人禁不住站起身来,童贯论身份乃是紫寰殿少侍,皇帝近臣,其干爹乃是内侍省太监总管吴成,是无数京官不惜放下身段刻意交好之人,如今居然亲自在京剧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怎能让他们不意外。
    童贯身材本就雄岸,这几日在沈方的调教之下,把武生的神态、身段表现的淋漓尽致,只一个出场亮相便引来阵阵交好。“师兄”这个角色的武戏可不是象那些小宦官一般翻个筯斗,当个背景板,童贯本身便有武术功底,加上自己用心学,沈方尽力教,倒也把后世武生那一套动作做到了后世武生名家七八分的水准,让第一次看到如此精彩绝伦表演的观众叹为观止。
    田燕儿扮演的贤王最后一个登场,在她登场之前,已经有几个歌姬扮演的生角上场,与旦角扮相的歌姬相比,这些歌姬论名气便有不如,论扮相、服装也没有旦角出彩,唱腔也发挥不出原有的艺业,所以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喝采。田燕儿登场之后,观众们愿以为会和其它歌姬一般,画虎不成反类犬,没想到田燕儿的身段一亮出来,便如美琦一般瞬间将所有人的眼球牢牢地吸住,后面的唱腔虽然没能发挥往常的风采,但依然有模有样,比童贯相比更加出色一些。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当最后一场戏田燕儿和美琦表演完毕,大幕落下之后,整个二楼便响起山呼海啸般的喝采声。
    许多人起身走到沈括此桌当面向他表示祝贺,在他们看来,有此等娱乐节目,必然可以获得太后与官家的欢心,沈氏父子将会更受官家的宠信,他们身为沈括的好友也与有荣焉。
    幕布再度拉开,所有演员同时上台谢幕,沈方、张茹、李师师三人站在最前面,沈方冲着二楼的沈括说道,“爹爹,若是戏班表演的尚能入眼,便请赏些银钱。”
    沈方自然不会缺钱,但是他不发话,这些人便不会知道看过京剧之后有打赏的环节。
    沈括笑骂了一声,叫过管事在他耳边说了几句,管事是个大嗓门,高声喊道,“宋国公赏银千两。”
    苏轼笑道,“我等可没有宋国公的魄力。”从怀里摸出一锭五两重的银锭递给管事。
    “苏学士赏银五两。”
    有沈括、苏轼二人打样,这些观众便纷纷解囊打赏,多的如张天端赏银百两、章惇、张先赏银十两,少的便如苏氏门人一般赏银一两。
    沈方领着演员们再次感谢之后,合了幕布,片刻之后,沈方带着张茹、李师师二人走了过来,管事便要安排桌椅,被沈方摇头拒绝。
    沈方给诸位来宾见过礼之后,才将沈氏戏班的大致情况做了解说,这时,在场之人才知道,原来这个戏班真正的主人乃是深藏未露,年仅十一岁的李师师。而这部京剧《一剪梅》无论是编排还是角色的设定,均系沈方与李师师所决定,沈方大力扶持矾楼头牌李师师之用意昭然若揭,若不是沈方已被选为当朝附马,只怕这时便要有好事者恭喜沈括、沈方二人。喜欢重生大宋征服史请大家收藏:(663d.com)重生大宋征服史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