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华国,可回!

 
    陈舟早已料到周围人的反应。 因此,他笑着表示道:“燕大毕竟是我的母校,我也算是燕大的熟人了,所谓熟人好办事嘛。” 听到陈舟这么说,周围人瞬间露出了一阵笑声。 既然陈舟已经这么说了,那这件事情,便也算是定了。 不管他们再说什么,也是于事无补的了。 与其这样,倒不如替燕大送上相应的祝福。 “邱校长,恭喜了,有了陈舟博士的加盟,燕大在今后的发展,必将再上一个台阶!” “是啊,有了如此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的加盟,今后的燕大,恐怕将在华国高校界,一骑绝尘了!” “看来我们一点竞争的必要的都没有了,不管怎么说,恭喜陈舟博士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也恭喜邱校长,培养出了如此优秀的学生!” 即使面对周围人不断送上的祝福,邱校长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就这样? 就这么简单? 陈舟就来燕大了? 略一思忖,邱校长说道:“陈舟博士,返聘计划只是先前商议的结果。不管怎么说,肯定不适用于现在了。” “燕大将会为你制定单独的聘用计划,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邱校长这番话既是说给陈舟听,以对陈舟的投桃报李。 也是说给周围所有人听的,尤其是代表科技部门的李振邦。 打破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年轻得住记录的人,带回华国第一枚诺贝尔物理学奖奖章的人。 他们燕大的做为,是所有高校,学术圈所有人,乃至整个华国都在看着的。 更何况,陈舟都如此说了,他邱校长,再不拿出点诚意来,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李振邦听到这话,轻声笑了笑,说道:“陈舟博士,可是咱们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也是打破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年龄记录的人,相信邱校长,一定能妥善安排。” 李振邦在“一定”这两个字上,特意加重了音调。 虽说燕大的校长,论地位的话,是比他这位科技部门的局长,要高一些的。 可谁让科技部门,能够管得到这些高校呢? 高校的课题审批,都得经过他的手。 再者说,李振邦会出现在陈舟的接机队伍中。 是代表国家的态度的。 邱校长自然也懂,因此他一听到李振邦的话,立马便说道:“李局长,你放心,咱们燕大必然是不会亏待了陈舟博士的。” 李振邦的话,倒是搞得陈舟怪不好意思的。 他自己的要求,其实真不多。 有个良好且自由的科研环境就行。 却没想到,他自己没多的要求。 反而是科技部门的局长,帮他出来说话了。 只不过,对此,陈舟倒也没多说什么。 陈舟回归燕大这件事,也就算是广而告之了。 李振邦想到陈舟说是为了两件事而来,便又问道:“陈舟博士,那另外一件事是?” 陈舟想了想,说道:“另外一件是,就是为了课题研究的了。” 说着,陈舟指了指一旁的克罗斯:“这位是克罗斯教授,是我在SLAC的同事,在我负责胶球实验的时候,克罗斯教授便是我最大的助力。” 陈舟此后一说,众人也都明白了陈舟的意思。 既为了课题研究,又说了身旁人的身份。 那就说明了,陈舟打算继续粒子物理学的研究。 因此,陈舟的第二件事,大概率就是课题研究的去向了。 倒是一旁的克罗斯,还在自我介绍着:“胶球实验的时候,我是给陈舟博士打下手的,以后请多多关照。” 陈舟笑着看了看克罗斯,心中暗自吐槽道:“看来这位专职司机的汉语,还是没有学到家呐……” 给克罗斯留了一点自我介绍的时间。 等到克罗斯跟周围人都打完了招呼,陈舟才继续说道:“因此,为了继续粒子物理学的研究,我打算和克罗斯教授一起,进入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陈舟一说完,李振邦便表示:“这是好事啊!陈舟博士你愿意继续在粒子物理学的研究上更进一步,那么我们科技部门,肯定全力支持!” 说到这,李振邦又笑着道:“说起来,陈舟博士,你现在可不单单是数学家了,什么时候也申请个物理学的课题啊?我们可等着你再带回一枚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章呢!” 闻言,陈舟笑着说道:“等到我把极小模型纲领的课题解决了,我就申请物理学课题!” 听到陈舟的话,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这才刚解决完哥德巴赫猜想的难题,就开始极小模型纲领了? 要知道,这可是不比哥德巴赫猜想弱的难题。 而且,在极小模型纲领上,已经出了两位菲尔兹奖得主! 不过,在场的人,也能理解陈舟的想法。 如果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决,不能稳稳地拿下菲尔兹奖的话。 那么,再加一个极小模型纲领吧…… 但实际上,陈舟的想法更简单。 系统的任务摆在那里呢,需要10个哥猜这种级别的难题。 他不找一些去解决,这个任务怎么完成? 当然咯,菲尔兹奖这些都是顺路的事。 如果周围的人知道陈舟的想法,那他们大概会集体吐槽道:“这还让不让人活?一个哥猜,就够一个人穷极一生的智慧了,你还要来10个?” “好!那我们就等着陈舟博士你,把极小模型纲领给解决,再把华国第一枚菲尔兹奖的奖牌带回来!” 李振邦对于陈舟的话,还是有着极大赞赏的。 李振邦始终认为,科研人员就得有这种敢攀高峰的精神。 要是所有科研人员,都像付海天那种,那华国的学术界,也就彻底完犊子了。 李振邦话音落下,邱校长也说道:“在这里,我就提前预祝陈舟博士解决极小模型纲领的问题了!我们等着华国的第一枚菲尔兹奖!” 邱校长说完,周围人也是附和道:“陈舟博士,既然您在这里说出来了极小模型纲领的事,相信您已经有了解决的思路。那我们就期待着您带着菲尔兹奖回到华国的那一天了!” “是的,陈舟博士,别的不说,您说出来的课题,我们还没有见过没解决的。期待着明年,期待着您带回属于咱们华国的菲尔兹奖!” 听到这些人的话,陈舟不由得笑了笑,好像一不小心,就装了个逼? 但这也不能怪陈舟,都是同行的抬举嘛! 再者说,陈舟的确是说出去的话,都兑现了。 凡是经他口传出去的课题研究,就没有没解决的。 就算是哥德巴赫猜想这样的难题,也同样找出了对手的致命性缺陷。 成功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权,拿在了手里! “那个,菲尔兹奖的事,还在待定状态,这也是说不准的嘛。讲不好,就有哪位青年数学家,做出了更大的数学研究成果!”陈舟笑着说道,“不过,我也会努力的,争取早点把极小模型纲领解决,保住菲尔兹奖的提名哈!” 陈舟这话说的谦虚,但听在周围人的耳中,就觉得,果然还是诺奖大佬会装逼。 这话说的…… 都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这样数百年的难题了,还保住菲尔兹奖的提名? 但好在,在场的数学家不多。 能够感受到陈舟装逼的时刻,但感触还略微减轻了一些。 等陈舟回到房间之后,李振邦便去安排宴会的事了。 于国而言,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为国争光。 这是这么多年来,首次有华国的物理学家,在国际上露脸。 因此,他已经得到了老领导的授意,一定要好好招待一番陈舟。 邱校长则是借故去找陈舟了。 只留下一片陪同的人员。 此时人群中都在讨论着陈舟回国,入燕大,进高能所,将带来的影响。 “你们说,陈舟博士的回归,会给咱们华国学术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听到这个问题,有人便说道:“别的不说,你看看陈舟博士完成课题研究的速度,以及他申请的国家‘万人计划’,应该就能知道他会带来什么影响了。” “对的,你看看陈舟博士的效率,再看看咱们华国学术界原有的效率,就知道今后的方向了。” “对了,你们应该注意到了吧?陈舟博士回国前,咱们国家政府部门的一系列举措,不可谓不惊心呐!” “你这样说就不对了。我觉得陈舟博士的回归,必然会将华国学术界带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符合国家期望的事!至于高能所的付海天等人,那都是自作自受。咱们华国学术界,就是被这些人搞得乌烟瘴气的!” 这位教授的话一说出来,有人附和,也有人沉默不语。 这也是华国学术界的现状。 但不管怎么说,陈舟的回归,必然会带起一波改变。 在今后的学术界,更多地,肯定是看个人的科研能力了。 至于那些尸位素餐的关系户,将会被一步步压缩生存的空间。 这也是华国政府部门这次雷霆手段,所传出的信号。 借用陈舟的影响力,华国政府部门想要打造一个真正具有创新能力,有着科教战略的学术圈。 而这些,所最终导向的未来,就看华国学术界的应变能力了。 陈舟的房间里。 邱校长笑着问陈舟:“陈舟,你跟我说老实话,你到底为什么选择了燕大?据我所知,沪上那边的高校,可是没少向你抛橄榄枝。别的不说,沪上沪旦大学和沪上交通大学,比燕大也差不到哪里去。” “甚至于,一旦你接受了他们的邀请,这两所学校的任何一所,都将跻身华国第一高校之位。” 陈舟抬头看了看邱校长,笑着说道:“邱校长,我说燕大是我的母校,这里有我熟悉的人和物,所以我选择了燕大,你信不信?” 邱校长极为认真的看着陈舟,却只看到陈舟清明的双眼。 “信!”邱校长移开目光,再次说道,“燕大在华国背负的使命,始终是最高的。这些年来,因为燕大的学生,出国便不回来,所以燕大在世人的眼中,始终是为国外培养人才的地方。” “但是,哪有母校不希望学子学成归来呢?哪有母校不希望学子越来越好呢?又哪有母校不希望校凭学生而贵呢?” “可惜,在世人眼中,这始终是燕大的错,是燕大自己留不住人才……” “但不管怎么说,燕大的学子愿意回来燕大,燕大都是热烈欢迎的!燕大希望这些学子,在功成名就的同时,回头看看母校!” 陈舟有些意外的看着邱校长,他从来不知道,邱校长还有如此感性的一面。 但是,邱校长的话,也算是说出了国内高校的心声。 没有一所高校,不希望自己成才的学子,能够回归母校,回归祖国,为国尽力的! 可惜,现在的社会太浮躁。 太少人会想到这些了。 邱校长移回目光,看着陈舟,郑重地说道:“陈舟,我需要跟你说一声谢谢!谢谢你选择了燕大,谢谢你为华国带回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谢谢你为华国的所有学子,照亮了一条前进的路!” 陈舟听到邱校长的话,竟不知说些什么好了。 确实,他的回国,势必将在国际上产生极大的影响。 毕竟,这是第一位国外的留学生,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第一时间选择回国的。 而这一选择,势必告诉所有人。 华国,可回! 这一举动,也势必会影响更多的人,选择回到华国! 想了想,陈舟说道:“其实,我没有太大的理想,我只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咱们国家的科研,做些事。” 顿了顿,陈舟又说道:“邱校长,如果因为我的回国,能够让更多的人才回到国内,我也就知足了!” 听到陈舟的话,邱校长看陈舟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仿佛有小星星一般…… 邱校长最终感慨道:“华国的学术界,在你,在你们年轻人!华国学术界的未来,在你,在你陈舟!你势必将成为华国学术界的领军人物!” “唯愿,我们能够见到,华国学术界,傲视全球的那一天!” “也唯愿,所有在外的学子能够明白……” “华国,可回!”喜欢学霸从改变开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学霸从改变开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