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国家队出手

 
    听到老领导的问话,李振邦心头一喜。 怎么回事,他自然是知道的。 原本他就打算利用汇报工作的时间,跟老领导提一提这件事的。 只不过,因为陈舟的影响,科技部门的事情,突然变多了起来。 再加上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这才一直没来得及说这件事。 却没想到,老领导居然主动问起了这件事。 这倒也省去了自己再找机会来提这件事了。 “是这样的,老领导……”李振邦快速地在脑海里,把整件事梳理了一遍,然后开始解释。 “关于陈舟回不回国的讨论,实际上早在陈舟出国之前,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当时陈舟主动发了一篇微博,回应了这件事。” “但是谁也没想到,在陈舟这次来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之后,这件事会以一种极其迅猛的速度,再次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 “老领导,这件事情的发展,是经过了这样几个阶段的……” 听完李振邦的叙述,老领导轻声问道:“当时陈舟是怎么回应的?” 李振邦如实说道:“陈舟当时就一句话,他说,自己一定会回国。” 老领导听到这话,顿时乐道:“这小子,有个性!” 李振邦也笑着说道:“确实很有个性,一句话表明立场,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老领导点点头:“既如此,那他们现在闹腾什么?” 李振邦回道:“老领导,其实咱们国内的科学界,一直处在一个,一个特殊的状态。” 老领导微微皱眉,疑惑的问道:“什么特殊的状态?” 李振邦直接答道:“尸位素餐,关系网交错。” 这句话说完,李振邦就紧盯着皱着眉头的老领导。 老领导没有说话,只皱着眉头,眼神则落在那份报纸上。 李振邦张了张嘴,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有些事情,说得太多,说的太急,并不好。 他相信,老领导有着自觉的考虑,也有相应的处理办法。 况且,这本身就是长年积累的痼疾,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停顿了片刻,老领导轻声问道:“振邦,你觉得陈舟的选择会是什么?你是负责国家‘万人计划’一事的,跟他的接触也不少,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李振邦闻言,顿时明白了老领导的意思。 随即,李振邦便说道:“我觉得,以陈舟的性格,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搞科研,他都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所以,我相信陈舟他会兑现自己说过的话。” 说完之后,李振邦想起一件事,又补充了一句:“有这样看法的人,远不止我一个,陈舟他先前的学校,先前的老师,也都相信他会回来。” 老领导闻言,轻轻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好的,老领导。”李振邦默默应了一声,便准备离开办公室。 在李振邦朝办公室门口走的时候,老领导又翻看了一遍报纸上的新闻。 “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通过官网公告和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宣布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名单。我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陈舟,成功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收入囊中。同时,陈舟还打破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史上,最年轻得主的年龄记录……” 快速扫了一遍之后,老领导缓缓放下报纸,微微抬头,看向李振邦离去的背影。 他想了想,轻声说道:“振邦,这件事我会好好了解一番的。” 听到老领导的声音,李振邦的脚步微微一滞。 他转过头,看向老领导。 老领导冲李振邦笑了笑,然后摆了摆手。 …… “克罗斯,其他的研究人员,都安排好了?” 酒店房间里,陈舟看着眼前的克罗斯,出声问道。 克罗斯闻言,点点头:“都安排好了,和我们是同一天的时间,我们去CERN,他们去华国。” 陈舟又问道:“那华国那边,联系好了?” “是的,早就联系好了。”克罗斯想到华国那边的回应,不由得笑道,“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听到有这么多研究人员愿意过来,别提有多高兴了。” 陈舟看了一眼,略带小兴奋的克罗斯,微微摇了摇头。 这家伙,自从知道自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就一直处于亢奋状态,简直是比自己还高兴。 本来,陈舟是打算让克罗斯先行带着这一批研究人员,前往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 只不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公布,使得克罗斯自个不愿意。 他一定要好好履行自己的“司机职责”,陪着陈舟去斯德哥尔摩领奖。 这一点,陈舟自然无法拒绝。 毕竟,这位在粒子物理学界,也算小有名气的克罗斯教授,从胶球被解决开始,就算是成功应聘上了陈舟的司机职位。 这不能平常光开玩笑,真到领奖的时候,却把人给抛弃吧? 这样做,怎么看也都不合适。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安排,克罗斯陪着陈舟去CERN,完成之前约好的10月份实验。 而其他人,直接去华国科学院的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始适应华国的研究机构。 见陈舟没有说话,克罗斯又说道:“我最近也看到了华国那边的新闻,怎么你这打破华国的零的记录后,却没有成为华国的第一人?反而,这些人都在担心你会再也不会去,甚至于,还有人好像就不想让你回去?” 陈舟听到这两个问题,轻声笑道:“没什么为什么,有人在背后搞事情罢了,等我回去,他们就知道小丑究竟是谁了。” 说完,陈舟转移话题道:“这次10月份,在CERN的实验,你记得多收集一些实验的数据。” 克罗斯疑惑道:“那你呢?” 陈舟笑道:“咱们分工合作嘛,你收集一些必要的信息,我进行数据处理。” 克罗斯微微一愣,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猛地抬起头,克罗斯看着陈舟,表情略显古怪。 他想起来,在陈舟第一次加入弗里德曼的课题组,在第一次胶球实验之后。 他和陈舟,就是这么分工的。 陈舟负责数据处理,他…… 好吧,他啥也没干…… 看到克罗斯脸上的表情,陈舟顿时了然,他笑着解释道:“你放心吧,不会和之前一样的,你肯定有参与感。” 克罗斯:“……” 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学术交流结束后,陈舟和弗里德曼一行人的学术交流的活动,也就彻底宣告了结束。 陈舟原定的游学计划,至此也基本上算是完成了。 其后,也只剩下,CERN那边的实验参与了。 说到CERN的实验参与,CERN那边其实一直挺担心的。 尤其是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更是发自内心的担忧。 生怕陈舟以太忙为由,,或者陈舟加入了其它实验室,进而婉拒了原本商议好的实验参与一事。 毕竟,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公布,直接使得陈舟成为了粒子物理学界的香饽饽。 全世界,各大高能物理实验室,都想着将这位至今去向成谜的年轻科学家,招入麾下。 当然,这得除了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华国国内的舆论情况,也早已传到了国外。 这也导致,国外的诸多实验室,对陈舟的态度,更加热情。 就拿CERN来说,现在华国不待见陈舟,那他们的机会,就更大了。 因此,在和陈舟确认了实验参与一事不变的同时。 CERN这边,不仅放心了心中的担忧,还连带着开始准备后续的计划。 最终能不能留住是一回事,但做与不做,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陈舟和克罗斯与弗里德曼等人告别后,便再次登上了前往日内瓦的航班。 在陈舟和克罗斯走后,弗里德曼便返回了麻省理工。 这位粒子物理学领域的大牛,打算将之后的时光,都留给自己的教学工作。 而其余的研究人员,则依照各自的安排,准备于近期前往华国。 …… 当再一次来到CERN时,陈舟明显地感觉到,这些人,似乎更热情了。 这次负责跟陈舟对接,安排相关实验参与事宜的,仍然是米彻·约翰斯通。 从他脸上热情洋溢的笑容,就知道,陈舟为什么会觉得这些人更热情了。 “陈舟博士,恭喜您,以出色的研究成果,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收入囊中。” 前往CERN的路上,米彻·约翰斯通对陈舟恭喜道。 就连话里对陈舟的称呼,也由你,变为了您。 陈舟笑了笑,谦虚地表示:“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一个代表罢了。” 米彻·约翰斯通不赞同地说道:“如果没有你完善粒子基本理论,从理论上解决色禁闭的问题,然后又负责统筹实验安排,那么必然是不可能发现胶球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嘉奖的是智慧的物理学大脑,绝不是一个人的辛劳!所以,陈舟博士,您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是高于其他研究人员总和的。” 陈舟轻声笑了笑,却没有接这个话。 这话听着就好了,反正说的那么好听。 只要自己别当真就行。 如果没有SLAC的研究人员,为了最后实验计划,所付出的心血的和努力。 就算是他有再完善的理论,那也只是理论而已。 到最后,胶球到底会由谁发现,可就说不准了。 来到CERN的实验室之后,在正式隆重的介绍之后,他和克罗斯两人,加入了相关的实验课题组。 本来在陈舟的计划中,CERN这边,最精彩的对撞机实验,应该是在8月份。 而他在10月份过来,正好会错过,这部分精彩的实验。 却没想到,CERN调整了相应的实验计划。 陈舟这次来,正好赶上重中微子的搜索。 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有趣的实验。 2012年,质量为125GeV的标量粒子被发现后,高能物理学家的心态就是矛盾的。 一方面,希望该粒子就是标准模型所预言的希格斯粒子。 另一方面,又渴望它不是标准模型所预言的粒子,而是某新物理的“类希格斯粒子”。 因此,CERN近些年来的实验计划中,基本上都有借助于LHC大型强制对撞机,进行精确测量标准模型参数,从而判定希格斯粒子,是否是标准模型粒子。 2017年,已经进行的实验,便是将LHC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对撞能量调整至13TeV,利用超环面仪器和紧凑渺子线圈两大探测器,采集对撞事例的数据。 通过分析H→bb、μμ、ττ、γγ、H→ZZ*→4l、H→ZZ*等过程,以及ttH耦合常数,进而确定希格斯粒子的性质及与其他基本粒子的耦合常数。 虽然现在还无法确认该标量粒子,是否是标准模型所预言的粒子。 但随着数据的累计,上述测量的精度,会进一步提高。 除了这一和希格斯粒子有关的实验外,CERN所进行的实验,还有另一大重要任务。 那就是,直接寻找“新粒子”。 2017年,已进行的实验,就有对stop、slepton、W'、Z'、leptoquark、矢量型夸克、高维度粒子、复合粒子,甚至是暗物质粒子等的全方位搜索。 而重中微子,便是今年最后一个,还算精彩而有趣的搜索实验。 只不过,虽然烧了不少经费,也获得了不少的实验数据。 但是,上述“新粒子”存在的直接证据,却是完全没有找到的。 所以,今年最后的希望,也就被寄托在了重中微子的探测上。 当米彻·约翰斯通介绍完实验的情况后,陈舟忽的就有些不妙的感觉。 果然,一扭头,就看到了米彻·约翰斯通那谄媚的笑脸。 陈舟顿时心里一咯噔:“这人该不会以为,我能找到重中微子吧?” 当陈舟再一次来到CERN的消息,被传开了以后。 所有人都开始以为,陈舟最终选择的是CERN。 尤其是,当听到陈舟已经正式加入CERN的课题组,开始进行相关实验研究的时候。 这种猜测,更是平添了几分证据。 在这种情况下,华国国内的舆论,也在此暴躁起来。 付海天等人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开始把手中的“大招”,一个接一个放出来。 付海天更是做梦也没想到,陈舟会再回到CERN去,还加入了CERN的课题组。 这简直是自己把自己推到了舆论的对立面嘛…… 一时间,华国国内,舆论哗然。 绝大部分的人,都开始跟随舆论大潮,指责起了陈舟。 全然不记得,前段时间,还因为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打破诺贝尔物理学奖历史一事,而全国兴奋呢。 只不过,就在付海天等人,以为陈舟这次死定了,再也没人能救。 他们已备好香槟,准备庆祝之时。 新闻联播率先以一则长达30秒的新闻,报道了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事。 随后便是,华国科技部门发了一则公告。 公告内容,正是国家“万人计划”的课题说明。 其中,着重强调了一件事。 那就是,陈舟仍然是国家“万人计划”的人员。 他仍然在进行着国家“万人计划”的课题。 公告发出后,紧接着便是各大官媒的发声。 他们的主旨只有一个。 不信谣,不传谣! 坚决维护华国科学家基本信誉!喜欢学霸从改变开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学霸从改变开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