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正因为人看空了一切,才更能认清世界、认清自己
一八七.佛之为佛说到底
释迦摩尼在家出家成道故事,
信佛学佛修佛之人,不说全然耳熟能详,多少也知一个大概的吧。
作为得法之人更宗门新祖,为何于人究问如此泛泛之知呢……
张日用一边给慧能和自己斟茶一边思索之中,渐渐有所恍然了~~
我等信佛学佛修佛,当然多在服膺其理其义了。是不是或也正因为如此,往往也易于中纠缠而蔽于一曲呢?因为佛之为佛说到底,不亦人一己生命意趣及百年志向着落并最终成就故事而已吗……
想释迦摩尼生为“举国人之命”的王位继承人,大争时代却于富国强兵、开疆拓土毫无兴趣。年迈国王、忠心大臣于之绞尽脑汁为选美妃、为呈伎乐、为建四季宫殿且“令习兵马、手搏、射御”等等帝王之术,更差千骑万乘导从“案行国界,使观施为”,惟望能生巍巍权欲及治世宏图大志。可太子眼里心里于中看清的却是生命竞争的不堪、百年生老病死的苦悲;于中想明的却是王权如浮云、美女为骷髅、宫殿成野坟的虚幻无常,反是更加坚定了“专精至道,不思欲乐”绝决之心……
思维至此,张日用有些明白慧能用意了:
“师弟,愚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佛缘一己生命志趣‘专精至道’而悟世界人生本相,那无常无我寂灭涅槃之说,不但是其王权富贵所弃之由,更也一己自身成就之因?”
“师兄所言极是!”
慧能放下茶杯紧接而言:
“天生一人,天生一性,人皆有一己天禀生命意趣。此中之适,谁都知道因此便得百年畅怀、生命无憾。但因缘之人因缘之中,又总有太多欲望及由此而来太多无奈,或这才是人一生不得安乐安稳更万般烦恼根源吧……
而佛之为佛,
是不是不仅特别清醒与生俱来一己生命意趣,更在自觉将那适志的‘专精至道’作为了一切放下毕生事业?”
“原来空门不空啊!”
听到这里,张日用似乎一下有悟。
“师兄说得对。
正因为人看空了一切,才更能认清世界、认清自己。
佛透说一个空字,只为启人知空识空悟空以达‘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生命妙境。
因为,那心不仅一切清净寂灭终极安稳之得,更人百年得无所得、住无所住一切解脱所见所明。人有此明,便会了无牵挂更无畏无惧去着落天秉志趣而自在生命、无憾人生了吧?”
“对呀!
圣人‘知不可为而为之’逆水行舟,虽毕生不遂,却‘乐以忘忧’。之中得失不计,不亦某种意义上无住生心认清识透了那天下归仁之为之求,才是一己百年适志真正,才是一己生命存在真正吗?此中的义无反顾无怨无悔,不但是人生命畅怀,更亦人生无撼了。
而庄子窘迫至缺衣少食,却自喻适志栩栩蝴蝶,不也多在了然一己性情更百年志趣真正吗!此中唯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自在过隙生命、逍遥蜉蝣人生那泥涂不移,亦人畅心畅情得其所哉呀!”
似有幡然的张日用说了,不由拿起茶杯一饮而尽。
“那一切无常无我、无得无住寂灭生心之中,何又为别驾大人畅怀生命、无憾人生的适志呢?”
张日用有悟之际,慧能话峰一转,便直直相问了。
———1.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佛所行赞》卷第二;2~4.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卷上;——(1~4:华文出版社《佛经故事》);5.《金刚经》;6.《论语,宪问》;7.《论语,述而》;8.《庄子,天下》喜欢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请大家收藏:(663d.com)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