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案例
海南航空集团的债务问题
海南航空(简称“海航”)于1993年成立,曾经是中国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航空公司之一。自2017年末突发流动性风险以来,在各方支持下,海航集团积极开展自救,但未能彻底化解风险。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流动性风险有加剧的趋势。2020年2月29日下午,海航集团宣布被接管。
与很多从里烂到外的倒闭企业不同,海南航空一直是中国非常优秀的航空公司。海南航空的票价一直是性价比最高的。价格最亲民,服务最周到,机型最先进,管理最严格,环境最优良,甚至飞机外部喷绘的图案也是最亮丽的,海南航空被Skytrax(一家英国顾问公司)评为“五星航空”,是中国唯一获得这个荣誉的公司。此外,海南航空也很注重安全,在2017年的权威机构JACDEC(客机坠毁数据评估中心)的评比中名列世界第三,只排在中国香港国泰航空和新西兰航空之后。这个成绩将国内其余40多家航空公司远远地甩在身后,展现了过人的管理本领。
然而,自2000年起,海航集团开始了多元化经营,并且涉足各种海外业务,包括收购酒店和投资地产等。经过近20年的发展,海航集团拥有了海内外共计8 000多家酒店,地产和金融资产则数不胜数。此时,航空运输早已不是海航集团的主业。据不完全的统计,2016年底,海航集团的航空资产只占15%左右,海航通过贷款、抵押、融资、收购等方式进行跳跃式发展,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多元商业帝国了。
2015年末,海航总资产为4 687亿元,2017年末海航的总资产是1.5万亿元,《财富》世界500强的排名也从2015年的464位,猛升至2017年的170位。也就是说,海航仅用两年时间就超越了293家优质大型企业。与总资产对应的数字是,2015年至2017年间,海航在全球的并购资产超过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 600亿元,疯狂且激进。而这些用来并购的钱,是通过银行借款、发债、融资等大举借债的方式得来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杠杆收购”。
理论上讲,当企业的经营业绩足以支撑并购造成的负债和资金成本时,这一融资模式就是良性循环,企业不会瓦解。但事实上,一个致力于金融操作的企业,如何能同时沉下心来做好实业?一旦业绩无法支撑负债和成本,这一融资模式就会变成一个雪球,不能及时停止,雪球会越滚越大,一旦贸然终止,就有可能造成全盘崩塌。
不幸的是,规模扩大后的海航,其经营业绩并没有出现强势上涨的势头,甚至在最后已经无法支撑并购造成的负债和资金成本。海航先停止了并购行为,再抛售资产换取现金流,但这只能暂时缓解债务困境,想要做平杠杆或大幅度降低负债率几乎不可能,因为债务本身的利息在上涨,集团的运营不可能中断,运营成本依然存在。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业是一次打击。对一般的航空公司而言,相对健康的财务状况可以让公司坚持一段时间,克服当下的困难,而对海航来说,它本来就被负债压得喘不过气来,此时一点点断粮就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好在地方政府及国家监管机构比较重视,它们进行接管,处理和重组了海航债务,否则海航就可能进入破产程序。
案例分析
海航的债务问题出在海航集团的管理层。作为最优秀的航空公司之一,海南航空完全可以乘胜追击,获得航空运输及相关领域更大的市场空间。然而,大量的多元化经营将它从成熟领域吸到的资金投入未知领域,舍本逐末。此外,海航的投资不顾财务健康,过多地使用杠杆,追求一时之快感,把痛苦留给了今后的岁月。喜欢华为经济学请大家收藏:(663d.com)华为经济学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