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炸酱面

    楚运欢经过刘成刚这么一番话的打趣,顿时把现场的气氛搞活了。可以看出孙秀珍也不再扭捏腼腆。而坐着的陈洁茹更是听了他们的对话,尤其是刘成刚不断地说着菜名,似乎是对餐饮文化大为精通,一会儿便心情大好了起来。
    “洁茹,呵呵,你说你要吃点啥,趁着楚运欢在这没走,咱们狠狠地敲他一笔竹杠。奥,还有那个孙秀珍,你也说说,你喜欢吃点啥,只要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土里藏的,树上结的,你随便说,只要咱们别凑个满汉全席就可以,……”刘成刚对着陈洁茹笑着说,一边向孙秀珍投去善意温暖的目光。
    楚运欢对着孙秀珍说,“呵呵,那个孙秀珍,你说说你想吃点啥,听听你的口味呢”此时的他有意无意地看了看孙秀珍。
    “问我啊,我很随意啊,吃什么都不挑,你看这么热的天,吃碗炸酱面就不错啊,”孙秀珍轻轻的说着,看着楚运欢正在征求的目光。
    楚运欢一听,便问孙秀珍,“你知道哪里的炸酱面最好吃啊?”孙秀珍还没等开口,只听得刘成刚接了话头,“欢哥,你是说哪里的炸酱面最好吃是吧?这个我还真知道,肯定是北京的啊”
    “刚子,那你说说北京的炸酱面为啥这么有名?”楚运欢接跟了一句。他就在看看刘成刚知道炸酱面的来历有多少。
    “欢哥,我还真不知道呢,就想着它挺好吃了,你知道吗?你给我们讲讲吧,省的吊起了胃口,没处安放……”刘成刚被问得答不上来,就踢皮球给了楚运欢。
    楚运欢听到刘成刚说不出来,再看看陈洁茹,孙秀珍十分感兴趣的样子。就说“哈哈,看来还有点时间,我就给大家说一下有关北京炸酱面的来历,让你们也有个了解。话说炸酱面的起源,还是出自于一个民间传说,但是也没有经过考证。那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八国联军入侵中华,打到北京后,使清宫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随从,从北京逃西安城内南大街,闻到一股清香味,总管李莲英抬头一看,是家炸酱面馆,及时禀报太后、皇帝,由于长途跋涉皇帝和太后也正是饥渴交加,说那就吃吧。
    进入店内,李莲英向店老板要了专营的素酱面,所有人吃了一碗后说:“味道真好,再来一碗!”,吃完之后太后问众随从这面味道怎么样?众人异口同声说:“绝对的好面,好!好!”这时太后皇上要起驾上路,太后吩咐总管李莲英把做炸酱面的人带到北京,带到宫里做炸酱面,从此后素炸酱面在北京落户。
    炸酱面是北京富有特色的食物,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老北京人称作“锅挑儿”,浇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比较权威:根据北京民俗学者王永斌先生所著《杂谈老北京》,清朝时,北京的东四隆福寺街有家小有名气的饭店——隆盛饭店,在清朝道光年间开业。这家店有一种叫做凉烂肉面的特色面食,颇受欢迎,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饭店的掌柜姓温,因为炉灶搪得好,人们都称之为“灶温”。
    灶温所做的凉烂肉面的卤汁就是将肥瘦相间的猪肉切好煮烂,再加入黄花、木耳、蘑菇等蔬菜,拌以花椒、大料、小茴香等作料制作而成。面条则为现做的抻丝细面条,煮出锅之后,过三遍刚汲出的井水,称“三跳井”。捞出后之后倒入适量的卤汁,再放些蒜泥、黄瓜丝,卤汁鲜香,面条凉爽,令人回味。学者推断,“灶温”的炸酱面应该是从“凉烂肉面”演化而来的。”
    “呵呵,一个炸酱面还这么多故事,楚运欢,你咋知道的啊。听上去像是真的。就是呢,让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挺好吃,要不我们就来碗炸酱面吃吃,我快要饿了坏了,……”陈洁茹听得很认真,当楚运欢一说完话,就干忙提议说。
    “今天来不及了,抽空咱们一起吃啊,说好了咱们四人一起去,对了,看看哪天你们休息啊,”楚运欢没有立即答应下来,毕竟时间太仓促。再说,这次能和孙秀珍相遇,要是在一起吃个饭,也不能草率了,更何况,陈洁茹也在。
    “另约啊,另约,炸酱面是有的,冰凉的青岛扎啤是有的,可惜的今天时间是没有的,你看那时间不早了,还要回去干活呢,”楚运欢再次补充道。
    “记住了啊,抽空我要请大家吃满天星啊”楚运欢笑着喊了一句。
    “欢哥,你在说吃啥满天星啊,啥味道的”刘成刚一听,似乎没听说过,啥菜名啊,很纳闷,便问道。
    楚运欢一边推着刘成刚出门往外走,一边向她俩示意一定会请客,而现在确实是时间有点不凑巧,再不走就是在来不及了。
    他出门就蹬上三轮车了,对着陈洁茹,孙秀珍挥了挥手。大喊一声,走来……,刘成刚坐在后面,匆匆往回赶。喜欢落土的星星请大家收藏:(663d.com)落土的星星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