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行到横翠云深处


        能远楼位于什刹海的后海北岸半岛上,那是一块淤泥囤积的地方,它三面环水,是什刹海一带景致的精华,保存着京城珍贵的人文脉息。小楼能“极目远眺”,随之便有了“能远楼”的名字,它是一位王氏嬷嬷的私产。 王嬷嬷年轻的时候,是大都的一名歌姬。只知道姓王,却无人知道她的名字,有人猜测,就是这王姓也可能是假的。 想当年,这歌姬王小姐可谓红极一时,到底有多红?你看她在海边营建的这座小楼,便能窥见一斑。她不但会唱,而且还能作曲。她所作的套曲《寄情人》【1】,是文人墨客去风月场所的必点曲目。 【一】《苏武慢.一径通幽》虞集.词 走进这风花雪月的院子,但见亭台楼阁如云,假山奇石罗列,漫步在绿荫花树之间,只听得清泉潺潺流淌,奇葩异木间传出阵阵莺雀的婉转啼鸣,与小楼里的琴瑟相互应和,此起彼伏,令人心神俱醉。 沿着一带花荫小径而行,渐渐步入林荫深处;又行一程,眼前豁然开朗,但见一潭池水犹如明镜一般,镶嵌在微绿的草木之间,水榭华庭临水伫立;隔水望去,远处的亭台楼阁如在画中,但见春色似锦,绿柳含烟,四周景色倒映入水中,形成一幅奇异对称的绝妙画面,仿佛走进九天仙境一般,令人目眩神迷,叹为观止。 “能远楼”是一座三层小楼,其建筑更是独具一格,是按照唐朝的风格修建而成的。 唐朝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大唐精神的完美体现。 大家正从远处眺望这座小楼。 突然,从小楼的一层大门,涌出一大群仙女。仙女散开,分站两边,在众多仙女的中央显现出一位举止端庄优雅的白发老妇,那一定是王嬷嬷无疑了。 她身穿一身男式唐装:内穿写意花纹的浅米色圆领长衫,外披圆领宽袖白纱褙子,在前襟、后襟的下摆及袖口绘有书法和水墨兰竹,白纱的飘逸和水墨的雅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此情此景,老夫子虞集禁不住吟诗一首: 一径通幽,画屏横翠, 行到白云深处。 世外蟠桃,井边佳橘, 别有种萱瑶圃。 檀板轻敲,素琴闲弄, 奉献凤膏麟脯。 舞翩翩、鹤发飘飘, 仍是旧时仙母。 君看取、华屋神仙, 满堂金玉,此是蟪蛄朝暮。 五色蓬莱,九秋雕鹗, 别有出身之路。 酒熟麻姑,云生巫峡, 稽首洞天归去。 任海波、清浅无时, 何处绿窗云户。 柳贯领着大家赶紧走向前去,向王嬷嬷拜年:“王居士,您老人家过年好啊!” 王嬷嬷精神矍铄地回礼:“好,好,都好,你们也好啊!” “我们都好!”大家分别上前给王嬷嬷施礼问好。 见礼过后,王嬷嬷把大家引进一楼大厅。 王嬷嬷一辈子没有结过婚,她说,生活中没有让她欣赏的男人,她的梦中情人是五百年前的李白,她总想“梦回大唐”。 走进一楼的“静夜厅”,主墙面以木质格栅引领空间的序列,统一以竖向直立线条舒展开来,层层叠叠、疏影横斜。 唐韵艺术屏风叠加且阵列有序的排布于造型墙之前,透明青莲雕刻造景,以艺术装置形式呈现并成为视线的焦点。仿佛于一收一放、一动一静、一实一虚之中,增强了整体的韵律感,为空间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气息。 在大厅的正上方挂着一幅匾额,上书“明月高悬,静夜幽思”八个大字,一看便知是赵孟頫的手笔。即便经历了沧桑变幻、世事浮沉,那些诗意也从未黯淡。 上的二楼,便是专门饮茶的地方。 楼梯的迎面,是一个半透经编纱的大屏风,屏面上是王嬷嬷亲自书写,绣娘们采用苏绣工艺,精心制作的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一首诗: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 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 御礼征奇策,人心注盛时; 从来留振滞,只待济临危。 古朴质感的家居摆件,自然生态的石雕艺术,将唐风元素与元代风格相结合,细节之处,感受“青莲雅居”的待客之道。 王嬷嬷就居住在二楼。 她常常是,一本书,一壶茶;静心静思,自在风水;编钟礼乐,静夜听琴。 王嬷嬷为何如此地向往唐朝? 因为,唱诗风行于唐朝,唐朝诗人既精于诗,又工于曲,能写音乐的表演技巧,能写音乐艺术的感染力。 如李白的《听蜀僧弹琴》中写道:“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用音乐抒发内心的情感,亦用诗来表达朋友间的情谊。 【二】《王氏能远楼》范梈.诗 到了二楼,王嬷嬷便止步了,侍女把客人领上名曰“将进酒”的三楼。 这三楼的影壁之上,赫然写着李白的名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属于盛唐的气质,雍容中有傲岸,醉意中有从容。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走进一个大包间。 中间是一张大圆桌,卯榫结构,方圆对照,疏密呼应。一抹红,一帘白点缀空间,形成静谧悠然的心境和多元复杂并存的“唐韵”古风。 对面墙上,挂着范梈亲自书写的一首诗——《王氏能远楼》。 诗曰: 游莫羡天池鹏, 归莫问辽东鹤。 人生万事须自为, 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得酒勿少留, 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醉捧勾吴匣中剑, 斫断千秋万古愁。 沧溟朝旭射燕甸, 桑枝正搭虚窗面。 昆仑池上碧桃花, 舞尽东风千万片。 千万片,落谁家? 愿倾海水溢流霞。 寄谢尊前望乡客, 底须惆怅惜天涯。 纪绪不知柳贯会怎样安排酒宴的座次,他便来到墙壁的跟前,佯装欣赏范梈的这幅字;杰克逊也跟了过去,假装认识这龙飞凤舞的草书。 揭傒斯走了过来,说道:“纪生,这是范德机去福建闽海道任知事之前写的一首诗,是他留给我们的念想……纪生觉得,范德机的诗如何?” 纪绪说:“学生认为,时不我待、及时行乐的情绪是这首诗的主调。在范老先生看来,世间一切都难以永恒,痛饮美酒、及时行乐,可以一解胸中愁怨。学生想,范老先生的愁怨,主要是指生命有限和客游离乡。尽管诗中所涉景象及情绪变化跳跃,却因此而有了可以把握的内在脉络。” 揭傒斯没有评价纪绪对诗的理解,而是评价起范梈来:“我这老友的诗啊,如秋空行云,晴雷卷雨,纵横变化,出入无联。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嶙嶒,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差可仿佛耳。” 虞集也来到跟前,说道:“老范的诗——如唐临晋帖,终未逼真。” 只听坐在主位上的柳贯说:“你俩老东西,怎么还不坐下!” 大家回头看,只见柳贯的两旁各留有两个座位。揭傒斯和虞集顺便在主座的上首坐了下来,纪绪却看着座位发呆:我怎么能坐在主位的左侧呢? 柳贯笑道:“纪兄,你俩快来我身边坐呀!待会儿,老夫要跟纪兄研究你的那首《卷珠帘》。” 柳贯属于当时的文学泰斗,他怎能称纪绪这个小学生为兄呢? 一般来说,只要同一时期、在同一学校生活过的老师和学生,就可以有师生的名分。老师如何称呼学生,要看彼此在学问上有无直接的授受关系。如果对方是自己正式的学生,并向他传授过学业,便可以称之为“弟”。当然,这里的“弟”是“弟子”的意思,与兄弟之弟无关,古代师生称“师弟”。如果彼此虽有师生名分,但没有授过课,则老师一般称学生为“兄”。比方说揭傒斯,只是纪绪的主考老师,并没有授过课,他也可以称纪绪为“兄”。 ———————————— 注释 【1】《寄情人》 《中吕.粉蝶儿.寄情人》是由十六支曲子组成的套曲。通过王氏自己的口吻,提出她的爱情观,批判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抑和封建社会买卖婚姻的不合理。文采斐然,在元曲中属于女作者不可多见之佳品。 明代文学家、曲作家李开先《词谑》:“又[中吕]《赶苏卿》,大都歌妓王氏寄情而作。虽妇人亦知音,宜乎元以词擅名也。” 原曲词如下: 江景萧疏,那堪楚天秋暮,战西风柳败荷枯。立夕阳,空凝伫,江乡古渡,水接天隅,眼弥漫晚山烟树。 【醉春风】寂寞日偏长,别离人最苦。把一封正家书改做诈休书,冯魁不睹是将我来娶,娶。知他是身跳龙门,首登虎榜,想这故人何处? 【红绣鞋】往常时冬里卧芙蓉裀褥,夏里铺藤席纱忄厨,但出门换套儿好衣服。不应冯魁茶员外,茶员外钞姨夫,我则想俏双生为伴侣。 【迎仙客】见一座古寺宇,盖造得非常俗,见一个僧人念经掐着数珠。待道是小阇梨,却原来是老院主,俺是个檀越门徒,问长老何方去? 【石榴花】看了那可人江景壁间图,妆点费工夫。比及江天暮雪见寒儒,盼平沙趁宿,落雁无书。空随得远浦帆归去,渔村落照船归住。烟寺晚钟夕阳暮,洞庭秋月照人孤。 【斗鹌鹑】愁多似山市晴岚,泣多似潇湘夜雨。少一个心上才郎,多一个脚头丈夫。每日价茶不茶饭不饭百无是处,教我那里告诉。最高的离恨天堂,最低的相思地狱。 【普天乐】腹中愁,诗中旬。问甚么失题落韵,跨欸骑驴。想着那得意时,着情处。笔尖题到伤心处,不由人短叹长吁。嘱付你僧人记取,苏卿休与,知他双渐何如? 【上小楼】怕不待开些肺腑?都向诗中分付。我这里行想行思,行写行读,雨泪如珠。都是些道不出,写不出,忧愁思虑,了不罢声啼哭。 【幺】他争知我嫁人,我知他应过举。翻做了鱼沉雁杳,瓶坠簪折,信断音疏。咫尺地半载余,一字无。双郎何处?我则索随他泛茶船去。 【十二月】无福效同俦并侣,有分受枕剩衾余。想起来相思最苦,空教人好梦全无。擗飞了清歌妙舞,受了些寂寞消疏。 【尧民歌】闪得人凤凰台上月儿孤,趁帆风势下东吴。我这里安桅举棹泛江湖,到不如沉醉罗帏倩人扶。踌躇,踌躇,天边雁儿遥,枉把佳期误。 【耍孩儿】这厮不通今古通商贾,是贩卖俺愁人的客旅。守着这厮愁闷怎消除,真乃是牛马而襟裾。斗筲之器成何用,粪土之墙不可污。想俺爱钱娘乔为做,不分些好弱,不辨贤愚。 【三熬】娘呵你好下得好下得!忒狠毒忒狠毒!全没些子母情肠肚。则好教三千场失火遭天震,一万处疔疮生背疽。怎不教我心中怒?你在钱堆受用,撇我在水面上遭徒。 【二】我上船时如上木驴,下舱时如下地府,靠桅杆似靠着将军柱。一个随风倒柁船牢狱,趁浪逐波乘槛车。伴着这掿人物,便似冤魂般相缠,日影般相逐。 【一】他正是冯魁酒正浓,苏卿愁起初,下船来行到无人处。我比娥皇女哭舜添斑竹,比曹娥女泣江少一套孝服。则怕他瞧破俺情绪,推眼疾偷掩痛泪,佯呵欠带几声长吁。 【尾】比我这泪珠儿何日干?愁眉甚日舒?将普天下烦恼收拾聚,也似不得苏卿半日苦。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