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在四月的最后一天,我还在上班。 随着四月的结束,春天已经走远,夏天悄无声息的来了。 毫无征兆的在四月的最后一天,内心忐忑激动。 从午夜十二点到最后一秒的结束。当手机屏幕上显示,五月一号时,仍觉得像在做梦一样。 四月发生了很多事情。 科学家们终于拍摄到了黑洞的照片。 凉山森林起火,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 除了这些重大事件让我们揪心外,还有一些小新闻。 比如上海十七岁少年在芦浦桥跳桥身亡。 北大才子谢宇弑母三年后被抓。 、、、、 上海17岁少年跳桥身亡,事件一经曝光,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那位母亲。于是网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对那位母亲的指责。 世上没有哪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当悲剧发生后,很多人都自以为是的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抨击那个活下来的人。 却不知在我们的社会日渐前进的过程中,各种潜藏的弊端被暴露出来。 首先现在独生子女多,生活的环境相对孤独,而从小到大,被父母百般宠爱,缺失对逆境的反抗。被网上烂七八糟的新闻影响了价值观,人生观。 又处于青春期,敏感冲动,外表看起来坚强无比,其实内心很脆弱,稍微风吹草动就能成为压垮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母亲成了这场悲剧的导火线,殊不知这样的孩子将来进入社会,面对挫折同样选择消极的态度。在成长的过程中,性格的养成和缺失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自我的提升,外界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将所有的过错全推在母亲身上。 每个人都有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 而孩子会变成什么样,父母不能决定,真正有决定权的是孩子。 北大才子弑母案是我这几天一直关注的新闻。 一个曾经的学霸,同学眼中的学神突然成了杀人犯,的确够触目惊心。 没有经过别人的故事无法感同身受。 当年只有22岁的他在杀害母亲后,还能淡定的将现场勘察一番,并安装摄像头,监控了半年。整个过程他表现的都特别淡定。或许这是他做事的方式,特别冷静。深思熟虑。 刚开始我对他怀有深深地恐惧感。连最亲的人都下得手真是连禽兽都不如,而随着对他案件的进一步调查。 突然发现原来看似无比优秀的他竟藏着深深的孤独。 他的母亲是一位中学教师,很清高。不会将自己的脆弱展示给别人,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作为家中独子,又被清高的母亲寄予厚望。他一边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一边压抑着自己的不良情绪,久而久之,他爆发了。而他将这一切的过错都推在了母亲身上。觉得只有脱离他,他才能解脱。 这是天才的孤独。 他爱上了一个□□,却招来母亲的冷嘲热讽,最终将他对母亲的温存彻底消失殆尽。 我觉得他之所以会爱上□□,是他对两性关系肯定存在自卑,压抑的情绪。 好了,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了。 5月的第一天,我在家里呆了一天。 很无聊。朋友圈全是他们出游的照片。 并没有觉得羡慕。 正在看马克吐温的书,以为不好看。结果一打开,就被里面的故事情节迷住了。 手臂上被烫伤的伤口还没有好。 很疼,觉得连弯曲都痛的直皱眉头。 浑身没劲。 想起去年的五月份理了发,今年又有了想卷发的念头。我对卷发越来越情有独钟。 卷发,弯弯曲曲的头发。 像说不清的牵挂。 像站在心头的离合。 像孤独时的对话。     喜欢我一路走来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我一路走来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