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没放弃


        用了五天,写了一篇短篇小说。似乎失去耐心,不愿在触碰长篇小说的题材。 心态不稳。 越来越急躁。 静不下心。 首次写民国时代的爱情。而主角却是出轨的女性。人物的拿捏受阅历,经验的限制。刻画的不深刻。我自己读来都觉得怪怪的。 想太多。头痛欲裂。 小说是所有题材中,最难写的一种。用时较长。也许写着写着,就会失去原来的构思风格。最后,陷入绝境,选择放弃。 喜欢上短篇小说。 因为故事短。 能锻炼我的语言精简。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题目是我在网上搜索时无意中看到的一部电视剧名字。突然大脑灵光一闪。就尝试着写了。试想了很多开头,结局。结果就写成了这样。还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天气暖和。 路边的花都开了。 行走在路上。人们都脱去了棉服。穿上薄薄的外套。 眼睛痛的厉害。 失眠症又开始如影相随。 窗外的树影,印照着梦的踪迹。 白天晴朗的时光里。有没有人走过这扇窗。风起了,有没有人关上它?它独自存在着。主人已去了远方。 蓝色窗帘纷飞着。 沉淀着多年未洗的肮脏。 长长的走廊。静默的人群。走来走去的喧闹。 好久没去过菜场。 依旧人声鼎沸。 我来到这里。与陌生人擦肩。品味他们脸上的悲喜。 鱼儿游在水里。 卖菜的大叔热情欢迎着顾客。 “便宜一点卖不卖?” 一个顾客讨价还价。 “大姐。现在卖菜的行情不好。一斤菜只赚你两毛钱…人还特别累。” “那你为何不转行…” “年纪大了,找不到出路。” 谈笑欢愉间尽是心酸。 不知道买什么菜。 随手拿了黄瓜,菠菜。 从不会问他们价格。 大叔接过菜放在秤上。 “买10块钱的好不好…” “行。”我说。 结果,买了一大塑料袋菠菜。 终究是吃不完,白白浪费的。 去卖肉的摊位。 “老板,买15块钱的肉。我要包饺子。”我说道。并不会去问他肉的单价。 “好的。” 卖肉的摊主切肉。 刚好15块。他脸上现出洋洋得意的神色。 我不喜欢吃饺子。却喜欢包饺子。 绿绿的韭菜配着新鲜的肉,打两个鸡蛋,紧紧的糅合在一起。点缀芝麻油的香味。面皮定要买来的,包起来的饺子大小相同。整整齐齐的摆列在餐桌上。 我家是吃面食为主的。但是很多人不相信我会蒸馒头。揉面团,做早餐饼。 即使做出来的不好吃,面相也不好看。 幼时有次趁妈妈不在家。蒸了一锅馒头。 着实给了妈妈一个惊喜。 她一边兴奋的打开锅盖,一边夸奖我能干。一切美好的幻影仅仅在她尝到第一口馒头的味道之后。 爸爸刚好走进厨房。她像找到了救星。 “这是你女儿做的,一片心意。你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吃完。” 我的满心期待变成了失败。 等我渐渐长大。大街小巷都有人卖馒头。妈妈就不在家自己蒸了。都是买现成的。 买的馒头很白也很膨软。 有一次,我竟吃掉了5个馒头。这也许是我有史以来饭量最大的一次。 小时候,最爱吃的零食大概是辣条,方便面,软糖和冰棍。 五毛钱一袋的辣条裹在馒头里吃。 上初中,高中时。常常是馒头就老干妈。 我偏爱吃老干妈。即使每次吃完它,脸上必然冒很多青春痘。 但仍更改不了我对它的坚定不移。 陪伴我多年的味道。 河南烩面也是相当出名的。 就数妈妈做的最好吃。逢年过节,妈妈做的酱猪肘也特别诱人。 一直是我最喜欢吃的。 妈妈今年预备了好多。但我因有事没能回去。她颇感失望。 去年,从老家带的卤肉,小酥肉,放在冰箱里整整吃到了夏天。 火腿肠,烤肠,吃的我直接厌烦了这种食品。 空闲的时光。我喜欢漫步街头。 夜晚,星光灿烂。 夜市更加诱人。 离家最近的超市是大润发。 当然,并没有上海的繁荣昌盛。 靠近超市旁边是一个广场。 晚上注定是一群大妈唱跳广场舞。 来去的路上,会买几串烤面筋拿在手里边走边吃。城市的风透着凉凉的寒意。 我终将忘掉以前。回归现在的生活。 有次,在超市旁边的小摊上为手机贴膜。 摊主正在为一名胖胖的女子贴膜。 女子看似特别矫情。 “刚买的苹果7,买的时候没看,竟然没有贴膜,差点破屏了…” 没人搭话。 “当时想买其他颜色的,就剩这个颜色了…” “你要认真贴哦,刚买的苹果7…给我贴最贵的…” … 我站在旁边,总觉得听起来不舒服。 人家有炫耀的资本。与我何干。 反正我是买不起苹果手机的。 有一部手机用用就好。 摊主花了20分钟为胖女子贴膜。 花同样的价格。却只为我服务了五分钟。 我默默接过手机。 走在风中。不觉得失落。看见远处的建筑物发出朦胧的光。自由,散漫。 我在无锡。 用着低价的国产手机。 很快乐。 很幸福。 我唱着歌儿,跳着舞。 喜欢这座城市。 你若不离不弃 我必生死相依     喜欢我一路走来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我一路走来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