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月球工程(2合1)


        “蒋珊,快点下来!”稳稳站在月面上的鲁学名回身不久,就看到气闸舱的门再次被打开。 三人中唯一一名女航天员蒋珊就站在门框中间,鲁学名连忙激动地向她招手打招呼。 “来了来了!” 蒋珊还保持着十分的冷静,即使内心深处已经极其激动也没有忘记以前的训练,做好所有步骤,慢慢从飞船走到了月面上,然后再回身把飞船的气闸舱门关上。 对于她来说,这已经是本能的动作了。 接下来,飞船尾部的货舱打开,里面的所有物品都可以取出。 穿着特制宇航服的鲁学名走入货舱,从里面拿出了一把小铲子,然后和蒋珊一起,慢慢离开飞船的方向,向着基地附近的一个小高地走去。 在蒋珊的手里,还抱着一个长条铁盒子。 里面装着的东西,关乎鲁学名和蒋珊落地之后的第一个任务。 把国旗插上。 这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个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地面上的主持人们看着他们穿着白色的宇航服,在月面上行走的激动言语无法实时传达到月球, 但是两名航天员在月球上的一举一动却实实在在影响着地球上的所有人。 “他们现在是要去插上国旗了!” 听着电视里主持人激动的讲解,安东尼也明白了接下来的任务。 他看向电视上的身影,脸色无比阴霾,却突然回想起刚刚鲁学名在月球上的落地宣言: “我们来了,我们回来了……” “法克儿!” “你们去了也就去了,什么叫做你们回来了?”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以安东尼的职位自然不难想明白。 前一个“我们”指的是国家,后一个“我们”指的是人类,自然也包括曾经登月成功的他们。 这句话是他们代表了全人类的意思?! “什么时候,人类也能由你们代表了?”一说起这个,安东尼就不免变得咬牙切齿。 只不过无论如何,他都干涉不了月球上的活动。 插旗的地方早就决定好了。 就在基地旁边的一片高地,而且上面正好有一块嫦娥的卫星碎片无法被机器人回收。 鲁学名和蒋珊两人抵达现场,通过头盔上的摄像头,跟所有观众以第一视角分享了这片国旗即将插下的地方。 “接下来,我和蒋珊将会把眼前的卫星碎片回收,然后再把国旗插入碎片留下的坑洞里,我们取走了灰烬,同时带来了新的火种。” 说完,鲁学名就拿起刚刚拿出来的特制铲子,开始沿着碎片的痕迹,几乎是以一种考古发掘的态度,把地上的卫星碎片挖了出来,然后放到一边。 两人开始插国旗。 这次藏羚羊带上来的东西,无论是大件还是小件,设计得都很是巧妙。 比如蒋珊手上的铁条盒子。 这东西其实内含太阳能充电装置,自身带简易的发电装置和传动结构。 而且它还是展开式的。 只要找到合适的地方插下启动,就可以自动展开变成一个小型的旗台,稳定住中间的国旗,并且还具备电子升降功能。 鲁学名用插上的铲子挖了一个小坑,蒋珊把插上的国旗盒子竖着插入坑中,然后再把泥土回填。 启动盒子。 只见指示灯闪烁,然后变绿,就好像地上生根一样,哗哗几下,刚刚坑中那长条的盒子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台子,而台子中间,笔直的旗杆向上缓缓升起。 随后是鲜红的标准国旗,在外太空中缓缓升起。 现场的两人,包括飞船内正在看着的航天员戚文华都肃穆而立,在无声的国歌中望着升起的国旗敬礼。 而在地面,播放这一画面的直播间则慢慢响起了飘渺的国歌,随后音量逐渐增大。 一面国旗,此时却化为一道三十八万公里的桥梁,连接起了地球与月球。 无数国人看着这一幕热泪盈眶,甚至泪流如注。 哪怕是国外的观众,此时也只能羡慕地看着国内的国旗在月球上缓缓升起,也许心里还在幻想着自己国家的旗帜什么时候也能像今天这样,在遥远的太空中由自己的宇航员举行升旗仪式…… 很快,简陋但是隆重的升旗仪式完结。 鲁学名和蒋珊开始了接下来的任务—— 建设月球基地,完成月球基地的奠基工作。 他们需要从货舱里取出转运车,然后把物品推出,然后再把它们展开,运输到相应的位置。 不需要做什么体力活。 现在运送上来的东西都是自动化的操作。 他们只需要把位置放对,然后按下设备的开关就可以。 这次运送上来的物品,主要包括能源、生存、维修、实验四个大类。 能源类当然是等离子电池和反应器以及太阳能板,而生存方面的物资则主要是一个可充气气囊基地,这东西类似于《火星救援》中的火星基地,主体结构是钢材,外面再用一层弹性材料把它包裹起来。 只要给这东西充好气,调整好里面的气压,就可以作为宇航员在月面上的临时基地使用了。 维修方面则是带上来一些月面机械检修维护需要用到的器材和新零件。 剩下的实验不必多说,从混凝土到钢材,再到基地板材,理想中用来建造基地的各种类建筑材料都被带了上来,就为了测试它们在月球上的实地变化。 不过这些东西虽然多,但其实还只是第一批物资而已。 国内在月球基地上的野心十分大。 其他国家哪怕有心要建造基地,第一步想的也是先造个临时的,也就是气囊基地再加上其他设施这一类型的,等情况稳定过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再考虑永久基地的建设。 已经拥有了藏羚羊的国内不满足于此。 国内的月球开发计划实施的是快步勇进战略,临时的基地真的只作过渡使用。 在临时基地投入使用后的最多半年,国内就要通过大运力的藏羚羊在月面上建造起第一座混凝土基地。 这座基地的面积不需要太大,但是要保障至少十名宇航员的生活,同时以基地为中心,同步建设周围的工业实验设施。 在这座小基地建造完成之后,就可以抽出身到另外一个地方再建一个小基地…… 就这样多点开花,连片成面,拿下月球上的一片实控面积。 接着再在这些星罗分布的基地中间建设建设轨道交通网络,天上的卫星系统也不能落下,还有地面的基站网络服务。 如果从月尘里取水的技术实现顺利的话,说不定以后还可以在月球上制造一条输水网络,实现细致的功能分区,建造月球城市…… 针对月球开发,何伟他们已经立下了许多个周密的计划备用。 反正他们有足够的太空运力,就是任性。 现在正是给接下来所有计划奠基的时候。 鲁学名和蒋珊就在摄像头的跟踪下,做着一项又一项任务。 一件件指定的物品被他们转运到对应的地点,有的是工具箱,有的是建筑材料,他们甚至还在机器的帮助下完成了一次混凝土的搅拌作业。 成功在月球上制造了属于人类的混凝土。 当然,这次带上来的混凝土数量无法使用,只能用来进行实地测试。 但是这样的月球手工,还是让地球上的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乃至浮想联翩。 在许多人的畅想下,再加上之前官方对于太空计划的披露,大家都知道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月球基地,恐怕就在不久之后的将来了。 许多国外的观众看着鲁学名两人开心做着月球手工,反而感觉嘴巴里酸酸的。 “这样的成就什么也不起的,就是等着大气等离子推进技术而已,如果我们国家也能有这样的技术,只需要一艘飞船就可以完成永久基地的建造。” “如果我们国家也能出现一个陈,我们现在已经登陆火星了!”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人类中出现了陈,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幸运的,只有他才可以担负起人类的未来……” 在一片羡慕嫉妒恨的声音中,陈神的粉丝很快出现,然后就是几套熟练至极的话术——“科无界,他是人类希望”“最年轻的科学之星”“当今世上最顶尖科学家”…… 不是饭圈,胜似饭圈,尤其是发这些话的人往往都拥有高学历,或者年轻的年纪,更让人意识到陈神的声望现在在地球上已经无法再阻挡了。 哪怕是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酋长可能没有听过爱因斯坦,但是一定听过陈神的大名。 藏羚羊号首次登月并没有在月球上停留太久。 鲁学名和蒋珊只在月面待了五个小时,然后就换了戚文华出来,再工作了五个小时展开气囊基地,把主要任务都完成之后,总共差不多十个小时的时间。 三人就回到藏羚羊号上面,打开自动驾驶程序从月面起航,往地球飞回。 之所以只待十个小时,是因为没有必要待更长的时间。 藏羚羊号一次可以装载的东西就那么多,可以做的任务也就只有那么多,所有任务都完成之后,自然是早点回家早点安心。 而且他们回来之后还要休整,接下来还有第二班航天员要跟着另一架核版藏羚羊飞往月球。 他们会给月球基地带去更多的物资,完成更多的任务。 而这十个小时里,月球上发生的一切,全地球人都在关注。 早在直播还没有结束的时候,藏羚羊降落,月尘拍打在摄像机上面被录下来的音频就已经成为了全球最热门的音乐。 没错。 是音乐。 所有人都把这段音频当成了音乐来听。 名字就是《藏羚羊降落》。 而在随后的时间里,藏羚羊更是突破纪录,保持着一周一次的夸张登月频率。 每一次登月都会完成预定的任务,带上去新的物资。 这一切都公开透明地呈现在摄像头下,更加引起了全球人的关注。 在这些关注中,不仅有个人和国家,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的建筑公司也在其中。 国内在月球上的施工特别方便研究一个课题,那就是月球工程学。 在微重力环境下要怎么施工才能更好地完成工程建造任务,是所有有心踏入太空的国家必须克服的一道难关。 这是一个之前几乎没有人研究过的系统工程,也不存在任何的实例可以借鉴。 哪怕是国内,也是在一边建造一边进步。 这次发现的错误,下次就改正。 顺带着,其他国家也可以从里面吸取到一点经验教训。 对于这一点,国内没有一点介意。 原因很简单,月球工程学是在月球上才有用武之地的。 要在月球上盖房子? 亲,您是想购买哪种快递服务呢? 所以面对这种偷学的情况,国内非但没有制止,反而还默许了,甚至还在暗地里把各个月球建材厂的地址都画好了,准备到时候在月球上就地取材造建材。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轮交班,一个月之后,月球基地就已经看到了一个初步的雏形,至少继一代的气囊舱后,二代的板材房已经建起来了,接下来该展望的就是三代的水泥房了。 到了这一步的月球基地也到达了可以容纳航天员生活的地步,所以在基地主体搭建完成的当晚,飞船上的宇航员还在基地上度过了一个夜晚。 直到第二个地球日才再次返回地球。 这一切都看得对面心里恨,登月的大火箭再次抓进度,快速安排了发射工作。 只不过跟藏羚羊号的起飞不同,登月火箭的发射已经无法引起太大的轰动了,人们只是在闲暇时投来一点目光,然后感叹一声两边的差距怎么会如此巨大。 哪怕SLS发射成功,完成了所有绕月任务,也没有人感到一点激动,哪怕是对面的国民。 毕竟这个成就比起自家上世纪,以及对面现在在月球上盖基地的成就来说,根本不值一提,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这个成就是一个耻辱。 自己向对面讨回来的耻辱。 简称自取其辱。 多方战线告急,对面的官方着急却又无可奈何。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好消息终于从沙漠里传来……     喜欢电影黑科技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电影黑科技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