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和北镇军在襄阳阴城一带作战之事,还没开启,黑冰台就已经把情报送到了杨侗手中,不过杨侗并没有太过在意,唐军和北镇军的殊死搏斗只会成全大隋,谁胜谁负都一样,他只要充当看客即可。在他看来,李渊现在任何决定,都挽回不了李唐国力不如大隋的事实,任何决定都是作死的节奏,要不是为了让吐蕃军入局,早就以四面开花之势攻打李唐所占江山了。
至于他的那个‘圣武三十六天罡’听起来很二,但也很响亮,还十分受欢迎。毕竟追名逐利是大多数人一生追求的目标,真正淡泊名利的又有几个?大家寒窗苦读、苦练武艺,所求的不就是辅佐英主、报国扬名、执掌大权吗?若是成为‘圣武三十六天罡’之一,不仅名气、权势会接踵而来,还能和‘云台二十八将’一样名留青史,当后世说到圣武王朝、研究圣武王朝的时候,‘圣武三十六天罡’是避开不了的人物,这不是名留青史、记载史册是什么?这不正是自己一生之求么?
当杨侗在早朝宣布时,一个个都红起了眼睛,上至各部重臣,下至各部佐官,一个个眼泛绿光的大赞杨侗英明,夸他是万年难得一见的明君圣主。大家更兴奋的是‘三十六天罡’入选之人由民间评定,再由朝廷一一历数其功,然后再将人选公布出去,百姓说不行,就会打回重审,反过来说,只要你功绩足够多、口碑足够好、百姓足够爱戴,就有机会成为一名天罡。
当然了,大家也知道一些人是雷打不动的天罡,比如说杨恭仁、杨善会、韦云起、房玄龄,比如说李靖、秦琼、罗士信……但是二十六名国公中的一些人是追随杨侗久,才被赐国公之爵位的,本身没有多大功劳,他们的名气或许还不如一名普通武将高,意味着一些国公的竞争力很低。
不过杨侗当然也考虑到这一点,要是送来的初榜没有默默付出,却有大功的文武,他自然要把对方的功劳公诸于众,再由民间品评,这说到底,决定权还是在杨侗手中,之所以搞出民间选天罡的声势,无非是把‘圣武三十六天罡’炒热,当全民关注的时候,‘圣武三十六天罡’想不尊荣都难。
对于满朝文武的热议与兴奋,杨侗不但没有感到担忧不爽,反而乐见其成。
因为名与利,特别是名,一直以来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十年寒窗为什么?不就为了“一举成名天下闻”吗?而且好名未必不好,要是人人谨守‘生死事小名节事大’这句格言做人,那么个人名利观与国家利益相一致的。要是人人具有与国家利益同步的名利观,不仅会使个人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也会使整个国家充满活力,使民族获得更全面更迅猛的发展。所以只要不是以损人利己的手段获取名利,都应当赞赏和鼓励。
但是‘圣武三十六天罡’引发的后果,是前方大将请战书不断往洛阳飘来,搞谁?自然是李渊。
尤其是罗士信、裴行俨、尉迟恭三人,也知是觉得自己的天罡之位不太保险,还是为了争取排在前头,几乎每天都会发来一封信。
“这些家伙。”又一次收到新野方面的联名信,杨侗啼笑皆非的将请战书交给了杨恭仁,摇头笑道:“一个个都疯了。”
“伪唐暂不可图。”杨恭仁大致扫了一遍,便交给了韦云起:“伪唐眼下内乱不休,李渊又与北镇军开战,要是我们过早插手伪唐内战,北镇军一定能够存活下来,既没达到消灭关陇势力的目的,也没有消弱李渊,反而还损兵折将,这又何必?依微臣之见,坐山观虎斗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韦云起看到‘请战书’三字,都懒得看里边的内容,就递给了杨师道,皱着眉头道:“虽然这是一个战机,但如果进去太早的话,只会让李渊提前退入益州,我们不但无法将唐军歼灭于荆州,还有可能吓退吐蕃人,他们一旦跑回草原之上,歼灭起来要比现在困难百倍,要是我们将其有生之力歼灭于益州,亦或是荆州,朗日赞普就没有威慑各部的实力,吐蕃终将如突厥一般,陷入四分五裂之状,这才符合我大唐的利益。”
“我大隋当初只有冀州、冀州、并州北部,就能将拥百万控弦之士的突厥打得落花流水、四分五裂。如今除了益州、交州以及荆扬数郡以外,天下尽在大隋之手,只须圣上一声号令,百万雄师便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唐军碾碎成粉末。而区区吐蕃于我大隋而言,不过是小小的麻烦罢了,但是对益州百姓来说,或许会是一个巨大灾难。引异族荼毒治下百姓,李渊实乃国之罪人。”杨师道面色难看的叹了口气,身为民部尚书,他自然不希望益州、荆州经历太多战乱,若能和平收复自是最好,只是从李渊联盟吐蕃一事来看,李渊是铁了心要负隅顽抗,已经到了引异族入境的地步,一场大战已经在所难免,只是战火之下益州和荆北百姓怕是难以保全。
“不破不立,杨尚书也不必过于心急,朕已命各地官员开放关卡,让荆州百姓入境生存,只盼能够少死一些人吧。”
对于李渊的无奈,处于同等地位的杨侗其实也能理解,事实上,但凡有一点办法,估计李渊也不想迈出引异族入境这一步,更不希望自己的地盘经历战乱,但争霸是一条不归路,李渊想退也退不成了,而且这乱世之中哪有真正的乐土?要说天下十三州之中,最安定的要数益州了。但只要李渊迁都,战火也会席卷到益州;而且就算李渊没有迁都,益州的国力也被李渊倾空至襄阳,所以不论如何,益州国力疲惫、民生凋零的局面都避免不了。他看向默不作声的杜如晦,问道:“克明,那年你高中状元,朕接见了你和张宣、许敬宗等人,你还记得见面时,你说的那番话么?”
“原话微臣已经回忆不起,不过其中的意思却十分清楚。”杜如晦想了想,又说道:“微臣当时说以圣上之声势、兵马之雄壮、器械之精良,若想一统天下,当无一点问题,但圣上从大业十三年就开始下一盘大棋,整个天下格局随着圣上壮大而发生变化,士族地位受到自汉朝以来最严重的冲击。若圣上急于出兵,各路诸侯会和士人同仇敌忾,就算圣上扫平了天下,士族根基犹在,之后治理又要耗费不少时间,甚至还需一两代人,才能彻底削弱士族根基。若是一统天下过早,士族就会降隋,而圣上为了天下安宁,不得不接纳,那时要是再次大开杀戒,难免再起波澜,还会失去大义。要是缓上一缓,士族要么在天下争霸中覆灭,要么被各路势力消弱到极致,届时统一天下不但容易得多,而且因为寒士占满各级职务,不会再出现士族把控朝廷的问题。”
“难得克明还记得如此清楚。”杨侗笑了一笑,又向杨师道说道:“江南士族被李密铲除,关东士族一部分被陈智略歼灭于宋城,关陇贵族正被李渊收拾,但伪唐治下,还有裴寂、郑善果等人为首的关东士族,还有萧瑀、陈叔达为首的南方士族,实力不谓不雄厚……李渊夺取他们家兵为己用,是在削弱他们,关陇贵族打出清君侧旗号,目的也是在消灭他们。等伪唐内乱结束,各方士族的力量会弱到极致,到时候我们收拾起来就容易多了,一百步,我们只剩九十九,要是急着踏出最后一步,前面的九十九步将于功亏一篑。”
“微臣知道‘灭士’乃是既定国策,只是想到那些百姓,有些不忍罢了。”杨师道苦涩道。
“死伤再所难免,但只要这什么贵族、士族在,百年一次的改朝换代之战就会发生,席卷全天下所带来的战损,将比现在多得多。”杨侗说道。
“圣上说笑了,我大隋一定可以千秋万代。”杨恭仁郑重其事的说道。
“千秋万代就好比‘万岁万岁万万岁’,既是美好心愿也是唬人鬼话。人不会活到万岁,大隋也不可能千秋万代。”杨侗失笑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才合情合理。”
众人尽皆无语,虽然都知道杨侗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可这是一个要人命的话题,根本没人敢接腔。
杨侗自然知道大家的顾虑,突发其想的转了一个话题:“我们虽然暂时不能出兵,可也不能干坐着,据朕所知,北镇军诸多将领大多不经战阵,我们是不是应该派出几名久经沙场的将军前去助他们一臂之力呢?”
“好像没必要吧,要是我们的将军折在那里,损失可就大了。”杨恭仁皱了皱眉
“我倒觉得可以一试。”韦云起躬身道:“北镇军早就应该到了襄阳,可他们却首鼠两端、畏手畏脚,可见他们没有一个具体的章程,颇有一种头脑发热就起兵之状,若有我军大将帮他们规划战局,助他们脱离窘境。想必大受欢迎,而且我们的敌人都是李渊,他们没有理由扣押我们的人。”
这时,杜如晦忽然想到一个办法,笑着说道:“要是有独孤澄的推荐信,一切问题就不是问题。”
“这个可以交给001来办。”杨侗看向凌敬,“弄到独孤澄的信件之后,直接发往新野,让苏定方带着五名很能打的将军去帮一帮北镇军,也让他们小心一点,别把自己搞了进去。”
凌敬拿这个一心一意、想方设法吭丈老的皇帝法办法,闻言苦笑道:“微臣这就前去发布命令。”
“此事由凌尚书安排。”杨侗点了点头。
“微臣告退。”凌敬行礼退下。
“圣上。”凌敬离开不久,阴明月疾步而入,躬身道:“有洛阳学宫学子入宫求见,太傅刘炫先生病危,希望能见圣上一面。”
众人闻言骇然,脸色都僵住了。
杨侗呆了呆,起身道:“走,大家一起去。”
————————————————
新的一周开始,还望书友们有票投票!喜欢大隋第三世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隋第三世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