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 平一天下,惟秦皇、汉武!

    太极宫,承天门。
    承天门,做为太极宫宫城的正南大门,作为大唐外朝之所在。
    攻平诸国,开疆扩土,收复汉地,封赐功臣,这般荣光、这般煊赫的事情,李二陛下当然要御门听政,昭告天下。
    在巍峨庄重、恢宏宽敞的承天门广场上,已然站立好满列的文武大臣,不只是朝中大臣,就连雍州牧府、长安、万年两县所有九品以上的官吏都集会在此。
    这般彰显他李世民文治武功的事情,李二陛下必然要广而告之,观礼的人越多,场面越是盛大,他李二陛下就越是舒爽。
    文臣方面依旧以尚书左仆射房宰相为首,可武将方面已经不是以李靖为尊了,而是兵部尚书侯君集。
    李靖早在攻灭吐谷浑还朝之后,就已经辞相了。
    如今李靖表面上的官职是特进,虽然是正二品,可只是个文散官,中书门下平章政事虽然是实职,可并没有定品阶。
    虽然李靖现在还是贞观政事堂的宰相之一,可论品阶已经不能站在武将第一了。
    而继任尚书右仆射之位的温彦博,又是个实打实的文官出身,当然不能站在武官之首,这武将第一位自然落到兵部尚书的头上。
    虽说大唐是封建社会最开明的时期,皇帝的圣旨受中书门下两省制约,没有中书门下的批准,皇帝的圣旨也不能颁布。
    或许程处弼已经想明白了,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毕竟侯君集是李二陛下一手培养起来的,而侯君集也是玄武门事变的四大功臣之一,和李靖这种贞观年后才插队的和尚不同。
    今天的李二陛下,穿着着一袭崭新龍纹锦袍,正经危坐在九龍金漆宝座,睥睨着文武百官的龍睛里散发着喜庆隆隆的光景,兴高采烈地冲着身旁的李全,抬了抬手。
    “念!”
    “喏!”
    李全恭行一礼,从旁边小太监呈上来的檀木锦盘中取来圣旨,面向群臣,高声朗道。
    “百官接旨!”
    “臣在!”
    百官恭敬地欠身在承天门前的秦砖上,恭行着大礼。
    “门下,天下之本!朕膺昊天之春命,兹汝等辅命之臣:
    昔大汉孝武皇帝,内修文学,外耀武威,平一天下,拓定边方,元封三年,剿灭卫满,拓土东辽,开设四郡: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封官抚民,承制恩化,东辽之土,疆图中华......”
    没想到李二陛下竟然会先从汉武帝开始追溯圣旨,李二陛下果然是秦皇、汉武坚实的崇拜者。
    听得圣旨文曰,程处弼先是一愣,其后不禁莞尔,遥想到了李二陛下对秦皇汉武的赞词:
    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宗室争权,权臣鱼肉,豪杰竞起,自相戕害,致使戎狄趁隙,毒流中土,东辽之地,再不复中华所有......”
    “而今天命我父先皇高祖武皇帝,龙兴晋阳,华夷一统,身致太平,垂范天下......”
    高祖武皇帝,没想到李二陛下竟然把李渊也夸上一夸。
    对于李二陛下在圣旨中,将李渊也夸上,程处弼是赞赏和欢喜的。
    从这段看似多余的话,他也了解到,在他这几年不在朝中的时间里,在李渊那最后的时光里,至少这对父子,还是冰释前嫌,相处得极为融洽的。
    但在对李渊的感怀的同时,程处弼又为李二陛下自个而感到惋惜。
    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
    相比于李渊,‘武’的谥号,实际上更符合李二陛下的身份。
    因为李渊用了‘武’这个谥号,而李二陛下就只能接下来用‘文’了,李二陛下死后的谥号便是‘唐文帝’。
    “父皇禅位,朕登基为帝,上赖孝武皇帝之灵,中承先皇武德之训,下得文武百官之佐,遂平东辽、复汉故土......”
    “尔诸奉天征讨将士,天寒地冻,卧雪眠霜,百战百胜,出入东辽,弘济艰难,不惜生命,两年之余,终成大功......”
    “奉朕封赐功臣之旧制,赏赐等第,参酌得宜,论功高下,定尔爵赏,请尔诸将,自明听封。”
    李全从汉武帝开始追溯,到魏晋南北朝、再到隋末李渊起义,再到李二陛下登基,七七八八,念了数百年的历史。
    直到‘听封’,这一段漫长的历史终于念完了,终于到了正式大餐,封赏功臣的章节上。。
    而那些没有参加东辽大战而只是过来观礼凑人数的文武百官们,都不约而同地瞩目在程处弼的身上。
    作为第二次征伐东辽大战的主将,谁都知道这个刚刚年满二十的青年俊彦,将在此刻,踏入他人生中的又一个高峰。
    年仅二十的正三品大员!
    远远低于武德九年三十二岁官拜左武候卫大将军的长孙无忌! ..喜欢大唐之最强驸马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唐之最强驸马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