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听新罗来人说过,他们割据已有数百年,好比汉末之三国,往来征伐已久。以往新罗,百济居于南方,凭大江之险屡拒高句丽,新罗,百济之间也有龃龉,便自比三国之蜀吴。今百济一除,南方只剩新罗一国,大唐若助其攻高句丽,一旦成功,据有南北之新罗又与高句丽何异?所以臣认为,不忙为新罗张势,先行增兵于百济之地,收服当地部落,赐封其贵姓,使其知大唐之仁德,而非服新罗之衣饰。如此分而治之,再挥兵北向可也?”这番话说的就很有些深度了,李破瞅了瞅尉迟信,当了兵部尚书之后这厮还真有长进,想的很全面嘛。不过显然兵部的这些人已经商议过此事了,兵部侍郎窦轨接茬便道:“臣也以为如此甚好,那边三国争强,与我有利,即便灭高句丽,也当存有三国,不能令一家独大。将来维其均势,凡有不臣,便可令另外两家共讨之,东北之事略可平矣。”张亮敬陪末座,转着眼珠不发一言,他很清楚自己在兵部的职责,对制定战略的事情插不上什么话,也就不在这种事上浪费自己的精力了。温彦博看了看那两位,觉着他们所言甚有道理,他不是固执己见的人,立马转了弯,“臣以为尉迟尚书,窦侍郎所言有理,那漕运之事尽可缓一缓,正好今年要疏浚河道,倒是能容出一段时间来的。”李破沉吟半晌,说道:“那你们以为增兵多少合适呢?”尉迟信犹豫了一下,张口道:“臣觉得十万人,应该能彻底敉平百济,顺势可准备与新罗一起攻打高句丽。”跨海无法运送多少骑兵,所以十万人看上去不少,袭扰高句丽是足够了,可要想占领半岛,并形成对高句丽的有效攻势,十万人其实不多。李破的大脑疯狂的运作了起来,思考着兵部的大胆建议,又掂量着东北的复杂局面,而且跨海运送十万人到半岛之上,也不是个小事……这真是有点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的样子了。殿中一片安静,臣下们把自己的想法都说了个明白,不会在这个时候打断皇帝的思路。盏茶工夫,李破才揉了揉太阳穴,缓缓道:“你们回去和户部那边商量一下,写个本章奏上来吧。另外,诏大都督李靖回朝述职,也是该召大将军们回朝的时候了,河北,河南各部先不要动,其他人酌情召回朝中。兵部也紧着一些,折冲府设立有两三年了吧?这事做的太慢了,还有,划出各卫府所辖之地也是当务之急。这些事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兵部的人大多出身军旅,不会不明白助朕扫平天下的将士们所思所想,莫要让他们寒心。不然的话,朕不答应是回事,将士们若有怨言,那才叫糟糕,到时朕定要唯尔等是问。”………………等温彦博等人走了,李破在太极殿中又溜起了圈子。又该到了用到老丈人的时候了,李靖治政江右已有三载,可谓是渐入佳境,用起来确实很令人放心。嗯,这会他就不会去想当年马邑故事了,他可是被这位老丈人坑的不轻呢。李靖这人在军政两事上都极有建树,是这个时代出将入相的典型人物,你只要给他以全权,他都能干的有声有色。唯一可虑处就是他的年纪,也不知他还能不能经得住风霜雨雪。本来李破的打算是找准时机,让李靖领兵给突厥几下,可现在局势如此,随着大唐战略方向的转移,只得另外打算一番了。臣下们的建议很中肯,可李破对战事从来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巩固半岛上的战略优势有些偏于保守,高句丽焦头烂额当中,他们的注意力应该都在东北那边。突厥人明显比新罗和百济更有威胁,唐军在半岛上大战几场,足以震慑宵小,十万人上岛会吸引高句丽人的目光,岂不是为突厥做嫁?而且攻伐高句丽虽然是既定目标,但有突厥虎视眈眈之下,好像也不忙跟高句丽计较,对于大唐来说,现在最为需要的是什么?人口,还是人口啊……大基建就要开始了,征用民夫是一回事,李破一直心心念念的便宜又好用的奴隶还不见踪影。什么地方有大量人口聚集,可供人掠夺,又很好欺负?李破脑海中浮现出吐蕃的名字,可离着太远,现在不怎么好下手,程知节那个大胡子,现在竟然还在伏俟城停留,丝毫也不理解君王的焦急,真是该死。南边的蛮族倒是不少,可散布在丛林之中,李道宗等人打到林邑其实已经是极限,扶南等小国又那么恭顺,让他们让出点人口应该不算太难,就是海路未通,远水不解近渴。倭国……好像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摆在了那里,更为可喜的是,他们的水军在海上被大唐给全歼了……默默的想着,战略已然逐步成型。先至新罗,南下上岛,这是新罗人和倭国人走通了的海路,应该不用担心什么神风作祟,十万人足以把倭国抹掉,省得在将来恶心人。想着想着,李破的心情逐渐畅快了起来,念头通达不少。晚上回到后宫,先把儿子叫过来瞧了瞧他的课业,李原前些日玩耍的很嗨,落下不少欠债未偿,被老师打了一顿手板,今日又遭父亲提审,算是彻底蔫了下来。还不知死的问了一句,“阿爷什么时候放孩儿出去独居?”估计是听了什么人说的话,觉着出去居住就不用受到这么多的管束了,孩子心性未定,不能怪他。李破乐呵呵的瞅了眼傻儿子,心里给他默哀三秒钟。果然李碧立即让人拿来藤条,抽的李原惨叫不止,之后更让他恐惧的是,阿爷拿出了厚厚一摞书稿,和蔼可亲的告诉他,用功读书才有出路。那是李破命何稠给儿子准备的术数应用题,对于任何孩子来说,这都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六六闪读 663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