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史馆

    一般京官的办公地点,都在皇城。
    甚至连尚书省这样的重要中央官署,也在皇城。
    史馆能和中书省、门下省、御史等官署房舍,一起设置在大明宫宣政殿左右,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证明了史馆的重要性。
    刘辰星来这个世界已经十五年,在长安又待了两年,几乎可以确定这个时空就是天朝武周时期的平行世界。
    若问本朝史馆的重要性,其实可以用天朝唐高宗时期,以门荫入仕,后官至宰相的薛元超举例。
    薛公曾感慨道:“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文。”
    不一样的时空,其时社会进程却离奇一致。
    斯时,大多仕文人亦和薛元超一样,平生有三大恨。
    其一,不是进士入仕。
    其二,不能娶五姓贵女为妻。时下虽有科举给广大寒门子弟出仕的机会,但这仍是一个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又有五个姓氏最为尊贵,但他们数百年来多内部通婚,故士人皆以娶此五大姓之女为荣。
    其三,即是不能修国史。
    史馆,乃沈氏太宗皇帝所设置,其职责就是主要负责编纂本朝的历史。
    而自沈氏太宗皇帝抱有“以史为谏”心态很重视史书的修定,自此历任皇帝,也包括女皇,都是如此。
    所以史官的选任,皇帝大多会亲自任命,其中以“监修国史”一职的任命居多,这些监修国史大都是和皇帝关系密切的重臣,且以宰相监修为多。
    有皇帝重视,又有首辅等级别的大佬牵头主持史馆工作,于是在这种氛围之下,士人皆以任史官为荣。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名利的驱使,士人凭借出任史官或修史,可以受到皇帝和首辅的关注,等于在政治上能更上一层楼,兼之修史本就是名垂青史的清誉之事,也就可提高其门第声望,实在是一件非常名利双收的事情。
    若按以上所说,刘辰星被分派去史馆上班,理当是一件好事。
    奈何正因为史馆地位清高,去史馆的官员相当于镀金。
    女科举始设之初,许多靠家世金榜题名的女举子,也是女皇对其家族的施恩,派去史馆这样清贵的地方镀金最好。又逢女科举始置,曾遭到许多守旧士人的坚决反对,甚至拿出《礼记》中“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话佐证,女皇于是将史馆作为了金榜题名的女举子去处,毕竟史馆在宫中,宫女、太监、禁卫军都在其中,警卫森严,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为了男女有别找了一个书法,确保了贵女们的清誉。
    然史馆清贵,朝廷十分重视,又岂容为了女举子镀金另授官职?自然也不允许并无足够才学的女举子染指修国史等具体事务。
    在史馆的工作人员又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监修国史、一般史官和其他勤杂人员。
    如此一来,去了史馆的女举子等于就属于其他勤杂人员,而且身上还不会有任何与史馆有关的工作,就是闲闲地呆在史馆。
    后来也有家世不凡的女举子抗议,史馆为此改进了,依旧不会让女举子接触最要的实录资料,就让女举子将一些前朝留下无关重要的书本誊抄一遍,字迹好的誊抄本就留下,字迹不好的随着女举子两三个月后出宫一并烧毁清理。
    所以,吏部左侍郎姚崇正当初在说了去史馆的工作内容,会有些资料整理的繁琐后,指点刘辰星在史馆期间可以博览群书。
    由此也可以看出吏部尚书林仁诚此举背后的歹意。
    作为史馆的勤杂人员,还是做些繁琐却又无甚意义的工作,根本就不可能做出成绩,这样不定就会像以前的女举子一样,在史馆待了两三个月后就该离宫了。
    女皇又毕竟政务繁忙,加之年事已高,饶是现在还颇为欣赏刘辰星,但难保时间一长就把刘辰星忘了。
    又退一万步来说,刘辰星在史馆期限满了以后,有史馆向女皇提及刘辰星去处,可人在女皇跟前消失已久,之后到底是何去处就难说了。
    刘辰星心中多少有数,昨天下午柳文苏也了解情况后说了,和姚崇正说得差不多,让她就当是在史馆增长知识,好好把握博览群书的机会,他会在这期间找机会向女皇推荐她。
    当然了,其实除了安心呆在史馆,把握博览群书的机会,也无他法了。
    不过刘辰星很是乐观,她只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有一番磨砺,何况枪打出头鸟,她及柳阿舅,都和沈仲夷牵连太深了,她这个时候去史馆也正好降一下热度。而且世事无常,都有个万一,她不定就是那一个万一,能在史馆干出一番名堂呢?
    端正好心态,也抱着对一切无限可能的憧憬,刘辰星依旧激动地驾马直杀大明宫。
    在丹凤门外,拿出她的龟符勘验,并对照一下体貌特征是否符合,就跟着一领路小太监,眼观鼻鼻观心地再次步入了大明宫内。
    史馆在宣政殿东边的日华门外,她来的应该颇是时候,今日的早朝正好结束,在职的五品以上京官和御史、谏官们正在宣政殿的四周廊檐下,席地而坐,享受“廊下食”。
    来过一次宣政殿,知道四下有无数双眼睛等着抓官员言行举止的错,走过日华门外,饶是想看一下可否能见到柳阿舅也在用“廊下食“,刘辰星还是生生忍住了,然后在四面八方投来的一双双监视的目光下,终于跟着小太监来到了一个院子前。
    “刘女史,史馆到了,请随小人入内。”
    小太监又和守在院外的禁卫军告知了一声,他们这才入内。
    和尚书省吏部的官署布置相似,史馆的房舍也是一个四合院,坐北朝南的正堂就是史馆的公堂。
    常参官们在宣政殿外用廊下食,史馆的官员们也到了用朝食的时候,正齐聚在公堂内,由小太监充当的杂役往公堂送吃食。喜欢寒门凤华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寒门凤华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