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田秀英得体的关心和说辞,崇祯满意的点了点头,不愧是自己最宠爱的妃子。
“南京那边如何了?”今天的崇祯语气格外的温柔,以至于王承恩有点不适应。
“据锦衣卫密报,这卓青枫已经由开封北上,此刻就在大同城内。”王承恩躬身答道。
“哦,看来他真是要代表朝鲜参加这次会盟了,到时候朕要看看他这个明臣有何脸面来看朕。”
提到卓青枫,他的内心就有些烦躁,眉头不禁微皱道:“鞑子跑了,他镇军占的山东之地,可曾撤出?”
“回皇上,正在陆续撤军,如今已经撤到了黄河以南。”对于实情,王承恩没有如实上奏,他怕扫了皇上的兴致,同时他内心猜测,山东之事必然是宋献策自作主张。不待崇祯继续发问,他接着说道:“周王奏报,开封之围已解,全赖大将军之功劳,如今开封依旧是河南总兵陈永福把守,镇军只留了二千协防,开封状况恢复如初。闯贼带兵西窜之际,挖开了黄河大堤,幸好有大将军下令沉船堵塞缺口,这才保住了开封。”
“依你所奏,看来这卓青枫还知道他是大明的臣子,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为之。知道进退,说明他还有救。”崇祯坐在榻上,接过田秀英递来的香茗,饮了一口,又沉默了许久。他的目光开始变得阴冷,喃喃问道:“你们说,现在就把卓青枫抓起来下狱是不是更好?”
田秀英捧着茶壶的手不觉颤抖了一下,对于皇上的心思即使是她也很难猜测,皇帝的主意变化太快,她嗫嚅着说道:“这样只怕不好吧,观其近来所为,只有尽忠,并无过错,若是贸然处置,恐怕有损皇上威望啊!”
崇祯没有说话,脸色阴沉,他将手中的茶碗重重放下,阴厉的目光移向了王承恩。
王承恩内心不断变化,他揉了揉脑袋,恭敬的躬身答道:“陛下,抓了他,恐怕也无益处。现在镇军的指挥主要依赖于横波府的镇军参谋部,只要横波府的那些人还在,我们一时半会就无法制约镇军,反而还会引起反弹。如今会盟关键时刻,还请皇上三思,对了,据臣所知,山东之事,卓青枫并不知晓,而是宋献策擅自为之。”
“哦,原来这样,看来朕还是想多了,不过会盟之后,务必擒拿其下诏狱,朕要亲审。”
看到崇祯皇帝坚毅的眼神,王承恩本想提及横波府的三年之约,想想还是算了,只得应道:“老奴这就安排。”
看着王承恩蹒跚离去,崇祯皇帝的心情大为好转,他暗自想到:“若是收编了镇军,这天下何愁不定,擒贼先擒王,只要抓住青枫,自然可以掌控镇军,平了流寇,灭掉满清,再纳朝鲜入明,他崇祯也算是千古一帝。”
“秀英,朕前些日子和你说的那事可有眉目?”
突如其来的一问,田秀英有些懵圈:“什么事啊?”
崇祯有些不喜道:“就是你的义妹陈圆圆。”
田秀英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事情啊,臣妾前些日修书一封给了圆圆,可是如今也没有收到圆圆的回信,过些日子,臣妾把圆圆接到京师再问问吧。”
…………。
九月二十八日,崇祯十五年第一场雪洋洋洒洒的飘落人间,比崇祯以往的年份都晚了一些。按照时令,大同每年的九月中旬就应该落雪,此时已经晚了半月,落雪的草原别是一番景色,但是对于行路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青枫他们不像皇帝,会盟道路上所有大雪和障碍会有军队清扫,为了保证参加会盟,青枫、文忠、刘溪、左岩和三个女扮男装的丫头从大同随晋商的百人商队秘密出发,前往乌兰察布。
大同西边六七十里有一地,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这里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也是晋商西出的要道,这里便是后世有名的“杀虎口”,也是走西口的“西口”,只不过此时名字还叫“杀胡口”,因为这里是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后世改名,那是因为满清入关。
沿着杀虎口的道路,一队百人的商队带着大批货物缓缓通过,商队中一名身材高大红脸的中年汉子拉着一匹枣红色的大马甚是鲜艳,他的左边跟着的同样是一名身材高大的黑脸汉子,满脸横肉的外面是一圈络腮胡,右边的却是一名中等身材的年轻男子,皮肤白皙,面貌英俊,俨然是一名读书人。
红脸汉子望着漫天飞雪,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仿佛他的世界就是要迎着风雪而上。他扭头看着有些发抖的年轻男子,解开自己的大氅给他披上。呵呵笑道:“侯军师,这次出行可是辛苦你了,不像我和老刘都是粗人,行走风雪那是常事。”
侯方域尴尬笑道:“多谢闯王厚爱,朝宗定会鞠躬尽瘁。平常也走过雪路,只是像这一走几十里还从未走过。不过闯王放心,这点困难还是难不倒朝宗的。”嘴上虽然这么说,内心却是憋着一股气,他投奔闯王本就是借势对付卓青枫,没想到闯王这边生活行军却是远远苦于明军。他想到了自己在南京的时候,天空飘着雪花,自己与秦淮河的佳人一起畅游雪景,众人一起饮酒,一起作诗。
一片雪花落在了他的脸上,一丝寒意打扰了他的想像,他想起了媚香楼自己被打,想到了卓青枫在《金陵周报》上对自己的污蔑,想到了李香君那浅浅的笑容和身上的清香,……,他的眼神也变得越来越阴郁,越来越坚忍。
就在李自成的商队走过的第二日,又是一个规模相当的商队从此出关,只是这次带队的掌柜变了,他是一名脸色蜡黄的中年人,年纪和闯王相当,身上透出的气息一点不弱于李自成,与他并肩而行的正是刚刚归附于他的革左五营首领“老回回”马守应,二人身后便是他的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人。喜欢大明国榷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明国榷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