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殿试(一)

    杏榜如桂榜一样,都是几家欢喜几家忧,举杯解忧愁更愁。
    陈子龙一脸沮丧的坐在酒楼里,他心灰意冷,自己认认真真的三年学习,白费了,再度参加会试,没想到信心百倍,结果还是名落孙山,这试卷自己答的非常满意,引经据典、畅谈古今,难道没有切题,这是不可能的,到底是因为什么呢?难道还有僭越之词,上次科举失败后回乡作书数万言,极论时政得失,充溢不满之词。本欲上奏朝廷,被当时松江名士陈继儒戒之而止。乱说诳语这个问题已经改了啊。
    桌子对面的龚鼎孳虽然已经上了杏榜,但是表情同样沮丧,他的想法和陈子龙不同,他要的不仅仅是中式,而且要名列前茅,要进士及第。尤其可恨的是那个乡试最后一名的卓青枫竟然高居第十,进士出身已经铁定的了,而他自己排在两百多名,恐怕只能取个同进士出身。
    同进士和进士是天壤之别,所有的进士出身的清流官员都憎恨自己是同进士出身,仿佛这个同进士是自己一生的污点。想想自己对顾横波的承诺固然可以实现,但是自己的情敌却压过了自己,何况那个家伙已经比自己早了一步,恐怕后面难度更大,不过一想起,顾媚那盈盈秋水的眸子,心中自是一阵刺痛。
    “嘭”,龚鼎孳一拳狠狠的砸在桌上,他的眼神中透出了一股阴戾,“这个世界还有我龚鼎孳追不到的东西,我却不信,卓青枫,咱们走着瞧。”
    “孝升兄,你如今已经高中杏榜,为何还这般表情,难不成嗤笑我等落榜。”看着龚鼎孳那一脸愁容,陈子龙此时内心又窜出了一丝喜悦,心中暗自偷笑。“都说你龚鼎孳必然高中一甲,这下好了,二百名以外,同进士出身,待下一科老子一定要搞个真正的进士出身。”
    “懋中,你有所不知啊!”龚鼎孳轻轻叹气道:“你注意到杏榜第十名那个卓青枫了吗?此子与我是同科举子,南直隶乡试最后一名,当时我还讥讽其会试必然名落孙山,没想到高中前十,其中必有缘故,你可知道,他这乡试最后一名还是顶了复社四公子冒襄的名次。”
    “嗯,这个果然有诈,恐怕是温体仁这些阉党从中作梗。”陈子龙愤然骂道,突然他觉得并不是自己考得不好,而是朝中有人暗中作祟。
    “不仅如此,此子连诗都不会做,如何中式杏榜,去年在眉楼时候,我还以做诗让他难堪,没想到他坦然承认自己不会做诗,至少我可以理解不善于做诗。这样的人如何中式,里面的确另有隐情。”说着,恨恨的打开了手中折扇,一幅兰花跃然眼前,龚鼎孳微微摇扇道:“更有其中举后,复社西铭先生邀请其加入复社,也被其拒绝,如此狂妄之徒,怎么能够考中进士。”
    “什么,这家伙竟然连西铭先生的邀请都敢拒绝,真是狂傲之极。”陈子龙不觉有些恼怒,复社张溥的地位他是知晓,如果连张溥先生的邀请都敢拒,的确是狂妄至极。
    *************************
    崇祯七年三月十五日,崇祯皇上亲自在建极殿策试天下贡士,同时御笔钦点一甲前三名。各位大臣同样要陪着各位士子经历一天的考验,同时看到新科状元、榜眼、探花的出炉。
    殿试正常程序是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至阅卷日,分交读卷官8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1”、“×”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作为此次殿试,崇祯皇帝有太多的期望,自从登临大宝以来,他诛阉党,罢东林,此时朝堂之上,官员稀缺,而且整体年龄偏大。殿试时间定为卯时辰时四个小时,读卷官随时阅卷,及时上呈皇帝,且皇榜于殿试后第二日放榜。
    殿试策问,崇祯想了很久,作为一个勤政的皇帝,他和大臣一直关系不是很好,也许是自身经历了太多的权诈之争,造成了他很难一直相信一位大臣,但是对于身边的宦官却能够很好的相处,信任。
    他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北边有后金的鞑子,西边有流寇,东南沿海有刘香等海贼,中原和南方各地水灾旱灾日益严重,国库确捉襟见肘。整个明帝国一片烂摊子,自己勤勤恳恳干了七年,不知道为什么,情形越来越差。?于是亲自出题如下。
    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
    东虏本我属夷,地窄人寡,一旦称兵犯顺丙三韩不守,其故何欤?
    目今三协以及登津等处,各有重兵防东也。?敌不灭,兵不可撤,饷不可减。今欲灭敌恢疆,何策而效?
    …………
    今虽东虏猖獗,河套有可复之机,边外尽可作之事。?但难于东虏窥伺,朝野匮乏,近降夷继至,作何安插?
    …………
    尔多士留心世务久矣,其逐款对答毋讳。
    朕将亲览焉。
    看到这个策论,众位考生不禁有些哑然,这不正是大明的现状吗?是皇上急于要解决的事情,对于当时这些考生来说,没有站在皇帝的高位看待问题,是不可能有很好的见解的,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看待问题的眼光,这道题,对于他们来说,给出的结果估计不如任何一名大明现任官员的答案。喜欢大明国榷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明国榷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