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找次品

 
    看来又是要在家里度过的一天。 于是,吃完饭没事干的青辰又开始给青甜出题了。 青甜也不是傻子,一听青辰要给自己出题就皱眉,可只有四岁的她还没有太多反抗的念头,最多就是抱着娃娃哭上一阵,抱怨“作业太多了”。 想想青辰留的作业,读古诗,学拼音,写算数,加起来对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有点多。 于是,青辰就想起了小学数学里比较有意思的一课。 课题叫《找次品》。 其实找次品这节课是小学五年级还是下册的一节课,是一节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一节课,目的是通过各种方法来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进而从这些方法中找出最好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优化思想的目的。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多生活经验,尤其是这节课要用到的天平以及天平的原理也都已经掌握了,课程并不困难。 青辰当年教过一次,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拿来跟青甜当做游戏来玩。 家里没有天平,没关系,身为一个合格的兼职科学老师,制作一个简易天平还是手到擒来的。 一根绳子系在一根一次性筷子中间,然后把两个曲别针完成挂钩的样子,最后调平,使两端能够保持平衡。 简易天平就做成了。 青甜早就被青辰这一顿操作给弄得心痒痒了,恨不得赶紧参与进来。青辰就吊着青甜的胃口,只是简单的说了天平的原理。 青甜还真知道天平,说是幼儿园的老师说过。 接着把从物业领来的黑色不透明垃圾袋找出来十几个,紧接着把上次超市搞促销买来的两大包卷纸全都拆了开来,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青辰先把青甜推进卧室,然后拿了三个塑料袋,其中两个放了一样的纸卷,第三个放了用了一些的纸卷。 这才把青甜放出来,指着茶几上的三个黑色垃圾袋,说:“这三个袋子,有一个是次品,给你一个天平,你能找出来吗?次品就是跟另外两个不一样,那个,直白点就是比另外两个轻。” 青甜听的一脸懵,这番话对四岁的她来说似乎超纲了。 完全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青辰有点不知所措的时候从厨房出来的云凝看了一眼,说:“你先换成两个会不会简单点?” “有道理。”青辰赶紧把一个垃圾袋拿开,“这两个里有一个比平常纸卷轻的次品,你能找出来吗?” 青甜用食指抵着下巴,一边点头一边发出明白的“哦”,道:“我知道,把它们挂在天平的两个钩子上,哪个上升哪个就是轻的次品。” “嘿,还挺灵!”青辰喜出望外,“那好,你现在就试试。” 青甜拿着两个袋子就往简易天平上放,动作很是灵活。 果然,用了一段时间的纸卷那个袋子上升,青甜欢喜地原地蹦了好几下。 “好,恭喜你答对啦,方法也对啦,那么,增加难度,三个怎么区分?”青辰故意把三个袋子混在一起,让青甜想办法。 可是这个问题对四岁的青甜来说,还是太难了。 青辰就是为了哄着青甜玩,于是把其中两个袋子用左右手各拎一个,就问:“甜甜你看,我要是把这两个袋子放在天平上,如果这两个袋子一样高,说明什么?” “说明它们一样重。“ “对,它们两个要是一样重,那么第三个就是?” “次品!”青甜双手拍掌,脱口而出。 “对。”青辰也很高兴,接着引导,“那要是这两个其中一个上升了呢?” “上升的就是次品!”青甜指着青辰提高的那一只手说。 “太棒了,就是这样。你去称一下试试。” 青甜欢喜地拿着三个袋子去称,一边称还一边自己说。 “这两个袋子挂在天平上,嗯……两个袋子一样重,说明没有称的这个袋子是次品。”说完,还回过头问青辰,“爸爸我说的对吗?” 青辰赶紧鼓掌,说:”太对了,就是这样。“ 接着青辰就尝试着说:“你看,三个袋子称一次就能找出次品,对不对?刚才两个袋子也是称一次,是不是?现在,咱们试试增加难度,四个袋子,怎么办?” 已经有了刚才的经验,青甜按照之前的经验,拿了两个袋子看向青辰,说:“先称这两个,谁轻谁是次品。要是一样重,就称剩下的两个,谁轻谁就是次品。” “对,没错,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青甜看向那堆袋子,有点茫然了,纳闷难道还有别的方法? 青辰直接把四个袋子分成两两一堆,分别用左右手拎起来,左手抬高,道:“你看,两个两个称,如果这边的上升,说明了什么?” 青甜抓住青辰太高的手,道:“说明次品这两个里。” “那接下来我们需要做什么就能知道哪个是次品了?” “再称一下这两个就知道了。” “对,太厉害了,你去试试。” 青甜就等这个了,拎起四个袋子就去称起来,最后还把次品的袋子向青辰显摆似的举了起来。 接着,青辰继续升级难度,五个袋子找次品,方法就是把第五个袋子放一边,按照称四个袋子时的方法去操作。如果四个袋子两两称起来一样重,就说明第五个袋子是次品,如果不一样重,方法就和四个袋子一样了。 五个袋子称完了,就开始六个袋子。 青甜也越来越熟练,按照青辰的方法一遍又一遍的自己称。 就这个,两个人一直玩到吃午饭。 吃饭的时候,青甜还说吃完饭还要玩。 青辰顿时一头黑线,上午玩到一半的时候,差不多青甜已经掌握了方法之后,青辰就已经不想接着玩了,要不是看青甜兴致一直那么高,青辰早就不干了。 吃完饭,青甜就迫不及待挑战了一把十八个袋子的,一顿操作看得青辰有点震惊了,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四岁多的孩子能把这么复杂的一套内容用非常严谨的逻辑表达出来。喜欢传道受业解惑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传道受业解惑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