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更新晚了,主要原因是我脱单了,昨天和女友约会到今天中午,刚回来。)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电影,和罗杰前世曾经看过的那部皇后乐队的传记片完全不同。
当然,也不可能相同,毕竟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一支叫做【Queen】的乐队,也没有一位名叫弗莱迪-摩科瑞的印度裔龅牙主唱。
事实上,整部电影的剧情,几乎都可以说是索菲亚-科波拉的原创。
乐队只是在对剧本进行审核的时候,提出了几处修改的意见,就没有再继续插手。
整部电影的剧情,基本上就是某位钢琴家的一生。
——这是为了和“Bohemian”这个单词产生共鸣,Bohemian的意思是“放荡不羁的艺术家”,而在所有艺术类型中,要在大众和高雅两者之间取得平衡,钢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注:单词释义来自牛津词典。)
在影片开头的部分,讲述了钢琴家的成长和青年时期的一系列故事,而从影片中段开始,大量的镜头被用在了整部影片最为关键的部分:爱情和谋杀。
钢琴家为了爱情,枪杀了一位富豪,并由此引申出了关于死刑的争议,以及一些宗教方面的话题。
最终,钢琴家被判决死刑,死后也未能升上天堂,而是被拽入了地狱。
——这是整部影片里为数不多的几个特效镜头。
在罗杰的提醒之下,索菲亚-科波拉在影片中留下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暗示,隐喻这整个故事只是一场荒诞而离奇的梦境。
——某位号称“原创电影最后旗帜”的导演,最喜欢做的就是这样的事。
在一部爆米花电影中加入少量似是而非的暗示,既能确保电影的受众基础——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能看懂简单的剧情——但靠着这些暗示,又能博取到极高的口碑——因为能够解读出N种不同的含义,满足了那批自诩高逼格的影迷的需求。
当然,这样做说起来简单,但一直到罗杰重生之前,能够将大众审美和口碑协调到最佳的,也只有一个克里斯托佛-诺兰。
更多的导演,都只能专注于一个方向,甚至是一个方向上的某一种或者几种特定的类型。
脱离了这些特定类型,就必然扑街失败。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迈克尔-贝以及罗兰-艾默里奇。
索菲亚-科波拉没有前两位那么极端,但却也是一个仅仅只擅长文艺类型影片的导演。
在看过初步完成了后期制作的样片之后,罗杰很确定地做出了结论:这部《波西米亚狂想曲》绝非一个主流的、大众化的影片。
在票房上,也很难有太大的作为。
唯一成功的可能,是走冲奖路线。
罗杰对电影的了解并不算多,但却并不妨碍罗杰以一个影迷的角度得出结论:索菲亚-科波拉版本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小众类文艺片,就像她那部经典的《迷失东京》一样。
如果不能在颁奖季有所作为,那么很难博取到高额的票房。
考虑了片刻,罗杰开口问道:“如果取消原定发行计划,我们会损失多少?”
“已经投入的宣发资源都是按照四月份档期制订,如果调整太大的话,这笔资金就白费了。”
马克-戈登考虑了片刻,开口道:“再加上我们和环球影业之间的协议,如果不能和环球达成一致,需要支付一笔违约金,两者相加,大概在五百万到六百万美元之间。”
“以你的判断,这部影片是否能够在戛纳电影节有所作为?”
罗杰犹豫了一下,又问道:“或者欧洲三大电影节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
“如果参加竞赛单元的话,需要一定程度的运气。”
马克-戈登考虑了片刻,实话实说道:“这一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是斯皮尔伯格,他确实很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但我们和斯皮尔伯格之间并没有任何特殊的交情。”
只有天真的孩子和白痴才会觉得,任何一个奖项都一定是公平公正的。
像格莱美和奥斯卡就不必多说了,全世界都知道这两个奖项上,公关能力远远比作品更加重要。
欧洲三大电影节也同样如此,就戛纳电影节来说,每一届的评委会主席都有极大的权利。
如果他想要将奖项颁发给某一部电影,全力推动之下,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成功。
昆汀-塔伦蒂诺担当主席的那一届,就是最好的例子,几乎是顶着所有人反对的压力,硬是将奖项颁发给了《华氏911》,引起一片哗然。
“斯皮尔伯格?”
罗杰当然不会不知道这位堪称好莱坞教父级别的大佬。
即便是“创业失败”,斯皮尔伯格在好莱坞的地位,也赶得上索菲亚-科波拉的父亲。
当然,好莱坞的话语权一向是掌握在六大和MPAA手中的。
但斯皮尔伯格的影响力,却也是极为惊人的。
若是在戛纳电影节这样的地方,担任着评委会主席的斯皮尔伯格,想要推动某部电影获奖或是不能获奖,根本不会有任何的压力。
想了一会,罗杰问道:“科波拉家族应该有办法打通斯皮尔伯格那边的关系吧?这是索菲亚的作品,我想老弗朗西斯不会介意为女儿做点事情,不是吗?”
以科波拉家族的影响力,在整个好莱坞都是名列前茅的。
像是斯皮尔伯格这样的顶尖大导演,除非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否则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交情。
若是科波拉家族肯出力,想要让《波西米亚狂想曲》在戛纳电影节的竞赛单元有所斩获,金棕榈奖或许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一个最佳导演之类的奖项,几乎可以确定拿到手。
至于科波拉家族肯不肯出力这个问题,罗杰并不担心。
全好莱坞都知道,老弗朗西斯对自己的女儿有多么的宠爱。
当初那部《迷失东京》,如果不是科波拉家族出了大力气,这部电影根本没有任何可能获得奥斯卡的重量级奖项。
要影响戛纳电影节,或者说影响斯皮尔伯格一个人,科波拉家族所要付出的代价,绝对远远低于公关奥斯卡。
“我想索菲亚那边不会有意见。”
马克-戈登沉吟片刻,开口道:“这样,我找个中间人联络一番,试探一下弗朗西斯的想法。等有了新的进展,再来和你汇报。”
“好,今天就谈到这吧,我一会还约了杜克。”
罗杰和马克-戈登打了个招呼,离开放映厅。
半个多小时后,罗杰在一家咖啡厅里,见到了杜克-罗森伯格。
和《波西米亚狂想曲》不同的是,《战争之王》的后期制作早已完成。
样片早就通过了乐队、制片人,以及发行方环球影业的审核,前期的宣传也已经开始。
只等着五月份的暑期档开始,这部影片就会进入北美院线之中上映。
和罗杰前世看过的版本相比,出自杜克-罗森伯格之手的《战争之王》整体上的节奏更快,镜头更有震撼力。
从吸引观众的角度来讲,这一版本也许会取得比前世更好的成绩。
《战争之王》被安排在了阵亡将士纪念日档期,这个档期的竞争异常的激烈。
不过和那些动辄成本上亿美元的顶级大制作不同,《战争之王》的投入,算上宣发成本也只有7000万美元左右。
这样的成本,意味着它不会有太大的回本压力。
尽管受限于影片题材的缘故,在周边产品开发上可能比不上那些超级英雄、玩具改编的电影。
但也仅仅只需要北美票房与制作成本持平,就有很大可能仅仅只通过全球票房来收回成本,然后依靠版权收入产生盈利。
就像是之前那部《郊区的耶稣》,票房数字并不算是多么的出色,仅仅只是勉强收回了成本。
但依靠着版权收入所产生的盈利,截止到现在为止,已经给乐队带来了超过三千万美元的收入。
在好莱坞,尤其是对于制片方而言,版权收入永远比票房收入更加的重要。
当然了,后者是决定前者的基础。
一部票房不佳的影片,也很难在版权方面有什么建树。
无论是DVD、电视台播放授权,还是其它的什么版权授权,谈判的基础,都是建立在票房数字上的。
……
“宣传方面,以配合环球方面的计划为主。”
罗杰听过了杜克-罗森伯格的汇报之后,考虑了片刻,开口道:“至于我们自己,主要突出尼古拉斯这个宣传点,未来的几部电影,都会以他为主角。”
说着,罗杰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听说尼古拉斯改名了?”
“也不是改名,是取了个艺名。”
杜克-罗森伯格耸耸肩,说道:“他说不想像索菲亚那样,因为姓氏而承受太大的压力,所以把名字改成了尼古拉斯-凯奇。”
这一件事,倒是和前世如出一辙。
尽管进入好莱坞的时间晚了许多年,但尼古拉斯-科波拉,仍然是将自己的姓氏改为了“凯奇”。
或许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不过这并不重要。
罗杰也不是很在意。
就算改了艺名,也不会影响尼古拉斯出身于科波拉家族的这个事实。
北美人对于改名本就很随意,在西方的文化中,维系家族关系的是血缘以及感情,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姓氏。
当然,若是将话题改成“家族的荣耀”,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欧美的明星当中,改姓的人绝对不少。
比如尼古拉斯-凯奇,又比如娜塔莉-波特曼。
“他想改就改吧,这对我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罗杰早就看过样片,回忆了片刻,开口道:“你觉得尼古拉斯的演技怎么样?”
演技是一个主观的东西,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标准。
比如说很多人都称赞小李子的演技出色,但罗杰却认为,他把所有的角色都演成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而不是角色本身。
又比如大多数人认为汤姆-克鲁斯只会耍帅扮酷,但在罗杰看来,他的演技或许比不上另一个汤姆——汤姆-汉克斯——,但却也绝非史泰龙、布鲁斯-威利斯那样的僵尸脸。
当然了,对于所谓演技的判断,罗杰这个外行人,肯定是不如杜克-罗森伯格这个专业导演的。
尽管后者只完成过两部正式的电影作品,但无论是理论经验还是实际操作,都要比罗杰丰富许多。
对于一名演员的评价,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会比罗杰更加的准确。
“怎么说呢……”
杜克-罗森伯格考虑了好一会,才组织好语言,开口道:“尼古拉斯的演技可以被评为出色,但距离最顶尖的那些演技派还有很明显的距离。
不过尼古拉斯的优势在于,他是一个很有个人魅力的演员,是那种能够一个人撑起整部电影的类型。比如这部《战争之王》,几乎就完全是尼古拉斯的独角戏,如果换一个演员,这部电影失败的概率会很大。”
罗杰半开玩笑地问道:“所以说你看好这部电影?”
“当然。”
杜克-罗森伯格笑道:“我对自己有信心。”
顿了顿,又说道:“也对尼古拉斯的表演有信心。如果不是他的名气不够大,或许仅仅只是他一个人,就是票房成功的保证。”
罗杰前世就是尼古拉斯-凯奇的影迷,自然清楚这一点。
除开后来因为财务问题而沦落为烂片之王之外,在整个九十年代里,尼古拉斯-凯奇的票房号召力,在好莱坞一众巨星当中一直处于顶尖的地位。
仅次于最为出色的那几个人。
事实上,如果不是后来因为债务问题而不看剧本乱接片约,尼古拉斯-凯奇也不会那么快的沦落下去。
至于这一世,罗杰当然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不是因为罗杰喜欢尼古拉斯-凯奇的电影,而是因为一个具备出色票房号召力的巨星,才能够为乐队带来更多的利益。
沉默了一会,罗杰对依耶塔-哈森示意了一下。
后者立刻打开公文包,拿出一叠资料递给杜克-罗森伯格。
“《战争之王》的项目已经结束,除了参与正常的宣传之外,我希望你能抽时间研究一下这个项目。”
罗杰很认真地对杜克-罗森伯格说道:“和你的合作很愉快,我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合作下去。”
“当然,我也希望如此。”
杜克-罗森伯格接过资料,看向封面上的名字。
《变脸》。喜欢摇滚教父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摇滚教父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