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大片时代2


        “大王,杀不杀?” “大王,杀不杀? 咻咻咻! 又是漫天箭雨,无名死。 结尾处,戈壁滩上,立着三座新坟,埋着无名、残剑和飞雪。 老仆和如月跪在坟前洒酒祭奠,老仆说:“士为知己者亡。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得三个知己,便得天下。” 如月在旁边道:“那他们三个就是天下了。” “是,他们三个就是天下。” 原版的结尾,是出段字幕,介绍秦始皇修筑长城,抵御外敌什么的。 这是李连结建议加的,他觉得外国人对长城普遍有误解,以为是进攻的工具。张国师觉得有理,就加上了。 但你让国内观众看这东西,就很莫名其妙。 所以许非恢复了张国师最初的结尾,就是上面那段戏。老谋子想表达的东西,其实特简单,“士”。 秦王嘴上说的好听,真的也好,假的也罢,观众自有理解。 但这三个不同,无名相信了秦王的话,放弃刺杀; 飞雪一心刺秦,残剑觉得秦王不能杀,只想跟爱侣隐居田园,又不知怎么阻拦,只得在打斗中让她刺死; 于是飞雪又殉情。 就这点东西。 总之《英雄》跟原版比,还是改了不少细节。 国内版更符合国内观众的口味,起码观看的时候,没因“一夜之情”“我故意让你看见的,我心里根本没有你”而笑场。 “哗哗哗!” “哗哗哗!” 灯光重新亮起,观众席骚动起来,纷纷低声议论。 “表达的有点肤浅,不深刻。” “人家也不是按艺术片拍的,我觉得挺好。” “嗯,视觉上非常有冲击。” “可我觉得关于天下、秦王这些概念,应该多深入挖掘。” “可别,那就成《荆轲刺秦王2》了。” 大家齐奔3楼的发布厅,只见巨大海报围绕全场,座位按中外平面记者、电视记者、摄影记者划分区域,声势浩大,组织有序。 稍等了一会,主创入场。 张国师率众出席,包括武指、美术、编剧等也在,十几个人坐一溜。 没给出品人安排位置,但许非觉得要上去把握一下,遂搭了个边。 气氛友好,对于记者们的提问,每个人都滴水不漏,该说的不会失礼,不该说的不会多说半句。 “很多人把《英雄》和《卧虎藏龙》比,我不怕比较。 《卧虎藏龙》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对于《英雄》参加奥斯卡的成绩,我没有那样的奢望。 我拍《英雄》也不是首先考虑奖项的,是一种商业大片的尝试,希望它能有更广泛的影响。” 张国师刚回答完一个,又有记者问: “你在片中想表达一种,古代‘士’的概念。那《英雄》要向海外市场发行,你觉得外国人能看懂这个概念么?” “呃……” 他正组织语言,忽见角落有人摆手。那人坐在桌子的最边上,连小牌牌都木有。 “你怎么坐那儿去了?” 张国师瞪大眼睛。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许老师拿过麦克风,记者们也找半天,卧槽,你咋坐那儿去了? “《英雄》分两个版本,长度差不多。我们看到的是国内版,或者叫东亚版,另一个叫海外版。 大体没差别,加了些便于理解的字幕,某些台词也不同,主题简单化了。这个版的主题是什么,谁能说说?” “我觉得是,士和大一统。” “嗯,那海外版的主题不一样,是什么呢……到时你们自己去看。” 嘁! 记者们翻白眼。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您做的是海外特供版?” “完全正确!” 许老师笑道:“我刚才说东亚版,为什么叫东亚版? 因为日韩能看懂,我们某些文化是相通的。那既然想往西方卖票房,自然得让大众看懂,就不要那么复杂化。” “那您就没想过对外文化输出么?” “想过,但实现起来很困难。 就电影而言,我们目前只输出过一种东西,就是功夫。好了,这问题说起来太复杂,以后有机会再讨论。” …… “这是一部很现代的电影。除开特技、演员等不说,单就其宣传,我举双手赞成! 同样是精心制作,为什么中国的大片就大不起来?很关键的因素就在宣传,仅这一点,《英雄》就是里程碑式的。” “大手笔对色调的渲染,是影片的得意之笔。故事性相对薄弱,又是不可忽视的不足。这部号称第一部国产大片的作品,注定充满争议。” “《卧虎藏龙》称之为武侠,却不是我们的武侠,而是外国人愿意接受的中国武侠。 《英雄》没什么情节可言,但该片对传统文化精髓的阐述,对国学精意的阐释,我觉得难能可贵。” 首映之后,《英雄》的热度达到了一个巅峰。 而该片也在全国正式上映。 许老师反复叮嘱张国师,不要受外界干扰,好好宣传就行。这么大的片子和压力,肯定对批评声非常在意。 挺过来就千锤百炼,没挺过来就楷歌化了。 “今日零时,成都十几家影院同时引爆《英雄》。 各影院事前的安排被影迷的热情打乱,几乎每家都出现了爆满情况,为此不得不临时加映一场满足观众。 据不完全统计,今日凌晨总票房劲收25万元。” “天津《英雄》上映,场场爆满。 当天就创下20万元的票房奇迹,仅光明影院一家,首日票房就超过了6万元。最令人欣喜的是,《英雄》的票房并没有仰仗团体购票,更多的是来自零售。” “上海新天地影城被将近1000名观众塞满,最后一场放映结束已是昨天凌晨3点,影院临时加映了3场。 截止到昨天晚上10时,票房已达14万元,预售票房超过了40万。” “《英雄》在广州全线上映不到24小时已斩获百万票房! 仅珠江院线就创下了40万元的收入,其中中华广场电影城单日票房15万元,刷新了去年春节黄金档11万元的最高纪录。” 有许非捋顺,作品硬伤是没了,观感更加流畅。 各地票房连破纪录,中影乐开了花,张国师的压力也小了很多。 街头巷尾都在谈论,文化界像逮住血腥的苍蝇,沾点边的全跳出来。一时唾沫横飞,观点碰撞,热闹的不得了。 于佳佳趁机推广橘子网,《英雄》成了第一块评论标靶。影评人推荐指数78%,网友评分每天都在波动,争得死去活来。 多集中在yishi形态上,最后连搞历史的也出来发表观点。 于是又歪到秦始皇到底是不是暴君身上。 “刺秦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说其伟大,是那个时代是一个义不容辞的时代,弱者以生命与人格去对抗强者。 可惜《英雄》完全颠倒了这份伟大!” “谁规定刺客就是伟大?被刺的就不能伟大?《英雄》只是换个视角罢了。” “秦始皇该杀,是公认的么?” “我觉得你们都很偏激,《英雄》并没有摆明车马的表达观点。 反而是把几种不同的立场展现出来,你们一直骂残剑跪舔皇权,但怎么就看不到飞雪一直在反抗?” “观点本身并无大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秦始皇残暴也罢,护国护民也罢,能说出理由就好。” 就在这种沸沸扬扬中,《英雄》上映了七天。 当年上映,院线刚刚改革,如今已经运营了两年,市场潜力要高一些。《十月围城》首日1700万,《英雄》首日1900万! 此后每天以平均1400万的数据增长。 7天破亿!     喜欢从1983开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从1983开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