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乱哄哄你方唱罢


        10月上旬,浙省开大会,宣布一位新领导由东南调任来此。 ………… 下旬,金鸡奖举行。 18号开幕,22号闭幕暨颁奖,期间有什么座谈会、展映、交易会等活动。 开幕仪式就是歌舞表演,张国荣声带不适,没有参加,其他的都来了。刘焕、辛晓琪、周逊、朴树等人,以及号称“小天王”的周捷伦。 唱了三首歌,《龙拳》《龙旋风》《双截棍》。 无锡真的有钱,场面类比春晚,还有水上表演和烟花。有意思的是,受刘小庆风波影响,新闻专门报道了一条: “从无锡地税局获悉,参加开幕式的港台内地20多位明星,已主动缴纳税款近70万元。 周捷伦的税款根据其出场费,缴纳金额是最高的。 该负责人还表示,预计下一个缴税高峰在22日的闭幕晚会前,届时总额可能会突破100万。” 单看开幕式,还是挺成功的。 但接下来的部分,又回到喜闻乐见的轨道。 “主办方推出的日本、韩国、法国电影展,场面冷清,出人意料,丝毫没有感受到韩流、日流的生猛。 因为真正参与的外国影人并不多,前来捧场的外国人多是发行公司代表,或少数驻华使馆的工作人员。 为了不过于冷清,主办方只好安排田华、于蓝等老一辈艺术家前来凑数。” “影片开演5分钟,孙耀威扮演的游泳教练就和雪热吻并发生了一夜情,全场发出稚嫩的欢笑。 而雪认识的第二个男友,与同性恋人热吻的镜头出现时,全场又一次爆发出尖利的叫声。 当这部涉及少年心理自闭、少女初夜、同性恋内容的《二月十四日》结束时,在亮起的灯光下,记者发现,底下赫然坐满了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 一位老师说:‘我们是黄泥小学的,听说组织看《美丽的大脚》,不知道为什么换成这个……’ 影协表示:可能是工作上的疏漏。” …… 每年都有瓜吃,只不过今年的瓜更无语一点。 开幕式营造出的短暂好印象,瞬间雨打飘零,直奔熟悉的画风而去。 眨眼到了颁奖当天。 “姐,差不多了!” “好。” 酒店内,周逊披着一件外套,经纪人、助理陪着下楼。外面早等候一溜别克车,由本地公司暂借,用完还人家。 红毯的出场顺序由主办方安排,她是第一个,第二个王志闻,前后脚下楼。 “王老师,我先走了!” “嗯。” 她钻进车,缓缓启动,前往市人民大会堂。 很快到了大会堂前的星光大道,周逊往外一瞧:“我的妈呀,昨天彩排还没有呢!” 经纪人也一看,直接好家伙:“那就是许总说的巨物恐惧症吧?” 吐槽了几句,周逊把外套一脱,露出一身白色小礼服。她矮小瘦弱,艳压红毯啥的轮不上,只能走娇小路线。 下了车,砰砰砰飘彩带,照相机摄像机全对准自己。 面露微笑,娴熟自若的迈步、摆手,尽量不去看两边的摆设——一侧是几米高的金鸡奖杯,一侧是几米高的百花奖杯。 跟奇观似的戳在红毯左右,她在中间通过,宛如小矮人。 本届晚会效仿奥斯卡,设场内主持、场外主持、星光大道主持。80米红毯,刘方菲守在尽头采访。 有八卦消息: 陈劲飞的白月光其实是这位,号称一菲。 天仙本名茜美子,教父给改的亦菲,亦,即也,号称二菲。 后来的杨小姐刚出道时,教父也给起了艺名,叫宜菲,号称三菲。 当然这个证据就不足了,听听就得。 周逊接受完采访,入场就座。明星部队陆续亮相,葛存壮、葛尤、梅艳芳、尔冬升、孙道临、许还山…… 跟着陈大导出场,霸气外露! 很多年没来金鸡奖的他,这次带着《和你在一起》参评,七项提名,信心满满。主演刘佩琦也是影帝呼声最高的。 待走完红毯,颁奖礼开始。 首先是百花奖,已经揭晓了毫无悬念。嘉宾用了点心,请葛存壮给葛尤颁奖,秦怡给周逊颁奖。 随即金鸡奖大批发再度开始: 男配给了王志闻,女配给了元泉,俩人全在许总旗下。 黄下岗的《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拿了导演处女作奖。 《珍珠港》还拿了个最佳外国影片译制奖。 《冲出亚马逊》获得美术和摄影,这应该国内第一部商业元素较多的军事动作片。完成度很高,但这个类型在当时不火,侯勇也不是能带票房的大明星。 能看出八一厂在尝试转型,可惜没找对好时候。 终于到了高潮,嘉宾在台上宣布:“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是,杨亚洲……” “……” 底下的陈大导面露惊讶,接着又听嘉宾吐出:“陈楷歌!” 他抽了抽嘴角,挤出几分笑容,起身上台。 旁人细微嗡嗡嗡,得嘞,传统艺能,双黄蛋! 今年处处透着国际范儿,领完奖马上到后台跟媒体见面。陈导大马金刀的一坐,特有前辈风范: “像亚洲这样的年轻导演得奖,我很开心,他排到我前面是应该的。” 说着又盯住屏幕,前台正颁发男演员奖。 “获奖者是,宁才《天上草原》。” 垮掉! 陈导的表情管理不行了,连声惊讶:“太遗憾了!太遗憾了!” 记者及时问:“你对刘佩琦败给宁才有什么想法?” “……” 陈导盯,沉浸在过去时代中的,感受过去时代夕阳的老艺人面孔显露,反问:“这个宁才是谁,以前演过什么戏???” 说完人家走了。 记者互相撇嘴,嘁! 最后,大桃红《生活秀》,倪大姐《美丽的大脚》,双双斩获影后。 《美丽的大脚》《冲出亚马逊》,拿到了最佳影片奖。 又是双黄蛋三连发。 ………… 双黄蛋这种事,很多奖都有,但人家是偶尔的。 金鸡隔几年就下一次。 按例常发展,结束后又是一波讨伐。 一级编剧,写过《孔书记》《离开**的日子》的王兴东先开炮:“两个、三个并列最佳,那何最之有啊? 一些评委快成专业户了,评委评奖,谁来评评委?金鸡为什么不能借鉴青歌赛的做法,公开评委意见?” 葛尤表示:“几年前我就说过这些,没用,我现在就踏踏实实演戏。” 吕立萍也跳出来:“王兴东说的都对,你们记者可以调查一下到底是什么黑幕?” 于是副主任于洋,遭到了记者围攻。 “这次太多并列,是不是金鸡奖顾全大局的体现?“ “国外电影节为什么没这么多并列?“ “刘佩琦怎么没得奖?“ 面对连珠炮似的提问,于洋先还解释一下,最后甩袖而去:“我们中国电影有中国的情况,你们要热爱自己的电影和演员!“ 嗯? 记者面面相觑,好像很耳熟啊? 一个跑过体育的记者猛拍脑门,把话一套:“我们中国足球有中国的情况,你们要热爱自己的足球和球员!” “哈哈哈!” 现场哄笑起来,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于洋是谁呢?演过《桥》《青春之歌》等等,被尊称一句老艺术家。 其他评委也一样。 但是,坐在那个位置,自然就照着这套规则走。 组委会副主席李国民最实在,说了几句真话:“只要有一个评委建议并列,别的评委不反对,就肯定可以并列了。 那我们不妨想想,如果你坐在那里,会不会反对那个评委呢?如果你反对,你要得罪多少人?” 30家媒体记者再度联手,起草了一封公开信,呼吁电影人致力于振兴国产电影、消除各奖项评比中存在的弊病。 这也不是新鲜事,以前就写过。 最最后,以一篇评论收尾: “玩专业,彻底脱离群众,无非两个结局,要么成仙,要么见鬼。 其实也就一念之间。 那些成仙的,最讲究个程序正义,按既定规则玩。相反,如果连规则一起玩,甚至没规则,肯定是见鬼。” …… 以上种种,几乎每年都来一次。 都挺习惯的。 组委会就像每年要渡一次劫,扛过去就OK了。 媒体骂了两天,热度消散也偃旗息鼓。然后,就纷纷收到许总的帖子: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喜欢从1983开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从1983开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