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崇楼遵从衍不钰之计,掘开仪泗之水以灌靖都。
大水倾泻之间,靖国都城成为一片汪洋。靖国国主苏牧万念俱灰,虽然权臣宗昱想在最后施救,但却被苏牧拒绝了。苏牧利用自己最后王驾之躯,吸引了卫国大军的注意从而确保了宗昱等人的安全离去。
随着宗昱带着苏牧子嗣家眷的成功脱险,卫国四面合围的大军也集结到了苏牧的王都内廷之下。
苏牧虽然晚年安于享乐,但却仍旧不失气节。如今靖国不复存在,他身为王主却不想向卫国屈膝投降。而面对卫国大军最后的兵临城下,身居高台的他毅然决然的点燃了自己所在的楼台。
大火顷刻蔓延的同时,四面环水的楼台也已被大火所吞没。苏牧身居其中,自无回天之力。崇楼身居主舰,但见苏牧最后的宿命和抉择也不禁心生感慨。
“一代王业,终究化为灰烬。曾经夏先王子储册立十二藩王的时候,却是何等的风光。如今随着靖国的覆灭,曾经的诸藩王也已全部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遥想当年诸国分列之后各自的辉煌,再看如今国灭家亡时候的窘迫,试问又岂能不让人感慨唏嘘呢。”
闻听崇楼所言,诸将尽皆语塞。
正所谓大江东去,多少风流人物。随着历史的演变,尽数埋骨没落。岁月如是,兴盛存亡又岂能尽为人料?
苏牧既死,靖国便为卫国所灭。
崇楼安抚黎民之余,也将投降军卒重新编制入伍。便以靖国王都作为核心,四面展开围剿之势。各地守将闻听靖主苏牧已故,便也再无战心。历时一月,纷纷递上降表。由此东夷尽平,靖国全土从此尽归于卫。
卫国既灭靖国,崇楼便向吾梓须奏报诸事。奏表之中,崇楼也自写明苏牧虽已自焚亡故,但其子嗣众人却下落无踪。表奏送到卫国王都吾梓须驾前,吾梓须便与群臣商议。
黥季谏道:“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靖国国主苏牧虽然亡故,但其子嗣却仍旧还是心腹大患。虽然诸子皆幼,却终究会有长大的一天。如今苏牧丧于我卫国之手,其子焉能不思报仇?微臣因此恳请大王,此时断然不可轻易放过才是。”
吾梓须微蹙眉头,言道:“孤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如今苏牧已亡,其子嗣便自于外也算是有所归所了。我国但以此事不放,只恐太过。”
庄秦摇头,言道:“大王此言差矣。圣人之言,只是不在谋害其子而已。然而却并非放任其去,反而为自己日后埋下祸根的。苏牧子嗣大王若施厚待,自无可厚非。但不找令其自去,绝非良策。便是他们长大后没有为苏牧报仇的野心,难免届时会有歹人以此做出文章来。此等祸患不可不防,故而微臣还请大王斟酌才是。”
吾梓须闻言顿悟,便问道:“似如此,却当若何?”
黥季道:“大元帅既有上书,想必已经着手于此。大王不如便发恩命,令他全权负责此事便可。”
吾梓须会意,从其言。于是便写书信,令崇楼全权负责此事。
信使送达靖国原属地,崇楼便的书信了然。正如黥季预料的那样,崇楼的确早就着手此事了。所以上书道明,便是要讨得吾梓须的首肯。省的他以此事为先,反而迎来部下诸将与臣民的不满。
如今王命既已在手,崇楼便可公然调度此事。
时有探马报来,如今已得苏牧子嗣踪迹。一行人自从套离了王都,便已到达东海之滨。如今靖国国土既归于卫,眼下他们便有东渡外逃之心。崇楼闻讯,便自了然。如今既已得到了吾梓须的首肯,自然不会便自纵容他们这样离去的。
他由此传命上将古恶,便施追击。
古恶领命,便引五百军快骑而取东海之滨。但到码头之日,方知前日苏牧旧臣宗昱便已带了苏牧子嗣家人东渡起航。古恶了然,便也雇了大船沿着航线追击而下。古恶大船行的快,更有熟悉航线的渔村老手作为向导。不出一日,便在黄昏落幕的时候追上了宗昱的船只。
古恶因此大喜,便要拦阻宗昱成就大功。眼看便要赶上围堵了宗昱的船只,谁成想恰逢此时海面天色突变。一时间黑云聚拢之间,风浪肆虐而起。白狼翻滚滔天,便如苍龙出海之时。诸船全在风浪之中摇曳,便被翻天覆地般的海浪吞入其中。
时值只有一个时辰,风浪便自退去。而再度恢复了平静的海面,却完全不见了宗昱和古恶两只船队的丝毫踪影。令人更为感到惊奇的是,便是连半点儿船只的残害也完全看不到半点儿。
渔家闻讯,不敢便有相瞒。唯恐崇楼怪罪,便即遣人往靖都原址告知崇楼了然。
崇楼闻讯震惊,便弃对于靖都的修缮工作亲自前来。闻听渔家所言,不解其中缘故。一连数日使人出海,派遣船只不下大小数十艘。临近海域几十里,全都搜索了个遍。然而无论古恶还是宗昱带领的苏牧家眷遗孤,竟然全都不见丝毫的线索可寻。
崇楼以此惊奇,便发书信报于吾梓须。然而不过多日,卫国王都便有信使到来。崇楼本以为是吾梓须针对此事做出的回应,却没想到书信的内容竟然是急调崇楼率军归于朝中的急件诏命。
崇楼见势如此,不觉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眉头微蹙,便问使者道:“王都之中,可曾出现了什么变故的吗?”
使者道:“未曾听说,只是大王急召大元帅回去。具体何事,小人亦不能知晓。”
崇楼了然,便自不敢有违。当即回了书信让使者带去之余,自己也立即在靖地调集人马便取回军大计。这一日来到王都城下,将军穆侑俭居然率军早就在此等候。但见崇楼,便自拦阻。
崇楼不解,未言一语,竟被穆侑俭先下了佩剑。诸将见疑,皆不知所措。
这正是“方为国家立功业,不想归都反遭嫉”。预知卫国王都事端若何,崇楼此番凶吉怎样?且看下文。喜欢诸国志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诸国志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