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果然是禄东赞(感谢“庞煌”成为本书新盟主)


        李弘对于军中的一切都很好奇。 “舅舅,这是什么?” “舅舅,这是什么?” 从出了长安城后这娃就不停的问。 贾平安抱着教育孩子的心态,倒也耐心十足。 出了长安半月后,兴奋感消失了。 每日就是行军,到地方累的双目无神,倒下就想睡觉。 “殿下,该沐浴了。” 曾相林穿着一身小吏的衣裳,贴身服侍太子。 李弘倒下,“离孤远一些!” 夏季行军的滋味不好受,曾相林还得服侍太子,浑身臭烘烘的。 曾相林刚想再劝,李弘竟然开始打鼾了。 鼾声不大,但对于从小养尊处优的太子来说堪称是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曾相林面色一变。 他出去寻贾平安。 “国公去迎高总管。” 高侃来了,带着三百余骑。 “哈哈哈哈!” 贾平安带着麾下将领出迎,给足了这位老将面子。 “见过副大总管!” 高侃大笑拱手。 “几年不见,高公无恙,依旧精神矍铄,甚好!” 贾平安拱手,“殿下疲惫,晚些再见吧。” 高侃点头,“听到殿下随军的消息,老夫也为之一惊。宫中娇生惯养多年的少年,如何能经得起这等折腾?没想到竟然来到了陇右,不错。” 二人转身,并肩往里走。 天黑了时,李弘醒来了。 “殿下,高都护到了。” 曾相林服侍他起床,看到他下床时两条腿发僵,不禁心中难受。 “沐浴,随后去见他。” 高侃是老将,李弘得给面子。 晚上就在住所弄了一个火锅,这是贾平安特地弄的。 “你别看天气热,越是这等时候就越得小心患病,来个火锅,出一身汗,什么病都没了。” 实际上是他馋了,就带着大家一起吃火锅。 一顿火锅吃的众人浑身大汗。 夜风吹拂,暑热尽去。 “爽快!” 众人在院子里散步。 随后太子和高侃有一番谈话。 贾平安没去过问,也没打听。 …… 半月后,另一个老将刘仁愿来了。 “见过殿下,见过赵国公。” 刘仁愿神色肃然,目光如电。 这位可是猛人,当年是靠着门荫进了弘文馆读书,按理这般出来就是文官吧? 没! 这位进了先帝的亲卫。 一次先帝出行,刘仁愿随行护卫。一行人路上遇到了野兽,这位猛男竟然徒手和野兽搏斗,连先帝都为之咂舌。 麾下大将聚拢,贾平安召集了第一次议事。 大外甥坐在上首当吉祥物,议事由贾平安主持。 左边高侃,右边刘仁愿,下面有王方翼,程务挺,裴行俭等大唐著名打手,还有一个堪比人熊般的小老弟李敬业在边上心不甘情不愿的做长史。 贾平安说道:“从长安出发前,我已令快马去安西传令,令当地打探葱岭一带的消息,最好进入勃律,我估算到了沙洲时,第一批消息应当到了。” 大军随即进发。 李弘每日骑马半日,坐车半日。 “过了沙洲后,太子,我希望你能大半日骑马。” 贾平安一路循序渐进在熬鹰,李弘从刚开始的痛不欲生,到现在渐渐适应,整个人从内到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好!” 于是将士们就看到了一个整日跟着大家行军的太子,士气大振。 “知晓先帝成功,杨广失败的缘由吗?” 这一路也成了贾平安的课堂,想到什么就和太子说。 李弘想了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是基本的,有一点你却没看到。”贾平安指着前方的将士说道:“先帝领军征战从不弄什么花架子,他能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更是能亲率玄甲冲阵,这样的帝王,将士们甘愿效死。而杨广的征战却是高高在上……” 李弘说道:“炀帝远离了他倚仗的大军,如此便失去了军队的支持。这也是另一种阶层对立。” 我的大外甥啊! 贾平安乐的想大笑。 晚些高侃故意放缓马速,等贾平安和自己并行时低声道:“你教给太子这些,陛下是什么意思?” “陛下支持。” “那就好。” 高侃欣慰的道:“将士们最怕的便是炀帝这等帝王,明明有更好的方略,他却为了面子延缓了大军的攻击,以至于无数将士冤死。第一次失败后就该休养生息,可他却迅速第二次征伐高丽,这是拿将士们当做是牲畜,哪有将士会效忠他?” 这是军方的共识。 “所以后来有人登高一呼,炀帝骇然发现自己孤立无援。”贾平安觉得这是作的,“炀帝不惜民力,不断弄些大工程,百姓死伤无数,田地荒芜……由此可见,炀帝此人压根就没把大隋军民放在眼里,心中无军民,败亡是迟早之事。” 这是帝王的学说,高侃不敢再谈了,“小贾,要忌讳些。” “无事。” 贾平安依旧开着自己的小课堂。 有时大军在偏僻的地方宿营,饭食简陋,贾平安令曾相林去弄了大锅里的饭菜来。 “太子,吃吧。” 曾相林不解,“有小灶。” “看看那些将士。” 贾平安指指那些蹲在地上大嚼的将士,李弘端起碗就吃。 “没盐。” 贾平安端起碗,“吃吧,军中就这尿性,咸的时候让你想杀了厨子,淡的时候让你想搓些尘垢来当盐。” 身上的尘垢中带着盐分,但…… 李弘干呕了一下。 他再吃了一口,觉得味道差不说,还粗糙,外加淡出鸟来。 “舅舅,我记得你带了盐。” 贾平安没搭理他,蹲在那里开动。 这是麦饭加炒面的组合,粗糙,但炒面很香,加上蔬菜,味道还行。 李弘讪讪的,见他吃的喷香,也吃了一口,觉得舅舅怕是自己悄悄开了小灶。 可先前打饭的就是他的人,不该啊! “舅舅为何能吃的这般香喷喷的?” 他还是忍不住问了。 贾平安抬头,咽下了口中食物才说道:“原先我在华州时,每日的饭食比这还差,就算是如此依旧吃不饱。后来出征,有时条件差,军情紧急,只能有什么吃什么,许多时候无法生火,只能吃冷的麦饭,或是冷的炒面,一口炒面一口水,你还得学会如何吃,否则太干,一口就喷了出来……” 李弘想了想,“真苦!” “让你跟着将士们吃,其一能让将士们知晓你能与他们同甘共苦;其二就是想让你知晓将士们的不易,莫要学了炀帝,不知体恤将士。” “我知晓了。” 李弘大口大口的吃着。 “殿下吃的好香。” 有人看到了。 “今日厨子该杀,殿下莫非是小灶?” “不,我亲自打的饭菜,亲眼看到殿下吃了,什么都没加。” 消息不断蔓延,等晚饭后李弘带头去巡营时,发现将士们看自己的眼神中多了些不同。 “这是认同。” 李弘为之欣喜。 晚上在自己的帐内,李弘开始给长安写信。 他提及了这一路的苦,也提及了和将士们吃一口锅的认同…… ——原来忠心从不会来自于身份,而是认同。 这是他最大的收获。 原先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此刻变成了活生生的人。 …… 大军在沙洲遇到了信使。 “并未发现吐蕃异动,不过他们的密谍多了不少。” “知道了。” 大军继续进发。 当到了龟兹时,再度传来消息。 “还是未曾发现。” 众将有些不安。 议事时王方翼说道:“若是扑空了,此行麻烦不小。” 五万大军,外加六万仆从军,而且是从中原出征安西,堪称是劳师远征,若是扑个空…… 李敬业目露凶光,“怕个鸟,到时候直接灭了勃律,咱们上去!” 这话主动性很强! 但谁都知晓这事儿不靠谱。 攻伐勃律的基础是安西彻底稳固。 但安西还在不断建设中,人口不断从中原迁徙而来,一切都在欣欣向荣,但还差些意思。 “我不担心这个,我只担心轻敌!” 这是贾平安的表态。 “吐蕃定然会来。” 若是不来,吐蕃密谍在长安刺杀王圆圆就是打草惊蛇。 若是不来,吐蕃使者上次在长安就无需如此色厉内荏。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吐蕃求什么? 求安西! 大军在龟兹修整了十日,随即再度出发。 浩浩荡荡的大车队在大军身后跟随,不断往返。 这就是国战的耗费,也是大国国力的体现。 在这个时代有这等能力的也就是大唐、吐蕃、大食。 刚出了龟兹,数骑飞驰而来。 “赵国公,吐蕃大军突然兵临勃律,勃律放开通道,并提供补给,吐蕃大军如今浩荡而来。” 曰! 贾平安看了一眼葱岭方向,“谁领军?” “禄东赞!” 众人不禁身体一震。 这便是人的名树的影。 禄东赞堪称是吐蕃的定海神针,他的出现让众将心中一凛。 李弘精神一振,“如此,疏勒危险了。” 他最近恶补了许多相关的信息,知晓吐蕃大军能率先到达疏勒。 “禄东赞出手果然不凡。” 贾平安都赞不绝口,“他定然是先期遣使到了勃律,吐蕃势大,勃律不敢抵御,只能打开通道……如此吐蕃大军突然出现,就算是咱们的人得了消息也来不及了。” 果然是禄东赞! 大军随即加速。 …… “吐蕃大军要来了!” 疏勒都督王春阳铁青着脸,“禄东赞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之势,不给我军调兵谴将的机会。龟兹那边就算是增援也赶不上趟了,咱们只能靠自己。” 龟兹是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安西都护府的主力也在那里,随时调配去各处。 校尉韩综说道:“都督,禄东赞来势汹汹,咱们只能放弃了城外的一切,还得要快。” 王春阳点头,“娘的,耶耶看中的娘子怕是没法上手了。” 安西之地商贾多,经常有商队经过,最近老王就和一个波斯女子打得火热,眼看着就能上手了,却…… “令各处进城,坚壁清野。” 王春阳沉声道:“水井里要丢粪便,大军拉屎去河边拉……” 这一系列手段龌龊,但人人都觉得理所当然。 屎尿自然不能阻拦吐蕃人取水,多清理几次罢了。 但这样的环境能打击敌军的士气。 随着命令的下达,城外的百姓都卷带着家财进了城。 一群群百姓进城,惶然的是本地人,平静的是移民。 “怕个鸟,回头杀敌立功,弄不好耶耶还能进了折冲府!” “就是,说是谁来了?禄东赞?禄东赞是谁?” 数骑疾驰而来。 “吐蕃大军先锋距离百里开外,两万人!” “先锋就两万人?” 一群信口开河的棒槌再傻也面色严峻了。 “大军接近三十万!” “快进城!” 城中就特么数千守军,面对三十万大军,连泡都不会冒一个就被吞了。 “这是吐蕃,不是突厥。” 城头上,王春阳骂道:“那些商队竟然都跑了,说什么去龟兹发卖更挣钱。挣特娘的狗屁钱,不就是害怕城破被吐蕃给抢了吗?” “都督,你不怕?” 王春阳骂道:“耶耶怕个鸟,太子殿下领军就在路上。” “可说是在龟兹。” “你特娘的,少说话!” 王春阳骂骂咧咧的开始巡城,可偶尔看向城外时,眼中却带着忧色。 大军肯定是赶不及了,如今就要看距离的长短,若是能及时赶到,那一切好说。若是晚到…… 耶耶怕是就要殉国了! 王春阳从未觉得自己能阻拦三十万大军的攻击,这等英雄只有在梦中才做过。 他就站在城头,看着远方。 …… 第二日城外就出现了游骑。 一队队吐蕃骑兵冲到了弩箭射程之外,轻蔑的看着城头。 “戒备!” 王春阳高声喊道。 他没看这些游骑,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远方。 “耶耶等着你们!” 王春阳握紧刀柄。 烟尘渐渐多了起来,左右都有。 “这是威慑,稳住!” 王春阳镇定的道。 左右两侧数百骑席卷而来。 “靠近了再收拾,箭程之外不搭理。” 呜…… 悠长的号角声中,无数步卒出现了。 “是敌军先锋。” 两万步卒的脚步声震撼人心,那一排排长矛竖着直插天空。 枪如林,人如雨! “无需惶然!” 王春阳说道:“敌军远来,不会立即攻城。” 步卒渐渐靠近,一个将领在前方高声喊着。 步卒止步跟着大吼。 通译随即大喊。 王春阳怒了,“狗曰的,为何不给耶耶说说就答话了?但凡说错了话耶耶剥了你的皮。” 通译得意的道:“他们问降不降,我说降你娘!” “哈哈哈哈!” 城头一阵狂笑。 敌将眯眼看着城头,“守军镇定,是宿将在镇守。传令,五里外宿营,派出游骑,不间断盯着城头。另派人告知大相,我部已经到了疏勒城。疏勒城守军数千人,可一鼓而下!” …… 大军在行进。 禄东赞从未觉得吐蕃这般强大过。 勃律顺从的打开了通道,还提供了粮草,显得极为恭顺。 这是强大的标志。 “大相。” 十余骑疾驰而来。 “是先锋。” 禄东赞颔首,骑兵们被带了过来。 “大相,我部已经抵达疏勒城,守军数千。” “大唐并未察觉,好!” 禄东赞说道:“等消息传到长安,李治做出决断,集结大军,大军出击……我军早已横扫安西,此战必胜!” 这番话迅速被传递到了全军,旋即欢呼声四起。 士气如虹! “快一些!” 大军浩浩荡荡前行。 五日后,先锋的斥候遇到了大军。 “这是吐蕃梦寐以求的地方。” 禄东赞看着这片土地,难掩欢喜之色。 …… “敌军只有两万,攻城并无把握,可也不曾围住疏勒城,这是随意我军撤离之意。” 一个官员在滔滔不绝的分析着。 王春阳骂道:“撤个屁!一旦撤离,敌军骑兵就会尾随我军身后,一路蚕食,直至我军崩溃。” “城中百姓也不能舍弃!” 一个将领说道。 “所以,等着吧。” 王春阳早就计算过,“老夫算过,太子大军在龟兹来疏勒的途中,若是一切顺遂,十日后游骑当可赶到。” 他得意的道:“敌军主力还在后面,这两万人若是攻城,耶耶难道会怕?若非忌惮后续大军,耶耶此刻就敢出城弄死他们。” 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出城作战就是作死。 “让兄弟们安心,只需十日……只需……” 天边响起了闷雷。 王春阳缓缓抬头。 一条看不到边际的黑线在天际出现。 黑线很稳定的在移动,方向疏勒城。 闷雷声越来越清晰。 越来越沉重。 “是敌军主力!” 五日…… 王春阳握住刀柄的手青筋毕露。 “降不降!” 城下,敌军在高声呼喊。 大军来了。 脚步声震动,城中的百姓都愕然抬头。 巨大的呼喊声中,大军停住了脚步。 一眼看不到头。 “我数不清。” 一个军士呻吟着。 无边无沿的大军,仿佛一人吐一口唾沫就能淹没疏勒城。 “老天!” 有人惊呼。 声音中带着绝望。 “敌军会歇息吧?”有人寄希望于这个。 禄东赞看了一眼城头,“攻城!” 先锋早就打造好了攻城器具,此刻大军不歇息就攻城,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禄东赞看着东方,目光深邃。 “要用雷霆手段拿下疏勒城,震慑安西!” “攻城!” 将领在高呼! 无数步卒扛起云梯开始小跑。 从高空看去,攻城的吐蕃人就像是一大块地毯,而疏勒城就像是地毯下的一块石头…… …… 感谢“庞煌” 求月票,晚安!     喜欢大唐扫把星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大唐扫把星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