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爬地之虎

孟绍原终于等来了他的秘密武器: 意大利BrixiaM35 45MM迫击炮! 被称为“设计最好的”,或者是“设计最复杂”的,还他妈的很奇葩的为炮手专门设计了一个座椅的轻型迫击炮! 真正的意大利炮啊。 意大利虽然是个很奇葩的国际,有些武器设计的也很奇葩,但在战前,他们可是妥妥的武器出口大国。 尤其在中国,活跃着很多的意大利武器,其中主要是炮。 “二营长,把意大利炮拉上来!” 那句著名的台词脱口而出。 宋登一怔。 二营长? 这里哪里有二营长啊? “宋登,傻愣着做什么?炮,老子的意大利炮啊!” 孟绍原几乎是在那里大吼了。 “明白!”宋登这才反应过来。 这门BrixiaM35 45MM迫击炮,炮重15.4公斤,最大射程535米,理论最大射速每分钟25到30分。 出现在这里,绝对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啊。 也是真川便衣队和那些日军倒霉。 谁能想到,一群特务,居然拥有一门货真价实的迫击炮? 这到哪里说理去? 一些中国军队的地方杂牌部队,一个师都未必能有一门。 也就是遇到不讲理的孟绍原了。 早就知道战争一定会爆发的孟少爷,在战前花了多少功夫来准备武器弹药? 现在,到了用到他们的时候了。 炮架是“井”字形的摇摆炮架,尽管这种设计使炮架结构变的很复杂,提高了生产难度,但是却赋予了M35很好的射击稳定性和灵活的射角,最大射角达85度。 炮架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有一块供射手趴在上面的胸垫。由于M35的整体高度很低,射手通常是趴在地上操纵,因此胸垫能让射手长时间操炮而不感到疲劳,而且也可以坐在垫子上操作。 另一方面射手的体重也起到了稳定火炮的作用,绝对是个巧妙的设计。 胸垫还是挟行迫击炮时的背垫,提高了背负的舒适性,挟行时只要将炮架和胸垫向中间折叠,就可以很轻松的背走。 不过孟绍原不管从哪个角度欣赏,都觉得这门迫击炮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迫击炮迅速被安装完毕。 “报告孟主任,完成射击准备,请指示!” “没指示!”孟绍原大吼一声:“目标,老祖庙,给老子狠狠的炸!” …… “八嘎!” 端着望远镜的日军军曹,发出一声绝望的呼唤:“迫击炮,支那人居然有迫击炮!” 无论阵地安排的多么巧妙,可是只有那么大块地方,而且老祖庙大部分都是木质结构。 在炮弹的攻击下,日本人根本没有抵抗的余地。 “咻”! 尖利的呼啸声中,炮弹如挥舞着镰刀的死神席卷而来…… …… “轰”——“轰”——“轰”! 炮弹接二连三的落在老祖庙。 剧烈的爆炸声中,火光伴随着惨呼冲天而起。 真川便衣队和那些日军士兵死的冤。 他们考虑到了战场上一切可能,唯独没有考虑到一件事: 这些中国特工,居然拥有一门迫击炮! 这不讲理啊! 对面,老祖庙日军阵地完全陷入到了火海中。 孟绍原得意洋洋。 什么作战部署,什么火力压制,全部不及你家孟少爷的一门炮! “项守农!”孟绍原大声叫道:“给老子冲,格杀勿论!” “弟兄们。”被炮声完全刺激到的项守农,眼睛血红:“冲啊,杀光小日本,一个不剩,冲啊!” 所有的特工们,全部从藏身处冲出,手里的各式武器发出吼叫,组织起密集的火力,一个个赛跑似的朝着老祖庙冲去。 “不要!” 屋顶上,指挥着机枪配合迫击炮疯狂扫射的魏云哲大吼着。 该死的,日军没有完全消灭干净啊。 这个时候,应该是迫击炮继续轰炸,屋顶上的机枪,和地面上的手榴弹,轮番配合攻击,尽可能多的在安全范围内多给予日军杀伤。 而不是在残敌仍在,尚有抵抗余地的时候就发起冲锋啊。 可惜,他的叫声没人能够听到。 他是职业军人,但是绝大部分的特工不是。 他们经过训练,但没有经过战术上的训练。 他们只知道,现在炮弹把敌人给打残了。 到了好好收拾这些小日本的时候了! “机枪,压住,压住!” 现在,魏云哲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这些了。 当地面上的部队,冲到老祖庙面前的时候,几名日军,忽然半跪着举枪出现。 一排子弹,射了出去! 冲在最前面的几名特工,应声倒地。 尽管在炮击中,日军被炸死炸伤了一半,剩下的也都被炸得七晕八素,但他们仍然幸存了下来。 较高的素养,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就投入到了反击中! 认为日军已经被打残,根本不会再遇到反击的特工,瞬间便遭遇到了伤亡。 这是学费,高昂的学费。 就算阵地再被炸得七零八落,就算再处在下风,这些日军,也绝不会那么轻易放弃抵抗的。 别说是特工们,中国的正规军,战争中也同样付出了血的教训。 淞沪会战,率先发起攻击的87师,在攻克日军一个阵地的时候,认为敌人已经放弃抵抗,战斗结束了。 可谁也没有想到,那些负了重伤的日军士兵,竟然拉开了手雷的保险,朝着脑袋上一磕,和冲到自己身边的中国士兵们同归于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喜欢迷踪谍影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迷踪谍影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