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农业规划

丢人。 大写的丢人。 还是在学生们面前。 陈暮老脸丢尽了。 原本经过一段时间习武,还自我感觉良好。 就连太史慈都夸赞他有习武天赋,让陈暮有点小飘了。 不过实际上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知道那些自幼习武的士人惹不起。 想着华佗的战斗力应该不会太高,即便打不过,战不了两三百回合,打个二三十回合应该不成问题。 结果被人家轻易一挑,再顺势一拍,就给拍落下马。 虽然是草地,而且还是背部着地,没受什么伤。 但陈暮的自尊被严重打击到,伤了自尊心。 好吧。 看来自己确实不是习武的料。 以后每天老老实实坚持做五禽戏锻炼身体,争取个长命百岁就行,别奢望什么武力值了。 结束了一天课程,带上陈凤,去泰山学宫接上陈志,回了刺史府。 二十三岁的孙邵迎了上来,陈暮向他点点头,对陈志说道:“阿志,带小妹去后院,你们两个好好看书听到没有?” 陈志在泰山学宫里更喜欢舞刀弄枪,最喜欢的就是太史慈的武课,原本想回家以后再练习枪法,但长兄之命不敢违,只能老老实实说道:“我知道了大兄。” “刺史。” 孙邵恭敬行礼。 “嗯。” 陈暮越过他,往里面厅堂走:“进去说。” 孙邵原本是北海郡吏,黄巾之乱时,青州到处都有战事,地方动荡不安,孙邵不得不弃官回家。 陈暮抵达青州后,派关羽扫荡北海,安稳地方,召回原本各郡县的官吏重司其职。 一县之地的县令、县丞和县尉都有朝廷任命,但各郡县的曹吏一般都是由当地长官录取。 比如郑玄一开始是被当地县令任命为乡吏,后来北海相杜密巡视地方,发现了他是个人才,于是将他调到了郡里做郡吏。 所以如今青州的县令、县丞以及县尉空缺,都在汉灵帝那挂牌出售了。而各地的曹吏则被召了回来,维持地方安稳。 孙邵因为安抚百姓出色,政绩在一干县吏郡吏中十分耀眼,被陈暮提拔,聘为别驾从事,代替了氏仪的位置。 二人走入正殿,陈暮走上主位坐下。 孙邵拿着叠公文,正色道:“按照刺史的吩咐,这一个月我派人巡视了齐国各县,查访各地有无贪官污吏,目前察吏员十九人,县尉一人,皆有渎职现象。” “给我看看。” “唯。” 陈暮接过孙邵递上来的公文,细细查阅。 他是在三月份就把齐国需要官员的信息汇报给汉灵帝,大概是四月初的时候各县官员就已经就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买官的这批官员并没有出什么问题。 毕竟能够买官的,很大一批都是士人地主豪强阶级,这部分人家里有钱,犯不着当贪官。 而且初来乍到,还没有摸清楚地方情况就胡作非为显然不太可能,因此肆意欺男霸女,贪墨赈灾款,或者别的犯罪倒没有发生。 反倒是有一位县尉被人举报,在黄巾之时,曾经投靠过黄巾,现在黄巾被平定,又恬不知耻地回来继续当官。 这样的官员,当然要罢黜,甚至还要捉拿下狱问罪。 除了这名县尉以外,还有一些县吏乡吏,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贪墨公款,与豪强勾结欺压乡民,霸占田地等等。 实际上这些事情并不归他这个刺史管,刺史管的人只有朝廷任命的官员,一州太守以下,县尉以上的级别。 各地方的吏员则由地方太守管辖,如果有不称职的地方,有郡里的督邮去办,不需要刺史。 不过现在陈暮一手遮天,齐国上下都被他管辖,这些事情自然由他来处理。 “嗯,做得很好,长绪,这些事情都交由你去办。另外以刺史和太守的名义,督促地方官好好处理春耕,严防豪强欺占百姓田地的问题。” 陈暮放下公文,以前看过《三国志》和《后汉书》,以他出色的记忆力,还是能记住孙邵后来就是吴国第一任丞相。 现在看来,才干确实出色,目前只当一个别驾从事屈才了,以后可以像氏仪一样培养。 “唯。” 孙邵恭敬应是,准备出去。 陈暮想了想,又说道:“去颁布法令,今年不准田地买卖,鼓励百姓开荒,再去各县张贴告示,若有豪强欺压百姓,巧取豪夺,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唯。” 孙邵倒退着离开。 等他走后,陈暮才咳嗽一声。 藏于厅内阴影中的军情司探子走出来,拱手道:“司命。” “张世平到哪了?” “算算日子,应该到了扬州。” 看样子今年应该是种不了水稻了,只能等明年。 陈暮心想。 张世平和苏双投资刘备非常成功,如今已经把产业迁到了济南。 包括济南的地暖经济,就是他们在做。 不过济南毕竟不像洛阳聚集天下富豪,地暖经济能够带动的效应十分有限,无法产生太高的经济效应。 在汉朝做生意想发家致富,只有三种生意最值钱,一者是卖铁,二者是卖盐,三者是卖酒。 古代就有海盐,《世本》记载:“黄帝时,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 包括春秋战国时齐国,也是用海水煮盐发了财,最后称霸诸侯。 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人口也就那么几十上百万。 换到今天,就是一场县与县的战争。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三国之谋伐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三国之谋伐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