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筹谋

在东汉,太守被称为使君。 这一点在初中课文《陌上桑》之中就已经写明。 等到刺史被称为使君的时候,要再过几年,汉末时期刺史权柄更重的时候。 至少目前来说,刺史的官职肯定是要比太守小,权力也要小。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但从职权上来说,刺史和太守虽然没有上下级关系,刺史却有监察太守的职责。 所以以刺史之位夺太守之权,在东汉历史上数不胜数。 几年后陶谦刘表做徐州荆州刺史的时候就不多说了,单说三十年多前,“天下楷模”李膺,就干过这事。 而且同样是当青州刺史夺权。 当时青州官场十分黑暗,贪污成风,腐败横生。 李膺才刚到任,就罢黜了大量郡守县令,整顿吏治,严查贪官。 一时间整个青州官员见到他就弃官逃跑,根本不敢抖自己两千石高官的威风。 在这种情况下,李膺以刺史的名义治理青州,掌控了一州大权,堪比州牧。 而且后来因为将青州打理得非常不错,很快就被汉桓帝任命为渔阳太守。 从这一点上来看,刺史变成太守,是升官不是降职,只不过刺史也确实是悬在太守头上的一把剑。 然而当年李膺是以个人威望夺权。 而陈暮论起个人威望,比之李膺就像腐草之荧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 李膺的威望高到什么地步? 颍川八龙之一,后来被董卓强征为司空的荀爽,就曾以替李膺驾车为荣。 八顾之一的郭泰,因为与李膺做了朋友,名震京师。 因此李膺夺权,全天下的人都认可。 那么陈暮呢? 虽然也是天下闻名,但大汉人只是认可他孝顺,说他能跟“天下楷模”李膺比,那就纯属扯淡了。 所以陈暮夺权,就得用特殊手段,一不能罢了吴匡的官,二不能以兵马相压。 唯一的手段,就是利用吴匡没有治理好齐国这个点,进行政治攻击。 如今一来,不仅吴匡无可奈何,连他的手下,也不得不服气。 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吴匡已经老迈,虽然贪恋权力,可就因为贪恋权力,让他不敢和陈暮相抗争。 没办法,吴匡的确没有治理好地方,一个弹劾,立即就会被罢官,对于贪恋权力的人来说,这是非常不能接受的事情。 陈暮一上任,就从老迈昏庸的吴匡手中把齐国大权夺了过来。 确立了自己的权威之后,他在刺史府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会议人员只有四个,陈暮,关羽,典韦以及氏仪。 之所以选氏仪,是因为他是北海人,跟齐国这边的豪强关系不深。 陈暮到地方后,肯定会惩治贪官污吏和地方欺压百姓的豪强,如果吴匡手下有人是豪强内应或者本身就是贪官,他当然不能用。 四人分列而坐,开始筹谋大事。陈暮等大家都坐下,才开口询问氏仪道:“氏仪,你字什么?” “回刺史,仪字子羽。”氏仪回答道。 “嗯。” 陈暮点点头:“你知道刚才厅堂那么多人,为什么我独独选中你吗?” “是因为我第一个发言吗?” 氏仪问道。 “不是。” 陈暮摇摇头,有点失望,看来这个氏仪的智力没有到90以上。 不过汉末顶尖人才早已经名留青史,要是随随便便就能抽到个SSR,那顶级人才也太廉价了一点。 氏仪想了想,试探道:“是因为我不是齐国人?” “不错。” 陈暮这次露出欣慰的笑容。 虽然没有90以上,80应该还是有,算是个不错的人才了。 “刺史是打算对齐国的贪官污吏动手?” 氏仪思索片刻,问道。 “不止。” 陈暮说道:“不过这些你暂时还不用去思量,我来问你,我一路从济南走来,发现此间贼盛众,我想知道,都有哪些贼人?” 氏仪只想到了第二层,那就是因为自己是北海人,所以不会和地方官吏纠葛太深,陈暮要对官员动手,却没有想到第五层,不知道陈暮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不过能想到第二层就不错了,对于人才不要过于苛刻,这个叫氏仪的年轻人没准以后还可以培养培养。 听到陈暮的话,氏仪立即开始思考起来,缓缓开口道:“刺史,齐国有三贼,一贼为黄巾贼,倚靠泰山,占据般阳、昌国二县。二贼为各地宗贼,聚众为匪,抗拒王命,割据一方。三贼为地方豪强,自建坞堡,招募兵壮,庄园自成一县。” 昌国就是后世的淄博市,淄博人应该知道,淄博市的南面就是马鞍山,这里属于泰山支脉,因此汉朝的时候管此地同样叫泰山,只是各个山头的叫法不一而已。 齐国的黄巾贼,就藏身于马鞍山当中,占据了马鞍山下的昌国县,以及马鞍山山后,距离莱芜县很近的般阳县。 “这些贼人势力如何?” 陈暮问。 氏仪斟酌了一会儿,说道:“以黄巾贼势最大,他们杀死二县豪强,掠夺了财物粮食,分发给百姓,二县民众争相依附,人数已经达到二十多万。宗贼次之,多则数万,少则数千。豪强最次,多则数千,少则数百。” “嗯。” 陈暮沉吟道:“攘外必先安内,黄巾贼势大,暂时还不能轻动,要先把临淄城里的力量集中起来,免得我在外处理事情的时候后院起火。” 氏仪默然不语。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喜欢三国之谋伐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三国之谋伐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