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归谁管

    这时女帝目光看向沈云卿,按一贯的套路,又到了女帝甩锅,沈云卿出场的关键时刻。
    “海郡王对此事有何看法。”
    “启禀陛下,朝廷借款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一两次,借款已成朝廷默认的惯例。每到朝廷用钱不足时,或是铸钱应急,或是向民间借款。前者不利于铜钱币值稳定,后者往往让朝廷为难。
    因此臣建议,不妨将朝廷向民间借款合法化,今后直接由朝廷公开借债,并给以凭证,同时许诺给予一定的利钱,让朝廷借债有利可图。
    而朝廷借来钱款之后,用于建设经营,通过建设经营获得收益,再用于偿还民间借款。
    为便于朝廷使用民间借款,可将朝廷借债定为三年一还、五年一还、八年一还、十年一还,如此能便于朝廷利用钱款,同时又不至于民间催债而让朝廷难堪。”
    “嗯,此议倒是有些新意。桑爱卿,许尚书,二位爱卿意下如何?”
    “臣以为,此法似乎有失朝廷体面,但臣不反对。”
    许殷良的回答很有意思,一方面觉得丢面子,一方面又不反对。
    之前都是官僚系统内部自己借,但好歹不是政府公开行为,还只是在圈子里传播,对广大老百姓是不知道的。
    现在把政府借债公开化而且合法化,这就等于全天下都知道朝廷在借钱,这会引发民间舆论担忧朝廷怎么了,朝廷是不是贪官污吏横行,亏空到了只能公开借款的地步。
    所以这是思想上和舆论上的一道门槛。而现实情况是朝廷借债已成弥补亏空的重要策略,最近几年没有借款,反而不正常。
    因此现实中有借款需求,但朝廷没有明确的保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现在沈云卿提议合法化,这就把最终的借款矛盾,转嫁给了朝廷一起背锅,而不是户部、吏部,所以许殷良也不反对,
    这时桑劲川说:
    “臣以为此法可行,但朝廷向民间借款合法之后,这笔钱款究竟归属哪部经营,还请陛下明示。”
    户部向来是不嫌钱多,只嫌钱少。女帝现在允许朝廷借债合法化,户部可以放开了手脚借,而且责任大家一起担。但核心问题仍是这笔钱进谁的兜里,女帝允许公开借债合法化,显然不可能让户部全权打理。
    “既然两位爱卿均赞同朝廷公开举债,朕也无异议。至于借款如何处置,既然借款由朝廷名义公开借款,并由朝廷定期还款,再由户部单独全权负责已经不妥,朕以为当由金戋寺、内司府与户部共同经营,桑爱卿意下如何?”
    “但三方共管,三方各有主张,若是无法达成统一,恐会误了朝廷大事。”
    桑劲川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内司府有内司府的用钱计划和打算,金戋寺有金戋寺的胃口和商业模式,国库则有户部的小九九,三家自说自话,尿不到一个壶里,所以还是得有一个说话算数的权力部门,最好就是户部能说了算,但显然也不可能。所以桑劲川要争取户部最大利益。
    这时女帝再次将球踢给沈云卿:
    “此议由海郡王提议,爱卿以为如何打理朝廷借款?”
    “首先得要明确朝廷借款的目的和使用,无论朝廷是经由金戋寺筹款还是朝廷借债,不能完全变成朝廷为了弥补开支而筹款借钱,如此永远也还不干净。因此朝廷筹钱借款,第一宗旨是利用钱款经营天下,其二才是弥补朝廷开支,其三是应付重大事件,如对外开战所需军费等等。
    因此朝廷借款,应该优先用于国中建设,如兴修水利,兴修水利,整饬道路桥梁,开垦土地,发展商业生产,置办机器设备,等等等,一切但凡是能提高物产,改善百姓生活的经营,都应优先投入钱款。
    唯有如此,百姓更加富裕,朝廷的岁入就能更多,朝廷岁入增加,就能偿还借款,甚至日后可以少借,乃至不借。
    除此之外,朝廷不会总一帆风顺,丰年利用借款经营天下,拓展朝廷财力,灾年荒年乃至外族入侵,朝廷财力不济,又能通过向天下借款渡过危机,从而事后再还,如此又能稳定朝廷政局,避免动荡。
    在明确朝廷借款性质之后,再回头看这笔借款归属打理问题。户部主张朝廷财政,但凡亏空都来自户部,因此朝廷公债借款若给户部,户部也只能用来弥补亏空,却不能使用借款获得更多收益。
    而内司府主计内宫与陛下私财,并监管金戋寺,而借款为朝廷向民间借款,如由内司府过问打理,会给天下以陛下假公济私之嫌。
    眼下只有金戋寺主掌天下经略与工部机械生产,是朝廷财政中唯一能经营钱款带来收益的衙门,虽然名义上不属衙门,但却实实在在替朝廷办事。
    因此朝廷公开借款所得款项,因由金戋寺打理,内司府监管,户部过问。同时金戋寺应与户部磋商国库开支不足,从朝廷所得借款中拨付钱款,以应对户部开支,但主要钱款应做投资经营,换取利润,如此才能长久。”
    无论是发行国债还是搞银行,两者本身不产生任何利益,也不印钱,国债和银行要产生利益,在没有现代金融市场之前,只能通过贷款和投资实业获得利益。
    国家通过发行国债筹措资金,拿去搞经济发展,新修基础设施,扩张工业产能,提高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扩张工业,获得盈利,然后再用盈利偿还国债。
    早期银行也是如此,通过对企业和个人贷款,甚至资助政府发动战争进行掠夺,都是将资本投入实业获取回报。
    当然,有了股票和现代金融之后,资本可以进入金融市场逐利,银行的资金成为热钱,大量流入金融市场,银行又会多一块牟利的平台,但当下基本不存在这种平台。
    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和国有银行调控,根本目的是借今天的钱,发展未来的经济项目,然后赚取利益回哺借款。
    而中国历代王朝都有一个严重误区,向民间借款,都是补今天的窟窿,大量的资金被用于补窟窿,无法投入经营生产,最后只能越借越多,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玩不下去,最后财政崩盘,亦或者铸钱解决问题,但最后倒霉的还是统治阶层和老百姓。
    桑劲川显然是想朝廷借款,户部说了算,但户部毕竟是主掌财政支出的部门,本质上不是一个完全的经济部门,因此户部并不能把钱很好的利用起来去投资搞建设。
    相反户部拿到多余的热钱,回去搞重复产业,去放印子钱,搞得全国上下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只有把这笔钱交由金戋寺管理,才能把钱用在经济建设上。
    因此国债的本质不是补窟窿,而是集中资金搞经济见识,其次才是弥补经济建设初期,财政困难,弥补财政的不足。
    最后才是应付突发事件带来的巨额开支,如战争,大规模全国级的天灾等等。
    而且发行国债还有一个好处,尤其是早期国债,主要面向的不是老百姓群体,而是有钱人群体。
    因为当下的老百姓没有太多的现金资本,只有劳动力和农业资本,而朝廷要的是资金流动性,眼下只有富裕阶层有资金流动性,所以购买国债的群体主要是小资以上的群体。
    因此朝廷有了国债这一平台后,可以尽可能减少对老百姓的加征,通过国债变相的先从富裕阶层手中借钱,调剂经济资源的分配。
    而且眼下朝廷掌握了绝对的工业制造能力,日后也是以海郡王府半国有性质的权贵工业体,和工部、兵部工业体为主,民间私人资本轻工业为辅的格局,朝廷占有绝对的工业项目盈利点,只要完成初期的工业置业配套,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处于财政上升阶段,而且获利会非常丰厚。
    所以有生之年,只要没什么重变故,岐帝国就能迅速振兴,财政没有任何还款压力,相反只会盈余。当前是个困难转折期,只要渡过了今明两年,一切都会好起来。
    沈云卿把国债的处置权收归金戋寺,但同意与户部协商提供资金弥补财政,传递了两个信号,一是如果金戋寺负责经营国债,日后还款也由金戋寺承担大部分,当然,如果国库岁入全面好转,户部又是受益者,自然也要承担还款,这是双向条款。
    二是国债会出资承担户部的亏空,但有底线,是正常的亏空,而不是巨亏,如遇到大规模天灾和战争,会由户部、金戋寺、内司府三方共同协商解决。
    按说这个条件已经很不错,但桑劲川仍不满意。即便最后金戋寺经营成功,让朝廷岁入大幅增加,但也没有金戋寺的利益多。
    “海郡王如将朝廷借债纳入金戋寺管辖经营,日后若有大量盈余,又该作何处置?”
    “最好是将盈余投入经营,令钱款周而复始不断生利。亦或者贴入朝廷在金戋寺中的股份,增强朝廷持股,也可以补贴内司府或者户部财政拨款。”
    “那是否可以分出部分转由户部经营?”
    “呵呵,本王是不建议这么做的。户部专司国库支度,金戋寺专司经营钱款,户部若一心二用,恐怕不妥。”
    沈云卿有两点没明说,一点是国债的规模日后会很大,绝不止于现在已经借的三百多万,几千万上亿也有可能,当然不可能一次就放这么多,现在也没这多的项目和工业产能用于投资。
    第二点就是国债的收益较为稳定,甚至中期会很高,所以户部要牟利,等到日后财政回暖,户部完全可以自己用盈余购买国债,然后存着给自己发福利。
    之所以不说,是怕吓坏户部和吏部,二是国债毕竟是新事物,新事物出现在陌生环境,一定会出现新的社会现象,而沈云卿对这些新的现象有所认知,而当下的其他人则没有,因此他可以利用理念认知压制,从中做一些手脚,因此也就没有必要提前告知户部。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陛下的CEO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