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的退兵和桓温之前经历的几次退兵背景都不一样,但行为动作上的一致性让桓温心中惴惴不安。
每逢重要决策的时候,伯父总是陷入犹豫,也总是会去选择那个看上去风险最低,但是最终损失反而最大的选项······桓秀对桓温这个伯父也很了解了,忍不住吐槽一句。
同时,他的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定策,当即向前一步,正想要说话,却看到对面孙无终对他使了一个眼色,接着孙无终抢先开口:“启禀大司马,属下认为,杜贼意在夹攻淮东、切断我军后路,则其兵马一定自寿春下梁郡,转而向广陵。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索性我军直接不管淮东,而向寿春发起进攻,如是则会有两种境况。”孙无终在青徐战场的表现,不但让他赢得了诸如桓秀这种同辈的好感,而且还有桓温这些上官的认可,说其有帅才还不够格,但是方面重将的风采是没跑了。
此时孙无终作为一个被桓温赏识、朝廷立场的外人,开口劝说,情理之中,也避免桓秀开口、引发桓温和自家子侄之间的矛盾,显然是从全局考虑的选择,哪怕这样有可能会让桓温也对他心生不满。
桓秀自然也能够品味到孙无终的良苦用心,当下对孙无终投过去一个感激的目光。
能够成为当世数一数二之枭雄,桓温自然也不是听不进去劝说的人,尤其是现在在场的所有人显然都已经秉持了相同的态度,其实桓温听还是不听,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他微微皱眉,却没有打断孙无终,示意他继续说。
“其一,无外乎杜贼兵马已过梁郡,而粮草恐怕还囤积在寿春,届时我军拿下寿春,荆州水师则可以趁势封锁淝水、巢湖一线,杜贼的淮东和淮西将被切断,我军甚至可以向西横扫其兵力空虚的淮西,和荆州兵马配合,重夺荆州。又或者直接北上淮北,将战火重新烧到杜贼的地盘上去。”寿春到巢湖一线,的确是淮东平坦地势上少有的险要之地了,若是借此拦腰切断关中军队,使其不得不强攻这条防线,那就能够给桓温带来辗转腾挪的时间。
众人眼前一亮,皆竖起耳朵来静静听。孙无终接着说道:“其二,无外乎杜贼兵马还在寿春,意欲东进,以杜贼之习惯,恐其本人也会在寿春。但如今其兵马还分散在淮北、淮东和淮西等处,在寿春的应该只是杜贼麾下的亲军和新兵,诚然,这其中会有很多凉州骑兵,但我军对付骑兵也并非无计可施,届时强攻寿春,届时无论是斩将夺旗也好,摧破其亲军也罢,只要能有所斩获,定能够震慑敌军。且贼军上下,也定然不敢再让杜贼身处前线,没有了杜贼居中调度指挥、提振士气,正好给了我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话虽如此,但凉州骑兵······”开口唱反调的,不是桓温麾下,而是王蕴。
桓温当即冷哼一声:“凉州骑兵又如何?前日北岸一战,凉州骑兵也未曾克我。”
“是,大司马威武。”王蕴赶忙拱手说道,但是嘴角稍稍露出一丝笑意。
这红白脸轮番唱,自然也是他和孙无终早就商量好的。如今关中都督府已经占据更大的地盘,拥有着更高的战争潜力,在武备上更是领先于朝廷,兵马数量上双方也相差无几,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朝廷都已经落在下风。
因此把握住现在关中兵马从各个方向猬集,尚且分散的机会,擒贼先擒王,击破寿春城,从而能够打乱杜英的整体部署、也拉大双方之间的兵力差距,的确是朝廷和大司马府这边为数不多的选择了。
本来就由不得桓温不同意。只不过现在通过王蕴和孙无终的红白脸,再加上和桓秀、罗友等人的默契,把这件事变得顺理成章,总归是好的。
至少现在远不是朝廷和桓温翻脸争执、相互施压和强迫的时候。孙无终和桓秀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想要抢先一步,不过这一次却是桓秀更快了一些:“马头距离寿春虽然不远,但兵马转进也还需要时间,且从此处撤退也不能一股脑的全部离开,否则有可能让谢无奕抢攻要塞、夺取之后继续追杀,把撤退变成大败。所以属下愿请缨为前锋,先去寿春试探敌军之强弱,并尝试夺取八公山。还请大司马准许并调遣荆州水师为我所用!”孙无终和桓秀想要抢夺的自然都是这个打前锋的任务,无疑这也是最危险的任务。
诚然他们已经达成一致,可是杜英的兵力强弱本来就不是桓温和朝廷说了算的,甚至一切都还只是揣测,若是杜英已经在寿春云集重兵了呢?
所以派一支兵马为前锋去试探,情理之中,且这支兵马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直接陷于九死一生之危险之中。
桓秀方才承了孙无终的人情,此时自然不愿让孙无终去冒险,而且孙无终是朝廷的人,让朝廷兵将去开路,也不利于大司马府和朝廷之间的关系。
本来大家就是虚与委蛇,可不能再点一把火了。孙无终其实心里是有些尴尬的,身为卧底,他作为前锋探路,自然是要各种情报遮遮掩掩的说,这里抹去一些、那边臆测一些,保证桓温这里看到的和自己亲眼看到的大相径庭。
这样才能一点点把桓温引入杜英在寿春以逸待劳布设的口袋阵之中。结果现在桓秀抢了个先,还是明显站在维系朝廷和大司马府关系之上出发,这让孙无终争抢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当下还想硬着头皮开口,王蕴已经伸手拦住了他,压低声音说道:“将军求战心切,我等能够理解,但是此战还是让桓少将军去为好。”孙无终此时自不可能再迎着王蕴的手继续向前,只好遗憾的叹了一口气。
他这一份遗憾还真不是作伪,只不过遗憾的内容和众人想的不一样罢了,但这般真情实感落在众人眼中,无不在心中感慨:国家危亡,方显英雄本色!
典午氏恐气脉未绝,还有壮士如此!最艰难的任务被桓秀领去了,剩下的倒也好说,王蕴带着三万新兵第二批撤退,孙无终则和桓温一并最后撤退。
来源:前一章第一八七零章炮击不断,请公退兵下一章第一八七二章荆州再乱,桓门不幸(记住本站网址:www.663d.com)